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GZS 0103-2024 再生铸造铝合金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
T/ZGZS 0103-2024 The accounting method for carbon emissions of recycled casting aluminum alloy produc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7月
-
2024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北大学、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常州大学、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南开大学、江西保太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工商大学、河北新立中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肇庆南都再生铝业有限公司、重庆顺博铝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光金属有限公司、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鸿邦金属铝业有限公司、保定隆达铝业有限公司、济南海德热工有限公司、广灵县御鑫隆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北京中再联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瑞复达高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宏顺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白培康、张文达、尚辉良、魏伟、程汉明、钟鼓、王龙、徐鹤、黎柏康、简力、蔡洁冰、臧永奕、彭保太、童曹鑫、胡司宇、郭东方、程帅、梁志富、谢法峰、刘恒旺、曹丽、邵朱强、马帅、黄丽君、夏慧玲、郭军辉、郭义庆、陈蕊、陈楠、章晶林、周立智、刘胜楠、曹阳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Z04
团体标准
T/ZGZS0103-2024
再生铸造铝合金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
Carbonemissioncalculationmethodforrecycledcastaluminumalloyproducts
2024-0 4-09发布2024-04-09实施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发布
T/ZGZS0103-2024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功能单位..............................................................................2
5系统边界..............................................................................3
6核算原则..............................................................................3
7数据质量..............................................................................4
8核算步骤..............................................................................5
9核算方法..............................................................................5
10核算报告............................................................................8
附录A.................................................................................10
附录B.................................................................................11
附录C.................................................................................13
附录D.................................................................................14
附录E................................................................................15
参考文献..............................................................................19
T/ZGZS010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由中北大学、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常州大学联合
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北大学、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常州大学、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
公司、南开大学、江西保太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工商大学、河北新立中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
司、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肇庆南都再生铝业有限公司、重庆顺博铝
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光金属有限公司、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鸿邦金属铝业有限公
司、保定隆达铝业有限公司、济南海德热工有限公司、广灵县御鑫隆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
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再生资源产业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北京中再联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瑞复达高温
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宏顺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培康、张文达、尚辉良、魏伟、程汉明、钟鼓、王龙、徐鹤、黎柏康、简
力、蔡洁冰、臧永奕、彭保太、童曹鑫、胡司宇、郭东方、程帅、梁志富、谢法峰、刘恒旺、曹丽、
邵朱强、马帅、黄丽君、夏慧玲、郭军辉、郭义庆、陈蕊、陈楠、章晶林、周立智、刘胜楠、曹阳。
I
T/ZGZS0103-2024
再生铸造铝合金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铸造铝合金产品碳排放核算的功能单位、系统边界、核算原则、数据质量、核
算步骤、核算方法和核算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再生铸造铝合金产品碳排放量的核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8005.4铝及铝合金术语第4部分:回收铝
GB/T8733铸造铝合金锭
GB/T15115压铸铝合金
