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207-1992 长江中下游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NY/T 207-1992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tton produc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2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湖北省标准局
- 起草人:
- 易继森、周家澍
- 出版信息:
- 页数:3页 | 字数: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NY
/T207-92
长
江
中
下
游
棉
花
生
产
技
术
规
程
1
9
9
2
-
0
5
-
2
2
发
布
1
9
9
2
-
1
2
-
0
1
实
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部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07-92
长江中下游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长江中、下游棉区的棉花在前茬林内套播(栽)及早前茬后育苗移栽的栽培技术。要求
亩产皮棉75kg以上,品级、长度平均3级27mm以上。
本标准适用于长江中下游棉区具有本标准所规定基础条件的棉田。
2引用标准
GB4408棉花种子分级
GB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3棉花生态的气候条件
3.1无霜期220~300天。
3.2活动积温〈二三10℃)持续210天以上,累计4600~5600℃,开花结铃期平均气温在25~30℃。
3.3日照1600~2200h,日照率40%以上。
3.4年降水量800~1800mm,吐絮期雨量较少。
4棉花种植的土壤
本区域的棉田土壤以潮土为主,部分棉田为黄棕壤、水稻土、红壤、滨湖盐渍土等。棉田土壤有机质
在1%以上,pH值6.0~8.5,表土含盐量小于0.2%,氯化物含量小于0.15%,耕作层在20~30cm,质
地较轻。
5棉田种植制度
棉田种植制度一般为一年两熟,主要是棉麦(小麦、大麦、元麦)、棉豆(蚕豆)、棉油(油菜)两熟。以棉
为主冬作物合理布局,开发利用预留棉行。在前作林内套种或移栽棉花;或在早前茬大麦、元麦、油菜收
后移栽棉花。
6棉种
6.1品种
选用高产、优质、兼抗(耐)枯、黄萎病的中熟陆地棉品种,要求结铃性强。单株平均铃重4g左右,铃
壳薄、吐絮畅而集中,衣分38%以上,籽指10g左右。纤维主体长度27~31mm,强力3.8~4.0g,细度
5400~6200m/g,断裂长度22km以上,成熟系数1.6~1.7010月20日以前收花率80%左右。
6.2种子质量
符合GB4408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2-05-22批准
1992-12-01实施
1
NY/T207-92
7栽培技术规范
7.1种子处理
泡
沫
酸
脱
绒
,
种
衣
剂
包
衣
。
7.2“两膜棉气营养
钵
薄
膜
育
苗
移
栽
和
地
膜
覆
盖
栽
培
)
棉
花
营
养
钵
薄
膜
育
苗
移
栽
,
要
求
钵
土
熟
化
氮
、
磷
、
挥
比
例
合
理
,
足
墙
播
种
,
应
用
“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
盖
膜
调
温
,
搬
钵
假
植
,
3
0
天
左
右
移
栽
,
防
止
倒
伏
早
衰
。
梅
花
地
膜
覆
盖
栽
培
,
要
求
底
肥
施
足
,
土
层
缅
实
平
整
,
化
学
除
草
,
抢
埔
盖
膜
,
适
时
播
种
,
适
当
提
前
施
足
花
铃
肥
,
防
止
早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0125-1999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花盘 1999-08-06
- JB/T 5519-1991 高速冷冻离心机 1991-07-16
- JB/T 7601.5-1994 电线电缆专用设备 基本技术要求 第5部分 锻件 1994-12-09
- EJ/T 577-1991 多道分析器作为多路定标器时的测试方法 1991-10-11
- HG/T 2051.2-1991 搪玻璃搅拌器 框式搅拌器 1991-07-06
- HB 6723.1-1993 深度游标卡尺技术条件 1993-08-01
- JB/T 8045.2-1999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可换钻套 1999-08-06
- QJ 1587-1989 基本建设工程档案管理规定 1989-01-04
- QJ 903.6A-1995 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工艺文件更改规定 1995-08-03
- QJ 2299-1992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99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