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549-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DB15/T 2549-2022 North Da Hinggan Mountains Potato Seed Breed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549—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elitepropagationofpotatoindaxinganling
beilu
2022-04-25发布2022-05-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254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兴佳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畜
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农牧局、内蒙古中农高科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
市达拉特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乌兰察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呼伦贝尔劳模英才科技服务中心、
中国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鄂伦春益农作物研究所、根河市敖鲁古雅民族乡祥瑞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春梅、王晓娇、逯春杏、张立华、许飞、邢晓冬、张德健、李娟、任冬梅、
高敏、张国英、邢俊、张学峰、刘艳国、韩立明、焦巍、王娟娟、张玉林、张秀颖。
I
DB15/T2549—2022
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原种繁育的选地、播前准备、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杀
秧、收获、贮藏、质量检测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马铃薯原种生产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7331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7980.52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马铃薯地杂草
GB18133马铃薯种薯
GB/T51124马铃薯贮藏设施设计规范
NY/T401脱毒马铃薯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783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NY/T238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原种(G2)elite
用原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环境中生产的,经质量检测达到GB18133中5.2要求的,用于生产一
级种的种薯。
4选地
产地和地块
种薯产地应符合GB7331的规定。应选择气候冷凉、多风、蚜虫少、病害轻的高海拔或高纬度区域。
地块应选择未施过长效除草剂,肥力较好、土质疏松、排灌良好的土地。
前茬
1
DB15/T2549—2022
实行三年以上非茄科作物轮作,宜选择豆科、禾谷类作物为前茬。
隔离条件
周边至少800m内无其他级别种薯或商品薯、茄科、十字花科及其他易引诱蚜虫的黄花作物。
5播前准备
整地、施基肥
深翻耕地,耕深30cm以上,随耕随耙。结合整地,撒施腐熟农家肥2000kg/667m2~3000kg/667
m2。
种薯准备
5.2.1选种
通过品种登记的优良品种。原原种质量应符合GB18133的要求。
5.2.2拌种
每100kg种薯选用2.5%咯菌腈悬浮剂100ml兑水1.2L混匀后,均匀喷雾到种薯表面,边喷边翻直
至药液均匀沾到种薯表面。
6播种
适期播种
在10cm耕层处地温稳定在8℃~10℃时开始播种。
播种密度和深度
根据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确定适宜栽培密度,密度为5500株/667m2~6500株/667m2。播种深度5
cm~10cm。
种植方式
高垄种植,播种、施肥、喷药、合垄、镇压机械作业一次完成。
7施肥
种肥
22
水浇地施用马铃薯复合肥(N:P2O5:K2O=12:18:15)30kg/667m~50kg/667m。
22
旱地施用马铃薯复合肥(N:P2O5:K2O=12:18:15)50kg/667m~70kg/667m。
播种时,利用播种机施于种薯下部或侧部3cm~5cm土壤中。
追肥
随第二次中耕追施尿素(N46%):5kg,硫酸钾(K2O50%):10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
规定。
2
DB15/T2549—2022
8田间管理
消毒
种薯生产过程中,机械、用具、操作人员衣物、鞋子等应严格消毒。
第一次中耕
出苗率达到10%~20%或幼芽距地表2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3cm~5cm。
第二次中耕
幼苗长至15cm~20cm,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厚度5cm~8cm。
水分管理
马铃薯各生长发育时期田间最大持水量的范围:
幼苗期,15m~20cm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65%;
块茎形成期,20cm~25cm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75%;
块茎膨大期,25cm~30cm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
淀粉积累期,20cm~25cm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65%;
收获前10d~15d停止灌水。
田间检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10842-2021 页岩地应力方向测定方法 粘滞剩磁—波速各向异性法 2021-11-16
- NB/T 10844-2021 海相页岩(气)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2021-11-16
- NB/T 14008-2021 页岩全孔径分布的测定 压汞-吸附联合法 2021-11-16
- NB/T 10847-2021 页岩气气田压裂返排液外排处理设计规范 2021-11-16
- NB/T 10848-2021 页岩气开发工程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2021-11-16
- NB/T 10841-2021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井下故障复杂预控推荐做法 2021-11-16
- NB/T 10843-2021 页岩气井油基钻井液重复利用技术规范 2021-11-16
- NB/T 10840-2021 页岩气水平井试气地质方案编制规范 2021-11-16
- NB/T 10845-2021 页岩气分阶段地质评价技术规范 2021-11-16
- NB/T 10846-2021 页岩气连续油管完井设计及作业规程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