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710-2005 地理信息 元数据

GB/T 19710-2005 Geographic Information—Metadata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9710.1-2023 | 页数:15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9710-200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04-15
实施日期
2005-08-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起草人:
蒋景曈、刘若梅、周旭、贾云鹏、姜作勤、姚艳敏、李新通
出版信息:
页数:155页 | 字数:31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40;01·040.35__

A76钮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710-2005

地理信息元数据

GeographicInformation-Metadata

(ISO19115:2003,MOD)

一ll一一一一2005-08-01PA

率馨畜智臀瓣瞥篷臀臀暴发“

GB/T19710-2005

JJ‘一‘.

月U青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11)制定的ISO19115:

2003((地理信息元数据》,作了如下改动:

①标准的编写方法执行了国家标准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

和编写规则》的要求。

②引用国际标准名称或编号的改变:

a)将“本国际标准”和“ISO19115:2003”改为“本标准”;

b)将“ISO19100系列标准”改为“地理信息系列国家标准”;

c)将下列国际标准名称和编号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名称或编号替代:

③删除了原国际标准的前言。

④增加了如下术语和其定义:“数据交换网站clearinghouse"和“数据志lineage".

⑤增加了“6.14地理信息共享领域元数据专用标准范例”;删除了原6.14和原6.15的内容;修改

了G.2.4中的要素实例元数据条目示例。

⑥删除了附录B数据字典中原“留空”的行,行号为:42,43,58,188,198.200,328-333,366,这些

行号断号。

⑦删除了资料性附录K“实现示例”和资料性附录J“元数据元素自由文本的多语种支持”。

⑧元数据数据字典中保留了英文的“名称/角色名称”栏目,与中文“名称/角色名称”对照。其他修

改包括:

a)元素“9,144,364,394”的数据类型由“类”改为“日期型”,域由“日期(B.4.2)”改为“CCYY-

MM-DD(GB/T7408-1994)”;

b)元素“64,89,106,300"的数据类型由“类”改为‘旧期时间型”,域由‘旧期时间(B.4.2)”改为

"CCYY-MM-DDhh:mm:ss.s(GB/T7408--1994)”;

c)B.2.7.6投影参数信息:第216行元数据元素“带号”的定义由“100km格网带的唯一标识符”

改为“投影分带的唯一标识符”;第218和219行的约束/条件由“O”改为“C/非方位投影?”;第

225和226行的约束/条件由“O”改为“C/方位投影?”;

d)元素361定义中的示例由“`DCW’是‘DigitalChartoftheWorld’的别名”改为“`NFGIS’是

`National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的别名”;元素397定义中的示例由

"http://www.statkart.no/isotc2ll”改为“http,//nfgis.nsdi.gov.cn/";

GB/T19710-2005

e)元素381和383的定义按照我国国情进行了修改;

f)实体69最大出现次数由N“”改为“使用参照对象的最大出现次数”。

⑨增加了资料性附录K“地理信息共享领域元数据专用标准范例”。

⑩代码表的修改:

a)"B.5.10MD_字符集代码<<代码表炎>”增加了GB18030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

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域代码为030,删除了表中预留的域代码为017的行,该域代码

保留;

b)扩展了B“.5.8DS_项目类型代码<家:代码表;,并删除了代码表的原有内容,原代码的域仍

然保留;

c)按照GB7156-2003((文献保密等级代码》和198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保守国家机密法》修改了B.5.11MD-安全限制分级代码《代码表》中“未分级”、“秘密”、

“机密”和“绝密”的说明;

d)"B.5.18MD-维护频率代码<<代码表二拿》”增加了“按旬”,域代码为013,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F、附录G、附录H和附录K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

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景瞳、刘若梅、周旭、贾云鹏、姜作勤、姚艳敏、李新通。

GB/T19710-2005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对地理和与空间紧密相关事物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数字地理信息和地理信

息系统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除地理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外,各个学科的发展,越来越能够生产、

