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50.24-2021 保山烤烟 第24部分:烟叶烘烤技术
DB5305/T 50.24-2021 Bao'an roasted tobacco Part 24: Tobacco drying technolog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
- 起草人:
- 杨轩、尹兴盛、杨中义、刘芮、李杰荣、刘世航、刘洪华、关荣强、刘尚钱、谢幸生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60
B35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50.24—2021
保山烤烟
第24部分:烟叶烘烤技术
2021-01-31发布2021-02-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50.2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DB5305/T50《保山烤烟》共34部分,本部分是第24部分。
本文件由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提出和起草。
本文件由云南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12)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轩、尹兴盛、杨中义、刘芮、李杰荣、刘世航、刘洪华、关荣强、刘尚钱、
谢幸生。
I
DB5305/T50.24—2021
保山烤烟第24部分:烟叶烘烤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烟叶烘烤的烤前准备、烘烤工艺技术及烤后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烤烟生产烟叶烘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DB5305/T50.2保山烤烟第2部分:烟草术语
3术语和定义
DB5305/T5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烤前准备
4.1编(夹)烟
4.1.1烟竿编烟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4.1.1.1同竿同质
编烟时,应进行鲜烟分类,先编适熟叶,并随手挑出未熟叶、过熟叶、病斑严重的叶片。待编完适熟烟后,
再将这几类烟叶分别编竿,做到同一竿烟叶部位、大小、颜色基本一致,以便根据烤房各部位的温湿度
规律,在装烟时进行调整。
4.1.1.2数量适当,绑紧扣牢
每竿烟数量应根据烟叶部位、叶片大小、含水量多少等情况灵活掌握。密集烤房1.5m长的标准竿,
每竿可编烟45束~55束,每竿烟质量7kg~9kg。叶小、天旱可以适当多一些,叶大、天涝可以适当少
一些。绑烟时要绑紧扣牢,防止在运输和装炕时烟叶滑向一头,甚至脱扣掉叶。
4.1.1.3叶基对齐,叶背相靠
每束烟叶的基部都要对齐,以防止装烟和烘烤过程中叶片脱落。烟叶叶背要相靠,以防烟叶卷缩时互
相包裹而影响其脱水。烟把之间距离要均匀。烟竿两头,各空出5cm~8cm,以便装炕时挂竿。
4.1.1.4精心操作,减少损伤
编烟整个过程要在阴凉处操作,防止堆积和暴晒,防止粘上泥土和损伤烟叶。
1
DB5305/T50.24—2021
4.1.2烟夹夹烟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4.1.2.1夹烟要求
4.1.2.1.1在烟夹操作台上完成。夹烟应在阴凉处进行,并使用烟夹操作台完成夹烟过程。
4.1.2.1.2分类夹烟。夹烟前须先按照烟叶成熟度(尚熟烟、成熟烟、过熟烟)、病残叶等分类,然
后分别夹烟,达到同夹同质。
4.1.2.2夹烟操作
4.1.2.2.1试夹。每一批次烟叶在大量夹烟之前要先试夹,以烟夹饱满夹紧为准,确定本批次烟叶夹
持鲜烟量。
4.1.2.2.2烟夹夹持量适宜。同一批次烟夹夹持量相同,夹烟不得过量或欠量。一般每夹夹烟量12kg~
15kg,下部叶或水分大的烟叶,每夹烟叶质量宜控制在底限,上部叶或水分小的烟叶,烟夹质量应控
制在上限。