GB/T24040-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32150-2015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38472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
3术语和定义
GB/T24040—2008、GB/T24044—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生铸造铝合金产品recycledcastingaluminumalloyproduct
以铝及其合金废料为主,通过补加原铝和铜、镁、硅、钛、硼、锶、锑、铬、铁、锰、锌、稀土
等合金化 元素或其中间合金(含再生金属),经熔化成规定成分的再生铸造铝合金锭(液)。
3.2
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GHG)
1
T/ZGZS0103-2024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
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
注:本文件GHG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
(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
[来源:GB∕T32150—2015,3.1]
3.3
碳排放carbonemission
系统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3.4
直接排放directemission
由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他由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产生的温室气体
排放。
3.5
间接排放indirectemission
因本产品生产引起,但由其他单位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3.6
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
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系数。
[来源:GB/T32150—2015,3.13]
3.7
初级数据primarydata
通过直接测量或基于直接测量值计算得到的过程或活动的量化值。
3.8
次级数据secondarydata
由直接测量以外来源获取的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
注:当 无法获得初级数据或获得初级数据不切实际时,使用次级数据。
4功能单位
本文件采用的功能单位应为生产1吨再生铸造铝合金产品。
2
T/ZGZS0103-2024
5系统边界
5.1碳排放核算系统边界
再生铸造铝合金产品碳排放核算边界应包括原辅料获取、再生铸造铝合金产品生产、包装贮存全
过程,不计再生铝合金锭产品废弃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回收利用的环境收益。系统边界见图1。
图1再生铸造铝合金产品碳排放核算系统边界
5.2阶段边界、归属过程
a)原辅料获取阶段:包括重熔用铝锭、中间合金、熔剂等原辅料获取产生的GHG排放。再生铸
造铝合金企业可选择将原辅料厂外运输过程纳入碳排放核算边界内,如果纳入,需在核算报
告中予以说明。
b)生产阶段:始于原材料进入再生铝生产厂,结束于成品进入仓库,包括废料破碎、分选、除漆
等预处理过程、熔炼铸造过程,设备维护、厂区内物流相关过程等辅助过程,以及排放处理
过程等产生的GHG排放。
c)包装贮存阶段:包括铸锭包装、贮存和直供铝液的装运等过程中使用塑料膜、PET打包带、仓
库环境控制、照明耗电力,以及厂区内物流等产生的GHG排放。
6核算原则
6.1一般原则
6.1.1完整性
系统边界内潜在温室气体排放活动应进行评估。温室气体排放活动被排除时,应单独陈述并解
释。
6.1.2透明性
评价 过程应保持透明,确保对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6.1.3一致性
核算宜使用统一方法和措施,保证评估结果具有可比性。
3
T/ZGZS0103-2024
6.2取舍原则
6.2.1产品系统边界内过程和材料流均应包括在数据收集和碳排放量的计算中,已知排放数据的不应忽
略。
6.2.2生产单元过程物料重量大于产品重量1%,且上游数据不可得的中间合金可按其化学成分采用相
应金属或无机化学材料按比例近似替代。
6.2.3满足下列任一条件的过程或材料流,在数据收集和碳排放量的计算中可忽略,舍去部分应有书面
记录并说明舍去原因:
a)普通物料重量小于产品重量1%时,以及含稀贵或高纯成分的物料重量小于0.1%产品重量时,
可忽略该物料上游生产数据,总共忽略的物料重量不超过5%;
b)非生产设备、厂房、生活设施的消耗和排放均忽略。
6.2.4原辅料厂外运输过程若包括在核算边界内,应遵循以下原则:
a)海外采购可根据采购合同按始发地至中国港口航线距离和港口到企业实际运输距离之和测算;
b)国内采购应按供应商实际运输距离核算。
6.3分配原则
6.3.1系统边界内的的碳排放数据分配应符合GB/T24044中的规定。
6.3.2下列过程宜避免或减少出现分配:
a)将原来收集数据时划分的单元过程再进一步分解,将与系统功能无关的单元排除在外;
b)扩展产品系统边界,将原来排除在系统外的一些单元包括。
6.3.3生产制造过程中,现场无法精确划分输入输出项目与产品一一对应关系时,应按下列物理分配原
则分配:
a)当某一过程仅涉及一种类别产品时,资源、能量消耗以及产生的排放和废物应按产品重量或产
品数量平均分配。
b)当某一过程同时生产不同产品时,首先按产品类别分配相关能源消耗和排放,不同产品组之间
按该过程处理的不同产品间重量或经济价值分配,然后在同一产品组内再按数量或重量分
配。
c)运输涉及的资源和排放,对于成品应根据产品重量或体积等制约因素分配;材料和零部件运输
按 重量分配。
7数据质量
4
T/ZGZS0103-2024
7.1数据准确性
系统边界应正确识别,应选择适合产品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相关数据源与计算方法。
7.2数据代表性
生产商、技术、地域以及时间上的代表性,应代表核算企业核算年度生产水平。
7.3模型一致性
模型一致性应采用相同假设、方法、数据源和系统边界一致性。核算过程中宜选择来自生产商和
供应商直接提供的初级数据,经验数据应取平均值。当初级数据不可得时,宜选择代表区域平均和特
定技术条件下的次级数据。
8核算步骤
碳排放核算应包括下列步骤:
a)确定功能单位;
b)确定系统边界;
c)识别排放源;
d)收集活动数据;
e)收集排放因子数据;
f)计算GHG排放量;
g)碳排放核算。
9核算方法
9.1核算方法选择
核算方法宜选用排放因子法,碳排放量应为活动数据与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乘积,按式(1)计
算:
……………(1)
式中:
——碳排放量,tCO2e;
——温室气体活动数据,单位根据具体排放源确定;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单位与活动数据的单位相匹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45230-2025 数据安全技术 机密计算通用框架 2025-01-24
- GB/T 23595.1-2025 LED用稀土荧光粉试验方法 第1部分:光谱的测定 2025-01-24
- GB/T 45286-2025 信息技术 手持式移动设备增强现实系统技术规范 2025-01-24
- GB/T 45220-2025 大规模定制多主体画像系统 参考架构 2025-01-24
- GB/T 24628-202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与化学指示物 测试设备 2025-01-24
- GB/T 45227-2025 化工园区封闭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2025-01-24
- GB/T 1480-2025 金属粉末 干筛分法测定粒度 2025-01-24
- GB/T 45239-2025 夜间蓝光辐射危害的评价方法 2025-01-24
- GB 17918-2025 港口散粮装卸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 2025-01-24
- GB/T 6433-2025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