提高和更新数字地理信息。鉴于地理数据集的数量、复杂程度和多样性的增长,快速了解这些数据整体

特征的方法越来越重要。

数字地理数据是模拟和描述现实世界,以便用于计算机分析和用图形显示信息的一种尝试。事物

的任何描述总是抽象的、总是局部的和总是许多可能的“视图”之一。这种现实世界的“视图”或模型不

是其精确的复制。有些是近似的、有些经过了简化,而有些则被忽略。很难有绝对完善、完整和正确的

数据。为保证数据不被误用,必须充分地说明影响数据生产的设定和限制。元数据允许数据生产者全

面地说明数据集,以便用户能够了解其设定和限制,评估数据集对其应用需求的适用性。

鉴于地理数据被除生产者外的许多人所应用,通常由某一个人或单位生产,而由其他人或单位使

用。适当的文本资料能使那些不熟悉数据的人更好地了解数据,并恰当地使用数据。由于地理数据生

产者和用户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适当的文本资料能为他们提供有关数据的丰富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

地管理、存储、更新和重复使用数据产品。

本标准的目的是提供描述数字地理数据特征的结构。期望信息系统分析人员、计划编制人员和地

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使用本标准。试图了解地理信息标准化基本原理与整体要求的人们也可使用。本

标准定义了元数据元素,提供了模式,并确定了一组通用的元数据术语、定义和扩展方法。当数据生产

者执行本标准时将:

1)为数据生产者提供适当的说明他们地理数据的有关信息。

2)简化地理数据元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3)使用户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从而能够最有效地应用地理数据。

4)使数据发现、检索和重复使用变得容易。用户能更好地确定地理数据位置,访问、评价、购买和

使用地理数据。

5)使用户能够决定他们是否使用已有的地理数据。

本标准定义通用的地理信息元数据。更详细的地理数据类型和地理服务元数据由地理信息系列国

家标准的其他标准定义和由用户扩展。

GB/T19710-2005

地理信息元数据

1范围

本标准定义描述地理信息及其服务所需要的模式。它提供有关数字地理数据标识、覆盖范围、质

量、空间和时间模式、空间参照系和分发等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

—一数据集编目、对数据集进行完整描述和数据交换网站的数据服务;

—一地理数据集、数据集系列,以及单个地理要素和要素属性描述。

本标准定义了:

—一必选的和条件必选的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一适合于元数据全部应用范围数(据发现、确定数据的适用程度、数据访问、数据传输和数字数据

应用)所需要的最少的元数据集;

—一可选的元数据元素,以便必要时能对地理数据进行更详尽的描述;

—一为满足特殊需要对元数据进行扩展的方法。

虽然本标准适合于数字数据,但其原理可以扩展到许多其他形式的地理信息,如地图、图表和文本

文件,以及非地理数据。

注:某些必选元数据元素可能不适用于这类其他形式的地理信息。

2一致性

2.1一致性要求

元数据在第6章、附录A和附录B中阐明。

用户定义的元数据按照附录C定义和描述。

任何声称与本标准一致的元数据应当满足附录D提出的抽象测试套件中规定的要求。

2.2元数据专用标准

任何与本标准一致的专用标准应当与附录c中C.6的规则一致。

2.3约束和条件

为使用附录D的抽象测试套件进行一致性测试,应当考虑在专用标准中说明元数据实体和元素是

必选、条件必选或是可选。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659-1994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e(qvISO3166-1;1997)

GB/T4880-1991语种名称代码e(qvISO639:1998)

GB/T4880.2-2000语种名称代码第2部分:3字母代码e(qvISO639-2:1998)

GB/T7408-19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12406-1996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idtISO4217:1990)

GB13000.1-1993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

种平面i(dtISO/IEC10646-1:1993)

GB/T19710-2005

GB/T14814-1993信息处理文本和办公系统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eqvISO8879:

1986)

GB/T15273信息处理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idtISO8859)

GB/T18391.1-2002信息技术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第1部分: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框架

GB/T18391.2-2003信息技术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第2部分:数据元的分类

GB/T18391.3-2001信息技术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第3部分:数据元的基本属性

GB/T18391.4-2001信息技术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第4部分:数据定义的编写规则与

指南

GB/T18391.5-2001信息技术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第5部分:数据元的命名和标识原则

GB/T18391.6-2001信息技术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第6部分:数据元的定义

ISO8859(第1至16部分),信息技术8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Informationtechnology一一8

bitsinglebytecodedgraphiccharactersets)

ISO19106:2004地理信息专用标准(Geographicinformation-Profiles)

ISO19107:2003地理信息空间模式(Geographicinformation-Spatialschema)