4.1.2.2.3烟叶要排放均匀,密度均匀。夹烟时烟叶要摆放均匀,密度均匀,叶基部紧靠作业台挡板;
叶基部对齐,叶片抖散,禁止叠放,插针位置要距离控制在鲜烟叶基部10cm~15cm。
4.1.2.2.4烟夹挂放。已夹烟叶应分类挂放在挂烟架上或堆放在洁净地面,应避免日晒,防止损伤烟
叶。
4.2装烟
4.2.1装烟原则
4.2.1.1同烤房装同品种、同部位、同一成熟度的烟叶,同层同质,上下稀密均匀一致。
4.2.1.2将初熟叶装在烤房的低温区,成熟叶装在中温区,病叶或过熟叶装在高温区。
4.2.1.3气流下降式烤房,过熟烟叶、薄叶装在烤房顶台,适熟叶、厚薄适中的烟叶装在烤房中台,
成熟稍差、叶片稍厚的烟叶装在烤房底台。
4.2.1.4稀编烟、密装烟,烟叶要装满,烟叶不够的条件下,从顶台往下装起。
4.2.2装烟密度
气流下降式卧式密集烤房,下部烟叶,叶片宽度在35cm以上的大叶,竿距10cm~12cm;中部烟
叶,叶片宽度在25cm~30cm的烟叶,竿距8cm~10cm;上部烟叶,叶片宽度在23cm以下的小叶,竿
距7cm~9cm。
4.2.3注意事项
4.2.3.1装烟时不装潮炉,不装热炉。
4.2.3.2潮炉应进行烘干,热炉应将温度降到35℃以下方能装烟。
4.2.3.3不装稀密不匀,不装隔夜烟,不在底台下面加台装烟。
4.3温度计设置
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干湿球温度计的探头挂在面朝装烟室左仓顶台距出风口1.5m~2.0m,距左侧
墙1米处将干湿球温度探头垂直吊在距顶台0.7m~0.8m处,探头让烟叶包被且距叶尖8cm~10cm。
5烘烤调制
2
DB5305/T50.24—2021
5.1烘烤特性
5.1.1下部烟叶叶片薄,结构疏松,含水量含量高,内含物质少,烟叶成熟快、均一性稍差,耐养性
较差。烘烤时烟叶变黄快,定色难,容易烤坏,较难烘烤。烘烤烟叶时要求较高的温度、较低的湿度。
5.1.2中部烟叶叶片厚薄适中,含水量、内含物质适中,烟叶成熟、均一性好,耐养性好,烟叶烘烤
时的变黄、定色、干燥协调,对温、湿度的要求较宽,易烘烤。
5.1.3上部烟叶叶片较厚,含水量较少,内含物质充足,烟叶成熟充分、均一性尚好,烘烤时烟叶变
黄稍慢、容易干燥,叶面易呈现点或片的杂色,难烘烤。烘烤烟叶时要求较低的温度、较高的湿度。
5.2烟叶烘烤基本原则
烟叶烘烤要坚持的烘烤基本原则有:
——看鲜烟叶素质定烘烤方案,把握判断鲜烟叶素质要严,制定实施烘烤方案要灵活;
——看烟叶的变化定干湿球温度,烟叶变化标准掌握要严,烘烤过程中温湿度的调整要灵活;
——看干球温度定烧火大小,掌握各时期适宜的温度要严,烧火大小要灵活。
5.3烟叶烘烤工艺技术
5.3.1变黄程度
5.3.1.1六成黄:烟叶叶片以绿色为主,有黄色显现,叶尖、叶缘黄色明显。
5.3.1.2七成黄:叶尖、叶缘呈现黄色,烟叶其他部位呈现青色。
5.3.1.3八成黄:叶片基本呈现“黄片青筋”的特征,只是在烟叶基部和主脉两侧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2/T 410-2007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42/T 415-2007 液化石油(天然)气、石油库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53/T 266-2008 云南地方山羊及羊肉质量分级 2008-09-16
- DB42/T 412-2007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53/ 56-2008 烤烟标准实物标样制作审定技术规程 2008-09-16
- DB42/T 413-2007 餐饮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42/T 416-2007 加油(气)站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42/T 411-2007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42/T 414-2007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31/T 412-2008 旅游特色街(区)服务质量要求 2008-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