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705-2019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DB32/T 3705-2019 Fiber-to-the-home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 for residential area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3705-2019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2-16
实施日期
2020-03-01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及既有住宅区、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及既有住宅区、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起草人:
邵彪宁、丁玮、陆长春、陶珩、丁爱娟、何宝磊、王传瑞、张敏锋
出版信息: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3.020

P76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705—2019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

工程建设标准

Constructionstandardofcommunicationengineeringforfibertothehomein

residentialdistrictsandresidentialbuildings

2019-12-16发布2020-03-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32/T3705-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工程界面...........................................................................4

5小区设备间、电信间及配线设备设置...................................................5

6住宅区内通信管道设置...............................................................9

7住宅建筑内配线管网设置............................................................12

8配线光缆及入户光缆设置............................................................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18

I

DB32/T370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通信管理局、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

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彪宁、丁玮、陆长春、陶珩、丁爱娟、何宝磊、王传瑞、张敏锋。

II

DB32/T3705-2019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内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工程界面、

小区设备间、电信间及配线设备设置、住宅区内通信管道设置、住宅建筑内配线管网设置、配线光缆及

入户光缆设置。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及既有住宅区、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96住宅设计规范

GB5018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7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374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50846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GB50847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1120-201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JGJ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242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YD/T1034接入网名词术语

YD5207-2014宽带光纤接入工程验收规范

YD5206-2014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纤到户fibertothehome

光纤直接到达用户家庭。光接入网的应用类型之一,ONU放置于用户家中。

3.2

配线设备wiringfacilities

住宅区或住宅建筑内连接通信线缆的配线机柜(架)、光缆分纤箱等的统称。

3.3

1

DB32/T3705-2019

电信间telecommunicationsroom

住宅建筑内放置配线设备并进行线缆交接的专用空间。

3.4

设备间equipmentroom

住宅区内具备线缆引入、安装通信配线设备条件的房屋或房间。

3.5

光纤配线架opticalfiberdistributionframe

小区设备间、电信间内,光缆和光通信设备之间或光通信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设备。

3.6

机柜cabinet

用于安装配线与网络设备、引入线缆并端接的封闭式装置。由框架、前后门及侧板组成。

3.7

光缆交接箱opticalcablecrossconnectingcabinetforcommunication

住宅区内设置的连接配线光缆和用户光缆的配线设备。

3.8

光缆分纤箱opticalfibercabledistributionbox

用于室外、楼道内或室内连接用户光缆的配线设备。

3.9

家居配线箱householddistributionbox

安装于住户内的多功能配线箱体。

3.10

终端盒terminalbox

户内线缆的终端部位盒体。

3.11

信息插座telecommunicationsoutlet

支持各类通信业务的线缆终端模块。

3.12

地下通信管道undergroundcommunicationduct

通信线缆的一种地下敷设通道。由管道、人(手)孔、室外引上管和建筑物引入管等组成。

2

DB32/T3705-2019

3.13

配线管网wiringpipelinenetwork

建筑物内竖井、管槽等组成的管网。

3.14

线缆cable

光缆与电缆的统称。

3.15

配线光缆wiringopticalcable

用户接入点至设备间配线设备、设备间至与公用通信管道互通的人(手)孔之间连接的光缆。

3.16

用户光缆subscriberopticalcable

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至家居配线箱之间连接的光缆。

3.17

户内线缆indoorcable

家居配线箱至户内信息插座之间连接的线缆。

3.18

尾纤tailfiber

一根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组件。

3.19

跳纤OpticalfiberJumper

一根两端均带有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头的光缆组件。

3.20

适配器adaptor

使插头与插头之间实现光学连接的器件。

3.21

光纤连接器opticalfiberconnector

由跳纤或尾纤和一个与插头匹配的适配器组成。

3.22

人(手)孔manholeandhandhole

3

DB32/T3705-2019

人孔和手孔的统称,是地下通信管道的组成部分,在直线管道上、管道末端、管道与建筑引出管衔

接处或管道分歧点上设置的设施。

3.23

交换局exchange(intelecommunication)/switchingentity/switchingoffice(USA)

电信网中一个节点的交换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集合,能使连接按照用户的要求建立。

4工程界面

4.1总则

4.1.1新建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建设应与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发展规划相适应,并适

度超前。现有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在改、扩建时也宜与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发展规划相

适应。

4.1.2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的规划应纳入小区建设规划,其中室外管线部分应纳入小

区综合管线规划。

4.1.3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的设计应纳入小区建设工程设计文件。通信配套设施应随

建设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4.1.4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应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

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需求。

4.1.5江苏省内在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地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

纤到户方式建设。

4.1.6新建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通信设施,应与住宅

区及住宅建筑同步建设。

4.2配线区及用户接入点的设置

4.2.1光纤到户工程中,根据住宅建筑的分类、住户密度,以单体或若干个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域。

