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737-2012 蜡梅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DB41/T 737-2012 Candlenu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seedling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737-2012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9-17
实施日期
2012-11-17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737—2012

蜡梅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PropagationandCultureofChimonanthuspraecox

2012-09-17发布2012-11-17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发布

DB41/T737—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省经济林和林木种苗工作站、许昌市林

业技术推广站、鄢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国强、赵振利、刘荣宁、李根林、邓敏捷、张天池。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安亭、卫发兴、张开颜、牛学智。

I

DB41/T737—2012

蜡梅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蜡梅苗木繁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整理、繁殖、苗期管理、苗木分级、大

苗繁育、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境内蜡梅苗木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41/T306蜡梅产品等级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蜡梅

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Link.)为蜡梅科蜡梅属植物,落叶灌木,高可达4m~5m。常丛生。

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花期12月~翌年2月,花单生于一年生枝条

叶腋,花被多片呈螺旋状排列,黄色,带蜡质。瘦果,6月~7月成熟。

4圃地选择与整理

4.1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土层厚度50cm以上,

肥力中等以上,地下水位最高不超过1.5m。

4.2圃地整理

4.2.1整地

播种前深翻细耙,做到土壤细碎、地表平整。

4.2.2消毒与施肥

每666.7m2施入2kg~3kg3%辛硫磷颗粒剂、30kg~50kg氮磷钾复合肥、1000kg~1500kg有机肥。

1

DB41/T737—2012

4.2.3作床

采用高垄床,苗床高15cm~20cm,宽100cm~120cm,沟宽20cm~30cm。

5繁殖

5.1播种繁殖

5.1.1夏播

6月~7月蜡梅种子变褐色时采收,将种子剥出,随采随播。播种前用45℃温水浸种催芽24h。播种

采用条播,行距10cm~20cm,株距5cm~8cm,覆土2cm~3cm,加盖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

5.1.2春播

采收蜡梅种子阴干后装入布袋,室温条件下贮存于干燥环境里,翌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进行播种。

播种前用45℃温水浸泡催芽24h。播种采用条播,行距10cm~20cm,株距5cm~8cm,覆土2cm~3cm,

加盖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

5.2嫁接繁殖

5.2.1切接

切接时间在每年3月上中旬,芽开始萌动呈麦粒般大时最适合;接穗宜选择已开过花的健壮无病虫

害的一年生枝条的中部。砧木选用2a~3a或4a~5a生分株苗,砧木直径为1.0cm~1.5cm,离地面8cm~

10cm处截顶,在砧木光滑面稍微斜削一长斜面,约长5cm~6cm,再在低侧面稍带木质部垂直切一刀,

深约2.5cm。接穗长5cm~8cm,一般留2对芽,接穗下部削成楔形,切面宜浅而平,以略带木质部为宜,

接穗上端削深达木质部,削面长度约为2.5cm左右,把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对准形成层,接好后用塑

料布带绑扎牢,再用湿润土壤封至高出接穗顶部4cm~5cm,此后要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后松开封土检

查,拆除绑缚材料,及时进行摘心,并除去砧木根部萌发的枝条。

5.2.2腹接

腹接时间在每年4月~9月上旬。接穗应选择已开花优良品种母株的健壮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新枝,去

掉叶片,留叶柄,剪成长约3cm~6cm的小段,保留1~3个节间。选择1a~2a生的实生苗或分株苗的新

枝,粗度以0.5cm~1.0cm为宜。将选好的接穗下端削成楔形,从下部一节芽的两侧纵向各削一刀,保留

侧面两侧的愈合芽,以露木质部为宜,约长2cm~4cm,短切面成45°~60°角切平,将接穗放湿毛巾

内。将砧木基部离地5cm处的光滑面斜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将接穗削面的长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对

准形成层。用塑料布带从下向上扎紧,露出接穗顶端一节对生芽即可。然后再用塑料布块在支柱支撑下

包成筒形,密封下端,保持中空,以维持充足的空气和适当的温度。接后3周~4周检查,当芽萌发到1cm

时,可解去塑料布,并注意在砧木上部距接口10cm~15cm处反复摘心,以促进穗芽生长。当芽长出4~

6片叶时,去除塑料布带,并从切口上端1cm处剪砧,同时及时抹去砧木上的萌芽,并根据树形摘心。

5.3分株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