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818-2013 电梯安全使用评价指南

DB13/T 1818-2013 Elevator Safety Usage Evaluation Guideline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1818-2013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02
实施日期
2013-12-20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40.90

Q78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818—2013

电梯安全使用评价指南

TheassessmentmethodfortheSafeuseofElevators

2013-12-02发布2013-12-20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818—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宁潮李鹏王琛亮张彦朝刘文贞王爱香刘苏杨冀维金。

I

DB13/T1818—2013

电梯安全使用评价指南

1范围

标准规定了在用电梯安全使用评价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对象、评价的机构和人员、评价程序和

评价内容、评价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曵引驱动电梯的安全使用评价。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8903-2005电梯钢丝绳

GB/T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

GB/T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

GB10060-201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T20900-20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_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

GB/T22562-2008电梯T型导轨

GB24478-2009电梯曳引机

GB14711-2006中小型旋转电机安全要求

JG/T5072.3-1996电梯对重用空心导轨

3术语和定义

GB/T20900-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0900-2007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曳引驱动电梯tractiondrivelift

曳引驱动电梯是指提升绳靠主机的驱动轮绳槽的摩擦力驱动的电梯。但不包括:防爆电梯、液压电

梯、消防电梯。

3.2

风险risk

伤害发生的概率与伤害的严重程度的综合。

3.3

风险分析riskanalysis

1

DB13/T1818—2013

系统地运用可获得的信息识别危险和评估风险的过程。

3.4

风险评定riskevaluation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降低风险的过程。

3.5

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由风险分析及风险评定组成的全过程。

3.6

危险状态hazardoussituation

人员、财产或环境暴露于一种或多种危险中的情形。

3.7

伤害事件harmfulevent

危险状态导致了伤害的出现,可理解为原因和后果的综合。

3.8

情节scenario

危险状态、原因和后果组成的先后次序。

3.9

保护措施protectivemeasure

用于降低风险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本质安全设计、保护装置、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和安装的信

息及培训等方法。

3.10

遗留风险residualrisk

采取保护措施后仍存在的风险。

3.11

使用寿命lifecycle

一个部件或一个电梯系统的使用期限。

3.12

监督检验SupervisoryInspection

由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

程进行的监督检验。

3.13

定期检验PeriodicalInspection

由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在用电梯定期进行的检验。

2

DB13/T1818—2013

4评价对象

在用电梯在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安全评价:

a)超出设计年限的;

b)发生自然灾害或者设备事故而使其安全技术性能受到影响的;

c)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

d)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评价要求的;

e)电梯业主、使用单位或其他单位提出委托的。

5评价的机构和人员

5.1机构

实施评价的单位应是由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具有电梯监督检验资格的检验检测

机构,同时应具备安全评价所需的人员、检测仪器设备以及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作业文件。

5.2人员

评价组成员人数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至少包括电气和机械专业技术人员各1人,具有电梯检验员或

检验师资格的不少于2人。

6评价程序和评价内容

6.1申请

委托单位应向实施评价的机构提出书面评价申请,内容宜包括以下资料及信息:

a)电梯所有者和(或)用户的名称和地址;

b)电梯安装地点;

c)电梯制造单位、制造日期、出厂编号;

d)电梯型号、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及乘客人数;

e)电梯行程、服务层站数;

f)修理、改造记录;

g)监督检验报告和最近一次的定期检验报告。

6.2组成评价组

实施评价的机构在收到委托单位的评价申请后,应按照附录A规定的原则组成评价组。

6.3资料及信息搜集

应搜集确认如下资料及信息:

a)使用单位(管理者)的信息;

b)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基本参数、整机制造日期、安装日期、主要部件及安全保护装置规格型号

和制造日期、控制系统型式及元器件型号、电气安全装置型式等;

c)大修、改造及部件更换记录;

d)事故及故障记录;

e)使用概况(累积运行次数、客流量、持续重载时间、使用者类型情况等);

3

DB13/T1818—2013

f)接受定期检验情况等。

6.4现场检查

按照附录B规定的项目和内容,实施现场检查。

6.5风险情节的表述

结合资料搜集及现场检查、测试结果,拟定评价主题所需要的各类风险情节的表述,包括危险状态、

可能的伤害事件的表述,形成记录文件(附录C表C.1)。

6.6风险评估

6.6.1风险评估按照GB/T20900-2007第4.5款的要求进行。

注1:其中严重程度根据附录D表D.1进行评估,确定各风险情节的严重程度级别。伤害发生的概率根据附录D表

D.2进行评估,确定各风险情节的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

注2:评估伤害发生的概率时,除GB/T20900-2007中所列举的参考因素外,还应参考针对不同风险情节的事故统

计数据或同类型电梯伤害性质和程度的记录。为此,建议评价机构可建立或共享针对不同风险情节的事故统

计数据库,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6.6.2确定风险情节的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后,根据附录E表E.1确定风险等级。