ISO19108:2002地理信息时I'7模式(Geographicinformation-Temporalschema)

ISO19109地理信息应用模式规则(Geographicinformation-Rulesforapplicationschema)

ISO19110:2005地理信息要素编目方法(Geographicinformation-Featurecataloguingmeth-

odology)

ISO19111:2003地理信息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Geographicinformation-Spatialreferencing

bycoordinates)

ISO19112:2003地理信息基于地理标识符的空间参照(Geographicinformation-Spatialref-

erencingbygeographicidentifiers)

ISO19113:2002地理信息质量基本元素(Geographicinformation-Qualityprinciples)

ISO19114:2003地理信息质量评价程序(Geographicinformation-Qualityevaluationproce-

dures)

ISO19117地理信息图示表达(Geographicinformation-Portrayal)

ISO19118地理信息编码(Geographicinformation-Encoding)

4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注:与UML模型一起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在第5章中列出。

4.1

数据类型datatype

允许对域内的值进行操作的值域说明。[ISO19103地理信息概念模式语言〕

例如整型、实型、布尔型、字符串、日期型和GM_点(GM-Point).

注:数据类型用术语标识,如整型。

4.2

数据集dataset

可以识别的数据集合。

注:通过诸如空间范围或要素类型的限制,数据集在物理上可以是更大数据集较小的部分。从理论上讲,数据集可

以小到更大数据集内的单个要素或要素属性。一张硬拷贝地图或图表均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数据集。

cB/T19710-2005

4.3

数据集系列datasetseries

符合相同产品规范的数据集集合。

4.4

格网grid

由两组或更多组曲线组成的网络,其中每一组均按算法与其他组相交。[ISO19123地理信息数

据覆盖层几何特征与函数模式〕

4.5

元数据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即数据的标识、筱盖范围、质量、空间和时间模式、空间参照系和分发等信息。

4.6

元数据元素metadataelement

元数据的基本单元。

注1:元数据元素在元数据实体中是唯一的。

注2:与UML术语中的属性同义。

4.7

元数据实体metadataentity

一组说明数据相同特性的元数据元素。

注1: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数据实体。

注2:与UML术语中的类同义。

4.8

元数据子集metadatasection

元数据的子集合,由相关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组成。

注:与UML术语中的包同义。

4.9

模型model

论域的某些方面的抽象。[ISO19109]

4.10

资源resource

能满足某种需求的资产或手段。

例如:数据集、服务、文档、人力或机构。

4.11

时(11参照系temporalreferencesystem

时间度量所依据的参照系。[ISO19108]

4.12

数据交换网站clearinghouse

数据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分布式、电子连接的网络。

4.13

数据志lineage

数据的历史沿革信息,包括获取或生产数据使用的原始资料说明、数据处理中的参数、步骤等情况

及负责单位的有关信息等。

GB/T19710-2005

5符号和缩略语

5.1缩略语

DTD文件类型定义(DocumentTypeDefinition)

IDL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DefinitionLanguage)

OCI.对象约束语言(ObjectConstraintLanguage)

SGML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tandardGeneralizedMarkupLanguage)

UMI.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ModellingLanguage)

XML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

5.2统一建模语言(UML)符号

本标准出现的图用UML静态结构图表示,用ISO接口定义语言(IDL)基本类型定义和UML的对

象约束语言(OCI.)作为概念模式语言。图1说明本标准使用的UML符号:

关联(Association)1卜一一一一日!

聚合(Aggregation)巨二〕-一一心仁二习

组合(Composition)巨二习一一--心仁二习

泛化(Generalization)巨二习一一一斌仁二习

f&jP(Dependency)1卜------一一洲}

图1UML符号

5.3UML模型关系

5.3.1关联

关联用于说明两个或更多类之间的关系。UML定义三种不同类型关系:关联、聚合和组合。这三

种类型具有不同的语义。通常的关联关系用于表示两个类之间的一般关系。聚合关联和组合关联用于

创建两个类之间的部分与整体关系。关联的方向必须说明。如果不指明方向,则假定为双向关联。如

果是单向关联,关联方向可以在线段终点用箭头标记。

聚合关联表示两个类之间的关系,在该关系中,一个类担当容器角色,另一个类担当容器的构件

角色。

组合关联是强聚合。在组合关联中,如果删除一个容器对象,则它的所有容器构件对象也被删除。

当没有容器对象,表示容器对象局部的对象就不能存在时,应当使用组合关联。

5.3.2泛化

泛化表示超类与可以替代它的子类之间的关系。超类是泛化类,而子类则定义为特化类。

5.3.3实例化/依赖

依赖关系表示客户类依赖供方类/接口提供一定服务,如:

.客户类访问供方类/接口定义的值(常数或变量);

.客户类的操作调用供方类/接口的操作;

.客户类的操作有签名,它的返回类或变元是供方类/接口的实例。

实例化关系表示用实际值替代参数化类参数或参数化类实用程序的操作,以创建其特化型式。

5.3.4角色

如果关联可按特定的方向导航,模型则提供一个“角色名称”,它对于与源对象有关的目标对象的角

cs/T19710-2005

色是适当的。因此在双向关联中,将提供两个角色名称。图2说明在UML图中如何表示角色名称和

基数。

类之间的关联

巨口-A-ll}1X94}*Mt,2仁日

关联基数

州·}P,41川·一

州:omlt}川·mt:l

i-L}“’卜A0A(1)

类的聚合类继承类(的子类)

MF-x0.51皿...万...囱应f..下n

图2UML角色

5.4UML模型构造型

UMI.构造型是现有UML概念的扩展机制。它是一个模型元素,用于对其他UML元素进行分类

或(标记),使得它们在某些方面行为上类似新的虚拟或伪元模型类的实例,其构成基于现有基本元模型

类。构造型在固有的UMI_元模型类结构的基础上,增强分类机制。以下是本标准使用的构造型的简

单说明,更详细的说明见ISO/TS191030

本标准使用如下构造型:

a)<<类型>>(<<Type>>)说明实例对(象)的域和可用于对象的操作的类。一个类型可以有属

性和关联。

b)<枚〔举一;(<<Enumeration>>)数据类型,其实例构成命名字符值的列表。枚举的名称与它

的字符值都予以说明。枚举的意思是一个类中熟知的可取值的简短列表。

c)G<二数据类型>>(<<DataType>>)一组不同值的描述符,其操作没有副作用。数据类型包括

基本的预定义类型和用户定义的类型。预定义的数据类型包括数字型、字符串和时间型。用

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包括枚举型。

d)<<二代码表二>>(叫<CodeList>>)用于说明更开放的枚举。<<二代码表)多>是一个灵活的枚举。

代码表对于表示潜在值的长表是有用的。如果表的元素完全是已知的,应当使用枚举;如果只

有元素的可能值是已知的,则应使用代码表。

e)<<联〔合>(<<Union>)选择一种特化类型的说明,可用于确定能够使用的可选类/类型,

而无需生成一个公共的超类/超类型。

f)<<二抽象二;(<<Abstract>>)不能直接实例化的类或(其他类元)。该类的UM工J符号用斜体

表示其名称。

g)元〔类二>>(<<Metaciass>)其实例为类的类。元类主要用于构成元模型。元类是对象类,

GB/T19710-2005

它的主要目的是容纳其他类的元数据。

h)接口>(<<Interface>>)一组命名的操作,说明元素的行为。

i)<<:包二京>(<<Package>>)逻辑上相关的组成部分的群集,包括子包。

j)<<叶)多>(<<Leaf>>)包含定义,但不含任何子包的包。

5.5包的缩写

用两个字符构成的缩写词表示包含类的包。类的名称以这些缩写词开头,用“_”连接。括号中注明

定义这些类的标准。以下列出这些缩写词:

CC改变坐标(ISO19111:2003地理信息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

CI引用(本标准)

CV数据覆盖层((ISO19123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层几何特征与函数模式)

DQ数据质量(本标准)

DS数据集(本标准)

EX覆盖范围(本标准)

FC要素类目((ISO19110地理信息要素编目方法)

FE要素((ISO19109地理信息应用模式规则)

FT要素拓扑关系((ISO19107:2003地理信息空间模式)

GF通用要素(ISO19109地理信息应用模式规则)

GM几何(ISO19107:2003地理信息空间模式)

GR图(ISO19107:2003地理信息空间模式)

LI数据志(本标准)

MD元数据(本标准)

PF要素图示表达((ISO19117地理信息图示表达)

PS定位服务(ISO19116地理信息定位服务)

