GB/T 17321-1998 感官分析方法 二、三点检验
GB/T 17321-1998 Sensory analysis method—Duo—trio tes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8年04月
-
2012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 起草人:
- 李伟格、崔淑文、牛景金、马东霞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173211998
感官分析方法二、三点检验
SensoryanalysismethodDuo-triotest
1998-04-031998-10-01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感官分析方法二、三点检验GB/T17321—1998
Sensoryanalysismethod—Duo-triotest
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农产食品技术委员会感官分析分技术委员会(ISO/TC34/SC12)已经制定了十几项有关
感官分析方法的国际标准,并已先后经ISO批准发布。随着国际贸易和技术合作的发展,各国对感官分析研
究工作都很重视,我国对感官分析学的应用与研究早已开始,并已制定多项感官分析方法标准,为使这项
工作更加完善并与国际惯例接轨,有必要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0399:1991,在主要技术内容上和章条编排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中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格、崔淑文、牛景金、马东霞。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机构(ISO会员机构)组成的全球性联合体。制定国际标准一
般通过ISO各技术委员会实施。与为某学科所设立的技术委员会的工作有关系的会员机构,均有权参加该委
员会。与ISO联系合作的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也可参与这项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
与电工标准化有关的各项问题上密切合作。
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均发给各会员机构表决。需取得至少75%的参加表决的会员机构通
过,才可作为国际标准发行。
国际标准ISO10399是由ISO/TC34/SC12农产食品技术委员会,感官分析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本国际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只提供信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供评价小组感官测定两个样品之间是否存在差别的方法。这种差别可能与一种特殊的感
官属性有关或者与一组感官属性有关。
本标准不适于偏爱检验,也不适于特性评价或感官差别程度检验。本标准叙述了两种检验技术。
──对照参比技术;
──恒定参比技术。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的可能性。
GB10220─88感官分析方法总论(neqISO6658:1985)
GB10221.1~10221.4─88感官分析术语(neqISO5492/1~5492/6:1985)
GB/T13868─92感官分析──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eqvISO8589:1988)
3定义
在本标准中,GB10221.1~10221.4给出的定义均适用。
4方法提要
同时或连续提供给每位评价员三个样品,其中两个是完全相同的。
在同时提供情况下指令评价员按一定顺序检验样品,并首先检验定为对照的样品。
在连续提供样品情况下,由主持人按首先检验对照样品的顺序提供样品。
评价员识别与对照样品不同的样品。
注1:二、三点检验是强迫选择检验,要求对提出的问题必须给予回答。
5设备
检验主持人根据被检产品性质、样品数量等选择设备,选定的设备不影响检验结。应优先使用符合
检验需要的标准化设备。
6抽样
根据被检产品感官分析目的,参照相应的抽样标准进行抽样,如果没有这样的标准,则由有关各方协
商议定抽样方法。
7一般检验条件
7.1实验室
应符合GB/T13868所规定的条件。
7.2评价员
7.2.1资格、选择和能力
评价员应符合GB10220所规定的条件,所有评价员对被检产品应有相同的感官经验。经验水平应与
试验目的相符。
7.2.2评价员数
一般推荐20位评价员,这个数目是根据检验目的和选择的显著水平而定。表1列出不同显著水平所需最
少评价员数。
注2:例如在5%或1%显著水平上最少需7位评价员才能完成检验,而在0.1%显著水平上最少需10
位评价员。
表1
不同显著水平所需最少的正确答案数
答案数
5%(≤0.05)1%(≤0.01)0.1%(≤0.01)
777─
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4/T 4870-2024 餐饮外卖食安封签使用规范 2024-07-30
- DB34/T 4873-2024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消毒管理规范 2024-07-30
- DB34/T 4874-2024 计量技术机构样品流转通用要求 2024-07-30
- DB34/T 4876-2024 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技术规范 2024-07-30
- DB34/T 4877-2024 智慧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指南 2024-07-30
- DB34/T 4875-2024 绿色餐饮服务认证要求 2024-07-30
- DB34/T 4872-2024 餐饮服务单位节约管理指南 2024-07-30
- DB34/T 4878-2024 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2024-07-30
- DB34/T 4871-2024 校园食材配送服务规范 2024-07-30
- DB34/T 4880.1-2024 “食安安徽”品牌评价 第1部分:通则 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