多层、高层住宅区宜以300户的光纤容量设置为一个光纤配线区,底层住宅区宜以120户的光纤容量设

置为一个光纤配线区。

4.2.2光纤到户工程中,用户接入点的位置应依据不同类型住宅建筑形成的配线区以及所辖的用户数

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由单个高层住宅建筑作为独立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建筑物内的电信间。

b)由多层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配线区共用电信间。

c)由低层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光缆交接箱或设备间。

4.3工程界面

4.3.1光纤到户工程中,住宅建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分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用户接入点设置的配线设备建设分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住宅建设方共用光纤配线架或光缆交接箱时,由住宅建设方负责箱体的

建设;

2)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住宅建设方分别设置光纤配线架或配线柜时,各自负责箱体或机柜的建

设;

3)交换局侧的配线模块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侧的配线模块由住宅建设方负责建

设。

4

DB32/T3705-2019

b)用户接入点交换局侧以外的配线设备及配线光缆,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接入点

用户侧以内配线设备、用户光缆及户内家居配线箱、终端盒、信息插座、用户线缆,应由住宅

建设方负责建设。配线光缆及用户光缆应根据建筑内用户的通信需求,一次性布放到位。

c)住宅区内通信管道及住宅建筑内配线管网,应由住宅建设方负责建设。住宅区内通信管道应与

公用通信管道沟通,住宅建筑内配线管网的敷设应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并且一次性敷设完成。

d)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的安装空间,应由住宅建设方负责提供。

4.3.2电信业务经营者在使用住宅建设方提供的通信设施或安装空间时,应及时清理施工垃圾,保持

环境整洁美观、线缆整齐有序,不得乱敷乱挂。

5小区设备间、电信间及配线设备设置

5.1小区设备间及电信间

5.1.1住宅区应设置专用的设备间及电信间。

5.1.2设备间及电信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一个住宅区应设置一个设备间,设备间宜设置在物业管理中心。

b)每一个高层住宅建筑宜设置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宜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

c)低层、多层住宅建筑宜每一个配线区设置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宜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

5.1.3设备间及电信间的使用面积应根据配线设备类型、数量、容量、尺寸进行计算,且不宜小于表

1的要求。

表1设备间面积

设备间

分类备注

面积(m2)尺寸(m)

可安装5个机柜(宽600×深600),

153×5

按单列设置(注1)

一个配线区

可安装10个机柜(宽600×深600),

243×8

按单列设置(注1)

可安装5个机柜(宽600×深600),

153×5

按单列设置(注2)

多个配线区

可安装10个机柜(宽600×深600),

243×8

按单列设置(注2)

注1:设备间兼作为用户接入点时,4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

1个机柜预留(或者8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2个机柜预留)。

鼓励为节约机房空间,而使用创新的一体化机柜。

注2:多个配线区的光缆汇聚于设备间,4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

使用,1个机柜预留(或者8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2个机

柜预留)。鼓励为节约机房空间,而使用创新的一体化机柜。

5

DB32/T3705-2019

表2电信间面积

一个配线区电信间

备注

用户数面积(m2)尺寸(m)

可安装5个机柜(宽600×深600),

153×5

按单列设置

300户

可安装10个机柜(宽600×深600),

183×8

按单列设置

注:4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1个机柜预留。鼓励为节约机房空间(或者8个

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2个机柜预留),而使用创新的一体化机柜。

5.1.4独立设置的设备间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宜设置在住宅区中心位置,并宜靠近住宅物业管理中心机房,同时应有可靠的电源供给。

b)应有安全的环境,不应选择在堆积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附近。

c)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不应选择在散发有害气体以及有较多的烟雾、粉尘等的场所附近。

d)不应选择在易遭受洪水淹灌的场所。

e)应满足消防的有关要求。

5.1.5在建筑物内设置设备间、电信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宜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当条件不具备时,也可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宜设置在地下室最底层,

如为最底层时应进行挡水、防水处理。

b)不应设置在厕所、浴室或其他易积水、潮湿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应不贴邻高低压变配电、电

机、无线电发射等有干扰源存在的场所,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c)不应设置在靠近排放粉尘、油烟的场所。

d)宜靠近本建筑物的线缆入口处、进线间和弱电间,并宜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相通,应方便通信

管道的接入。

5.1.6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设备间和电信间。

5.1.7穿防火分隔墙及楼层板孔洞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并应做防水处理。

5.1.8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5.1.9设备间、电信间不宜设窗,门应外开,不宜临街开门,并应采取防盗措施。