RS参照系(本标准)

SC空间坐标((ISO19111:2003地理信息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

SI空间标识((ISO19112:2003地理信息基于地理标识符的空间参照)

SV服务(ISO19119地理信息服务)

TM时间(ISO19108:2002地理信息时间模式)

TP拓扑关系(ISO19107:2003地理信息空间模式)

TS简单拓扑关系((ISO19107:2003地理信息空间模式)

5.6UML模型/数据字典关系

表1说明UML模型术语和数据字典术语之间的关系。

表1UML模型和数据字典关系

一一仁布

GB/T19710-2005

6要求

6.1地理数据元数据的要求

本标准定义描述数字地理数据所需要的元数据。元数据可以应用于独立的数据集、数据集聚合、单

个地理要素和组成要素等各类对象。应当提供地理数据集元数据,也可以提供数据集聚合、要素和要素

属性的元数据。元数据由一个或多个元数据子集U(ML包)构成,后者包含一个或多个元数据实体

(UMI_类)。

6.2元数据应用信息

图3是UMI.类图,定义元数据描述的地理信息的种类。它规定一个数据集D(S_DataSet)必须有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元数据实体集M(D_Metadata)。元数据可酌情与要素、要素属性、要素类型、要素特

征类型(由要素关联角色、要素属性类型和要素操作实例化的元类)和数据集聚合D(S-Aggregate)相

关。数据集聚合可以定义再(分类)为泛化关联D(S_OtherAggregate)、数据集系列D(S-Series),或项

目D(S-Initiative).MD_元数据M(D_Metadata)也用于该图未表示的其他信息和服务见(MD_范围代

码,B.5.25)的类。

__GGrFFDD_ofn++AA4nn-SS-d9}m*fi}AtE"n})(}+*1A0*}0}.}1...;;{}i+D*_*AaS+T'ron`1+Gfdo7*}..9oI*.cfID._0DD__}1+S.#SS.-f*}}03J.c}`.n.}V.}1++A.s}301+...jI}};'.I.(D.*..0(-Sr4}0Eh+6+U#}..C.A.}.}11}1.}}}}

图3元数据应用

6.3元数据包

6.3.1元数据包和实体关系

本标准中,地理数据的元数据用UMI_包表示。每个包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U(ML类),它们可以

是特化的子(类)或泛化的超(类)。实体包含标识各个元数据单元的元素U(ML类属性)。实体可以与

一个或多个其他实体相关。实体可以按需要聚集或重复以满足:(1)本标准规定的必选要求;(2)用户

的其他要求。图4表示包的结构。附录A和附录B分别用每个包的UML模型图和数据字典完整地

描述了元数据。如果两个附录出现差异,以附录A为准。

表2列出元数据包和元数据实体之间的关系。元数据包列在包栏目下,相应包中的元数据聚集实

体列在实体栏目下。包含在包中的元数据实体在6.3.2至6.4.2节中进一步定义。每个包有一条相应

的条目,列在条目号栏目下。

GB/T19710-2005

圈4元数据包

裹2元数据包和元数据实体间的关系

GBJT19710-2005

6.3.2包说明

元数据实体集信息M(D一元数据)

元数据实体集信息由必选的MD_元数据实体U(MI,类)组成。M几元数据实体包含必选的和可选

的元数据元素U(MI属性)。MD_元数据实体是下列实体后(面的子条目对它们进一步解释)的聚集:

.MD-标识M(D-Identification)

.MD_限制M(DConstraints)

.DQ_数据质量D(Q_DataQuality)

.MD_维护信息M(D_Maintenancelnformation)

.MD-空间表示M(D_SpatialRepresentation)

.MD-参照系M(D_ReferenceSystem)

.MD-内容信息M(D_Contentlnformation)

.MD-图示表达类目参照M(D-PortrayalCatalogueReference)

.MD分发M(D_Distribution)

.MD-元数据扩展信息M(DMetadataExtensionlnformation)

.MD-应用模式信息M(D_ApplicaLionSchemalnformation)

标识信息M(D_标识)

标识信息包含唯一标识数据的信息。标识信息包括有关资源的引用、摘要、目的、可信度、状况和联

系方等信息。MD_标识实体是必选的。它包含必选、条件必选和可选元素。当用于标识数据时,MD

标识实体可以定义为划(分为子类)MD_数据标识M(D_Dataldentification),当用于标识服务时,则定义

为MD_服务标识M(D_Serviceldentification)oMD-服务标识提供服务的概略说明,详见ISO19119地

理信息服务。M几标识是下列实体的聚集:

.MD_格式M(D_Format),数据格式;

.MD_浏览图M(D_BrowseGraphic),数据的概略图形;

.MD_应用M(D-Usage),数据的特定应用;

.MD_限制M(D_Constraints),对资源施加的限制;

.MD_关键字M(D-Keywords),描述资源的关键字;

.MD_维护信息M(D_Maintenancelnformation),计划更新数据的频度和更新范围;

.MD-聚集信息M(D-Aggregatelnformation),元数据描述的数据集所属或来源的数据集的

信息。

MD_数据标识的覆盖范围元素是条件必选的。如果数据集有空间参照,应当包括覆盖范围的地理

元素角色的子类EX_地理边界矩形E(X_GeographicBoundingBox)或EX_地理区域描述(EX_Geo-

graphicDescription),必要时两个子类都可以使用。

MD_数据标识的字符集c(haracterSet)元素是条件必选的。如果不执行GB2312,则需说明该

元素。

限制信息M(D_限制)

该包包括有关对数据施加的限制信息。MD_限制实体是可选的,可以定义为MD_法律限制M(D

I-egalConstraints)和/或MD_安全限制M(D_SecurityConstraints)o

仅当MD_限制代码M(D_RestrictionCode)代码表中的访问限制a(ccessConstraints)元素和/或使

用限制u(seConstraints)元素的值为“其他限制o(therRestrictions)”时,MD_法律限制的其他限制元素

为非零。

数据质量信息D(Q_数据质量)

该包包含数据集质量的总体评价。DQ_数据质量实体是可选的,包含质量评价的范围。DQ_数据

质量是Ll_数据志-Lna,geei11(()和DQ_元素D(Q-Element)的聚集。DQ_元素可以定义为DQ_完整性

GB/T19710-2005

(DQ_Completeness),DQ_逻辑一致性(DQ_LogicalConsistency),DQ‘位it准确度(DQ_PositionalAccu-

racy),DQ-专题准确度(DQ-ThematicAccuracy)和DQ_时间准确度(DQ_TemporalAccuracy)。这五个

实体表示数据质量元素,可以进一步细分数据质量子元素。用户可以通过划分DQ_元寮的子类或适当

的子元素,扩充数据质量元素和子元素。

该包也包括有关用于生产数据集的数据源和生产过程信息。LI数据志实体是可选的,包含有关

数据志的说明。LI_数据志是LI-处理步骤(LI_ProcessStep)和LI-数据谏(LI_Source)的聚集。

当DQ_数据质f.范围.DQ_.范围。数鹅层次(DQ_DataQuality.scope.DQ_Scope.level)的值为“数

据集”时,DQ_数据质,的“报告”角色和“数据志”角色都必须选取。

当DQ_范围(DQ_Scope)的“数据层次((level)”元素的值不为“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时,DQ‘范围

的“数据层次说明(levelDescription)"元素必选。

当DQ_数据质f.范围.DQ‘范围.数据层次的值为“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且“数据派(source)"

和“处理步骤(processStep)”的LI-数据志角色不选用时,则LI-数据志的“说明(statement)"元素必选。

当LI数据志的“说明”元素和“处理步骤”角色不选用时,LL数据志的“数据派”角色必选。

当LI_数据志的“说明”元素和“数据源”角色不选用时,LL数据志的“处理步骤”角色必选。

无论LI-数据源的“说明(description)"元素,还是,’数据派,益范囤(sourceExtent)"元素都必须

选用。

维护信息(MD-维护信息)

该包包括有关数据更新范围和更新频率信息。MD-雄护信息实体是可选的,包含必选和可选元数

据元素。

空间表示信息(MD_空间表示)

该包包含数据集中用于表示空间信息的机制信息。MD-空间农示信息实体是可选的,可以定义为

MD-格网空间表示(MD_GridSpatialRepresentation)实体和MD_矢.空间表示(MD_VectorSpatial-

Representation)实体。定义的每一种实体都包含必选和可选元数据元素。如果需要进一步说明,MD_

格网空间表示可以定义为MD_地理校正(MD_Georectified)和/或MD_地理可参照性(MD_Georefer-

enceable)。空间数据表示的元数据从ISO19107导出。

参照系信息(MD_参照系)

