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531-2020 微束分析 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计算机层析成像(CT)分析方法
GB/T 38531-2020 Microbeam analysis—Computed tomography(CT) method for micro-and nano-pore structure analysis in tight rock sampl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0-03-06
实施日期
2021-0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层析成像(CT)技术用于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成像的术语和定义、分析方法、技术要求、数据处理、分析报告内容与不确定度分析。本标准适用于泥页岩、致密碳酸盐岩、致密砂岩、煤岩等岩石的微纳米级CT分析,其他地质样品也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
2020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岩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吴松涛、王晓琦、朱如凯、包有书、薛华庆、张文涛、金旭、崔景伟、周尚文、陈薇、杨永飞、赵天鹏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3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1.040.40
G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385312020
微束分析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
计算机层析成像()分析方法
CT
—()
MicrobeamanalsisComutedtomorahCTmethodformicro-and
ypgpy
nano-orestructureanalsisintihtrocksamles
pygp
2020-03-06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385312020
目次
前言…………………………Ⅰ
引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方法概述…………………3
、……………………
5设备器材与测试条件3
6测试步骤…………………4
7数据处理…………………5
8分析报告…………………6
()……………
附录资料性附录致密岩石微纳米级孔隙结构计算机层析成像分析报告格式示例
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J 654-201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2013-07-30
- HJ 645-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2013-02-17
- HJ 653-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2013-07-30
- HJ642-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3-01-21
-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3-02-17
- HJ643-2013 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3-01-21
- HJ 655-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 2013-07-30
- HJ 656-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 2013-07-30
- HJ 93-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2013-07-30
- MZ/T 150-2020 行政区域界线数据交换格式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