6.7风险评定

风险等级确定后,按照GB/T20900-2007第5款的要求,根据附录E表E.2进行风险评定。风险评定结

果形成附录C表C.1的记录文件。

6.8形成评价结论

评价组根据风险评定结果,经过讨论综合专家意见形成评价结论:

a)存在I类风险或II类风险,并且无有效措施可消除或降低风险,或者消除或降低风险的成本

高于整机或子系统更新成本,可做出“整机或子系统进行更新或改造”的结论;

b)存在I类风险或II类风险,可以通过可接受的保护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可做出“按照建议

的保护措施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评估”的结论,对于使用15年以上或部件接近设计

寿命的电梯,可建议增加定期检验频次;

c)不存在I类或II类风险,可做出“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的结论。并可提出针对III类风险

的建议措施。

7评价结果

7.1评价过程应予以记录,记录文件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

a)设备信息;

b)整机或子系统危险状态检查表及试验和测试记录(根据6.4形成的现场检查记录);

c)风险评价记录表(附录C表C.1);

d)评估过程会议记录,包括评价组成员不同意见的记录等;

e)与评估相关的文件、图纸、现场照片等资料。

7.2评价的结果应形成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4

DB13/T1818—2013

a)风险评价机构及评价组成员;

b)设备信息(附录F表F.1);

c)主要风险情节的表述及评定类别(附录F表F.2);

d)主要情节的风险评价记录及保护措施建议(附录F表F.3);

e)电梯安全状况分析:包括各类风险的数量及性质,主要风险情节对于电梯使用者、维修检查等

相关操作者、电梯附近人员、建筑物、设备本身可能造成的危险后果,以及可能的人为因素导

致的危险,如误用、故意损坏行为和人为错误的影响、建议的保护措施及所考虑的安全平衡因

素,遗留风险的分析以及对使用管理、维保的建议等;

f)评价结论;

g)试验及性能测试数据。

5

DB13/T1818—2013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风险评价组的组成

A.1评价组组成原则

评价组成员人数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至少包括电气和机械专业技术人员各1人,具有电梯检验员或

检验师资格的不少于2人。

考虑到评价结果可能涉及商业利益,评价组人员应遵循回避原则和保守委托单位的商业秘密。

A.2评价组负责人(评价组长)应具备的条件:

a)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b)应熟知并理解相关风险评价的标准和规范;

c)对评价项目的整个过程具有全面的理解;

d)有推进工作进展的能力,包括良好的询问技巧;

e)秉承公正的立场,无任何偏见。

A.3评价组长的任务和责任:

a)根据评价组组成原则,组建评价组;

b)确保按照评价规则实施评价过程;

c)确保评价组的工作和决定过程被准确的形成文件;

d)确保采用多数意见的原则进行风险的评估和评定,当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具有裁决权利。

e)确保评价过程的客观、公正。

A.4评价组的任务包括:

a)对评价电梯进行检查和测试,识别并记录危险状态;

b)通过阶段会议的讨论,分析识别危险状态的原因和后果,综合专家意见,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

评定,并提出降低风险需采取的保护措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应进行投票,由组长确定采取

多数意见还是根据结果提出代替的方法;

c)形成各阶段记录文件;

d)编制评价报告。

6

DB13/T1818—2013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使用管理检查和现场检查项目

B.1使用管理检查按表B.1进行。

表B.1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评分标准分值得分

安全管理机构检查使用单位机构和人员未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扣20

1或安全管理人设置情况分,人员未持证扣15分20分

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度缺一项扣10分

2要求检查安全管理制度及10分

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情况

制度的落实检查相关见证记录是否齐无见证记录扣10分,记录不完整

310分

全每项扣2分

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考核安全管理人员和随机提问5个涉及特种设备法规

4和操作人员业电梯操作人员相关法规、和管理要求的问题,答错一题扣210分

务能力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情况分

电梯档案检查电梯档案的建立和管无档案扣10分,档案内容不完善

510分

理情况缺一项扣2分

维保单位的质检查维保单位的质保体系无相关见证记录扣20分,记录不

620分

量控制的运行情况完整缺一项扣2分

维保人员业务现场考核维保人员维保技随机提问5个涉及维保项目、安全

7能力术水平,对维保项目、标操作等方面的问题,答错一题扣420分

准及安全规范的熟悉程度分

B.1.1各检查项目得分总和<90分,风险类别为I类;90分≤得分总和<100分,风险类别为II类;如

没有维保单位,或维保单位无资质,则不论其他检查项目得分如何,风险类别均为I类。

B.1.2管理风险的评定结果不作为评价结论的依据,但可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

B.2现场检查项目按表B.2进行。

7

DB13/T1818—2013

表B.2

序号子系统检查部位检查项目及要求

进入机房的通道、机房空

1符合GB7588-2003第6.2、6.3项要求

间及环境条件

2操作空间顶层空间和底坑符合GB7588-2003第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