该包包括数据集使用的空间和时间参照系的说明。MD参照系包含标识所使用参照系的元素。

MD_参照系可以再分为MD_坐标参照系(MDLCRS)和MD_椭球体参数(MD_EllipsoidParameters),前

者是MD_投影参数(MD_ProjectionParameters)的聚集。MD_投影今数又是MD_斜轴方位(MD_Ob-

liqueLineAzimuth)和MD_斜轴点(MD_ObliqueLinePoint)的聚集。

内容信息(MD一内容信息)

该包包含标识所使用的要素类目(MD_要寮类目说明(MD_FeatureCatalogueDescription))信息

和/或描述数据集数据覆盖层内容(MD_数据砚盖层说明(MD_CoverageDescription))的信息。这两种

说明实体均是MR-内容信息实体的子类。MD-数据,益层说明可以有MD_影像说明(MD_ImageDe-

scription)子类,且有一个MD-11纲范围(MD_RangeDimension)聚集。MD-11纲范圈又可以有MD_波

段(MDesBand)子类。

圈示表达类目参照信息(MD_圈示表达类目参照)

该包包括标识所使用的图示表达类目信息。它由可选的MD_圈示衰达类目参照实体组成。该实

体包含必选的元素,用于说明数据集使用的图示表达类目。

0分发信息(MD_分发)

该包包括有关资源分发方和可选的如何获取资源的信息。它包含可选的MD_分发实体。MD_分

发是数字数据集分发(MD_数字传输选项(MD_DigitalTransferOptions))、分发方标识(MD_分发方

GB/T19710-2005

(MD-Distributor))和分发格式M(D_格式)等选项的聚集,包含必选的和可选的元素。MD_数字传输

选项包含用于数据集分发的介质M(D_介质M(D-Medium)),且是MD_分发方的聚集。分发订购程序

(MD-标准订购程序M(D_StandardOrderProcess))是MD_分发方的另一个聚集。

当U1几分发方的“分发方格式”(distributorFormat)角色不选用时,MD_分发的“分发格式”(distri-

butionFormat)角色必选。

当MD_分发的“分发格式”角色不选用时,MD分发方的“分发格式”角色必选。

1元数据扩展信息M(D元数据扩展信息)

该包包含有关用户定义的扩展信息。它包括可选的MD_元数据扩展信息实体。MD_元数据扩展

信息是描述扩展的元数据元素M(D扩展元素信息M(D_ExtendedElementlnformation))信息的聚集。

如果MD扩展元素信息的“数据类型”(dataType)元素的值不为“代码表”、“枚举”或“代码表元素”

(codelistElement),则“约束条件”(obligation),“最大出现次数”(maximumOccurence)和“域值”(doma-

inValue)元素必选。

如果MD_扩展元素信息的“数据类型”元素的值为“代码表元素”,则“域代码"(domainCode)元素

必选。

如果MD扩展元素信息的“数据类型”元素的值不为“代码表元素”,则“缩写名”(shortName)元素

必选。

如果MD_扩展元素信息的“约束条件”元素的值为“条件必选”(conditional),则“条件”(condition)

元素必选。

2应用模式信息M(D一应用模式信息)

该包包含有关用于建立数据集的应用模式信息。它包括可选的MD_应用模式信息实体。该实体

包括必选的和可选的元素。

6.4元数据数据类型

6.4.1援盖范围信息E(X援盖范围)

该包的数据类型是描述有关实体的空间和时间覆盖范围的元数据元素的聚集。EX_覆盖范围E(X

_Extent)实体包含有关实体的地理搜盖范围E(X_GeographicExtent)、时I]班盖范围E(X_Tempora-

lExtent)和垂向筱盖范围E(X_VerticalExtent)的信息。EX_地理硬盖范围可以分为EX_边界多边形

(EX_BoundingPolygon),EX_地理边界矩形和EX_地理区域描述子类。空1831和时间硬盖范围E(X_Spa-

tialTemporalExtent)组合是EX_地理筱盖范围的聚集。EX_空间时间粗盖范围是EX_时间搜盖范围的

子类。

EX-覆盖范围有3个可选的角色,名称为“地理硬盖范围”(geographicElement),“时间被盖范围”