5.1.10设备间、电信间应采用门禁、监控等方式进行管理和追踪,注重信息安全管理。

5.1.11设备间应配备专用的配电箱,电源应按小区最高用电等级接入,采用380V/220V、50Hz交流电

源,供电容量应满足小区通信规划要求。机房应设置普通照明和备用照明,应提供不少于三路单相220V、

10A供电回路。

5.1.12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装修应采用阻燃、不起灰、耐久的环保材料。

b)应防止有害气体侵入,并应采取防尘措施。

c)梁下净高不应小于2.5m,净宽不小于3m;宜采用不低于丙级的防火单扇门,门高不低于2.1m,

门净宽不应小于1.0m。

d)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不应小于8~10KN/㎡。

e)一般照明的水平面照度不应小于300Lx。

f)设备间、电信间应设置专用的接地端子板,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5.1.13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线缆布放应采取防潮、防鼠、防火等措施。

6

DB32/T3705-2019

b)信号线与电源线应分开敷设。

c)梯架、托盘及槽盒高度不宜大于150mm,宜敷设在机柜顶部。

d)设备间、电信间应设置各种线缆进、出机房场地的走线架,并且不同类型的缆线应分开布放。

e)走线架宜采用开放式爬梯结构,所有走线架的排列应与机房总体布局一致,主走线架和列走线

架线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结构,统一规格标准。主走线架宜采用400mm宽。主走线架至各电

信业务经营机柜的槽道可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f)走线架应进行可靠加固,根据布放电缆数量和走线架的承载力不同,加固间距1.0~1.8m。

g)设备间、电信间内线缆应布放整齐,不得超出槽道或走线架。

5.1.14机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操作维护侧距墙净距离不应小于800mm。

b)安装位置应避开空调口。

c)设备安装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的有关规定。

d)设备间、电信间作为用户接入点时,机房内应安装用户区光纤配线架、电信业务经营者光纤配

线架;光纤分配架容量应根据收敛用户数进行配置,其安装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e)机柜应就近可靠接地,光纤分配架应接防雷地线,防雷地线应单独从室外接地排引入;架上的

接地端子应具有良好保护接地,接地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

5.2配线设备

5.2.1配线设备应包括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家居配线箱等。

5.2.2用户接入点的配线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模块类型与容量应按引入光缆的类型及光纤芯数配置。

b)交换局侧与用户侧配线模块之间应能通过跳纤互通。电信业务经营者与住宅建设方配置的尾纤

或跳纤的适配器型号应保持一致。

c)用户接入点的配线设备内应设有独立区域,用以安装光分路器,独立区域的大小应能够满足常

用光分路器的安装空间需求。

5.2.3所有配线设备安装完成后,设备表面应设有标识,用以识别不同设备的归属。配线模块上应设

置完整的标识,注明跳纤的走向及业务归属哪个电信业务经营者,其中用户接入点用户侧的配线模块应

注明光缆纤芯与每一户住宅用户的对应关系。

5.3光纤配线架

5.3.1光纤配线架应安装在设备间、电信间内。

5.3.2光纤配线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满足跳纤管理。

b)可安装各类光纤模块。

c)应配置线缆水平与垂直理线器。

d)应具备接地端子板。

e)有架空活动地板时,架空地板不应承受机柜重量,应按设备机柜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

应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应固定在底座上,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应大于2mm;

f)机柜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g)电源线与信号线在机柜内应分侧布放,不得布放在同一侧线束内。

5.4光缆交接箱

5.4.1光缆交接箱容量应根据进出光交接箱的远期光缆总容量及备用量确定。

5.4.2光缆交接箱箱体应设置单独的地线,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7

DB32/T3705-2019

5.4.3光缆交接箱安装底座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宜采用混凝土现浇底座并预埋PVC管。

b)底座浇注的混凝土宜采用标号42.5Mpa及以上的水泥。

c)底座高度不应小于300mm。

d)底座的长度和宽度应大于箱体底部的长度和宽度,底座长宽应大于箱体长宽,超出部分150mm,

安装的室外的交接箱,超出部分粉刷时应具有一定的坡度。

e)箱体应使用M12膨胀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底座。

5.4.4光缆交接箱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箱体孔洞应满足进出光缆管孔的需求。

b)箱体内宜配置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适配器或连接器宜采用SC、LC或FC类型。

c)应有光分路器的安装位置,盒式光分路器跳纤端的适配器或连接器应有暂存纤位置。

d)应有光缆终接、保护及跳纤的位置。

e)箱门板内侧应有存放资料记录卡片的装置,记录装置应易于识别、修改和更换。

f)应设置固定光缆的保护装置和接地装置。

g)箱体的防尘、防水等防护性能应结合使用场所确定,达到(或满足)GB4208标准要求,光缆

进出入口处应采取密封防潮措施。

h)箱体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老化、抗冲击损坏性能及防破坏功能,门锁应为防盗结构。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