(temporalElement)和“垂向筱盖范围”(verticalElement),以及1个名为“描述”(description)的元素。

至少要选用这4个中的1个。

实体构造型“数据类型”在5.4中定义。

6.4.2引用和负责单位信息C(I_引用和CI_负责单位)

该数据类型包提供引用资料数(据集、要素、原始资料、出版物等)的标准方法C(I_引用C(I-Cita-

tion)),以及引用资料的负责单位信息C(I_负责单位C(l_ResponsibleParty))oCI_负责单位的数据类

型包括资源的负责人标识,和/或职务,和/或单位。还说明负责人或单位的位置C(I_地址C(I-Ad-

dress))。

实体构造型“数据类型”在5.4中定义。

6.5地理数据集核心元数据

本标准定义了完整的元数据元素集,但通常仅仅应用全部元素的一个子集。实际上对一个数据集

而言,往往只使用基本的最少数量的元数据元素。表3中列出的是标识一个数据集,特别是为了编目的

目的所需要的核心元数据元素。该表包含的元数据元素回答以下问题:“特定专题的数据集存在吗(什‘

GB/T19710-2005

么’W,"搜盖特定的地区(‘何处,)?”、“特定的日期或时段(‘何时’)?’’以及“了解更多情况或订购数据

集的联系方(‘谁夕)?”除必选元素外,使用推荐的可选元素能提高互操作能力,允许用户准确地理解生产

者或发布者提供的地理数据和相关的元数据。本标准的数据集元数据专用标准应包含该核心元数据。

表3列出描述数据集所需的核心元数据元素(必选的和推荐可选的)。"M”表示该元素是必选的,

"O',表示该元素是可选的,"C”表示特定条件下该元素是必选的。

表3地理数据集核心元数据

GB/T19710-2005

6.6统一建模语言U(ML)图

附录A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图的形式提供元数据模式。这些图与附录B中的数据字典一致,

用于完整地定义元数据的整体抽象模型。

6.7数据字典

附录B包含元数据模式的元素和实体定义。该字典与附录A中的图一致,用于完整地定义元数据

的整体抽象模型。

本标准B(.5和A.2)提供的代码表和它们的值是规范性的。用户对代码表的扩充应遵循附录C

和GB/T18391-2002中阐明的规则。GB/T18391-2002规定了注册数据元素所需说明的信息、满足

的条件和遵循的步骤。

6.8元数据扩展和专用标准

附录C提供定义和应用补充元数据的规则,以便更好地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

6.9抽象测试套件

附录D定义声称与本标准一致所必需通过的测试。

6.10数据集的全集元数据专用标准

附录E定义全集元数据应用模式,提供可执行的元数据专用标准。它包含完全地说明地理数据资

源独(立的数据集、数据集系列或单个地理要素)所需要的必选的和可选的元数据。该模式充分定义

标识、评价、提取、使用和管理地理信息所需的全集元数据。通常由数据生产者提供全集元数据。

该模式用UML模型描述。

6.11元数据扩展方法

附录F提供元数据扩展指导。应按照附录C说明的规则定义扩展的元数据元素。

6.12元数据实现

附录G提供实现和管理元数据的一般方法及概念,以达到查询、检索、交换和表示元数据的目的。

6.13元数据分层结构

附录H提供按不同层级元数据需求,有效处理数据集元数据的方法。

6.14地理信息共享领域元数据专用标准范例

附录K定义地理信息共享领域的元数据应用模式,提供可执行的元数据专用标准的一个范例。它

包含说明地理信息共享数据所需要的必选的和可选的元数据。

该模式用UML模型和元数据字典描述。

附录K还提供地理信息共享领域元数据专用标准的应用示例。

GB/T19710-200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元数据模式

A.1元数据UML模型

描述地理数据的元数据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抽象对象模型定义。以下各节的图提供“视图”,它

们是整个元数据抽象模型的一部分。每幅图定义了由相关实体、元素、数据类型和代码表构成的元数据

子集(UML包)。在其他图中定义的相关实体的元素予以省略,并在实体名称下括号内说明定义的包。

以下的所有模型中,实体有必选的元素和/或可选的元素,以及关联。在某些情况下,可选的实体可以有

必选的元素;只在选用了可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