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759-2018 香蕉二级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DB45/T 1759-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5/T 1759-2018
标准类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5-08
实施日期
2018-06-10
发布单位/组织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131B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759—201845/T

香蕉二级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香蕉二级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regulationTechnicalsecondaryofproductioninseedlingsbanana

vitrovitro

2018-05-10发布2018-06-1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5/T1759DB45/T—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按照GB/T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素梅、李朝生、韦绍龙、韦弟、韦莉萍、覃柳燕、田丹丹、周维、龙盛风、

张进忠、杨柳、李小泉、颜梅新、何章飞、黄曲燕。

I

DB45/T1759DB45/T—2018

香蕉二级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香蕉二级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蕉二级组培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二级组培苗的生产要求、病原检测、出圃、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香蕉二级组培苗生产。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NY/T357香蕉组培苗香蕉组培苗357NY/T

NY/T2120香蕉无病毒种苗生产技术规范2120NY/T

SN/T2665香蕉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2665SN/T

33术语和定义

NY/T35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57NY/T

3.13.1

二级组培苗secondarybananaseedlingsinvitrovitroinseedlingsbananasecondary二级组培苗

移植于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容器中的香蕉组培苗,经培育达到出圃标准可供大田定植的香蕉植株,

也称营养杯苗。

44二级组培苗的生产要求

4.14.1种苗来源

用于移栽的组培苗应由有香蕉组培苗生产资质的企业或科研单位提供,且经检测不带香蕉花叶心腐

病病毒、香蕉束顶病病毒、香蕉枯萎病病原的组培瓶苗。组培瓶苗要求按357NY/T和2120NY/T的规

定执行。

4.24.2苗圃的建设

4.2.14.2.1场地选择

选择向阳、背风、水源丰富、排水良好、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香蕉园及蕉株残体的场所,周围

无茄科、葫芦科、豆科植物,无蕉园流水经过、无香蕉栽种史的地块作苗圃地,圃地与周边蕉园距离应

大于2km,且2km范围内不应存放蕉株残体。

1

DB45/T1759DB45/T—2018

4.2.24.2.2育苗棚

4.2.2.14.2.2.1材料及规格

育苗棚材料可采用钢架或竹木结构,育苗棚可为单栋或连栋,单栋育苗棚长10.0m~30.0m、宽5.0

m~8.0m,棚顶至地面高度2.5m~3.0m,育苗棚两端留门(高1.5m~2.0m、宽0.6m~0.9m),门口

设立长宽约50cm缓冲间,缓冲间地面设鞋底消毒池。

4.2.2.24.2.2.2覆盖材料

育苗棚距地面<80cm处配备36~40目的防虫网,距地面≥80cm处的棚周及棚顶覆盖厚度0.08mm~

0.10mm的薄膜。在距棚顶高约30cm~60cm处及大棚外表面各设75%~80%活动式遮阳网1层,具备

条件的可采用电动遮阳网系统。夏季光照强时,采用2层遮阳网同时遮阴;冬季光照弱时,仅盖1层遮

阳网或不盖。

4.2.2.34.2.2.3淋灌水系统

大棚内应安装自动喷水喷雾设备,或在育苗棚中部从入口处每隔10m装1个水龙头。

4.2.34.2.3其他

每15~30万组培苗,需配备消毒池、清洗池、残体收集池、焚烧炉各1个,在苗圃入口处设置车辆、

人员鞋底消毒池1个,每个育苗棚周边应设宽40.0cm、深20.0cm的排水沟。

4.34.3苗床

4.3.14.3.1苗床设置要求

4.3.1.14.3.1.1应设沙床和营养杯苗床两种苗床,苗床之间应保留40cm~50cm的操作通道。

4.3.1.24.3.1.2育苗前,将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稀释800~1000倍,按2000mL/m2~2500mL/m2用量

喷洒大棚内外及苗床底部,或按每平方米30g~40g的剂量撒石灰粉。

4.3.24.3.2沙床

在育苗棚的地面铺一层0.03mm~0.05mm的地膜后,按长5.0m~10.0m、宽0.8m~1.2m的规格在

其上作畦,育苗基质铺于畦面,沙床畦高6.0cm~8.0cm。

4.3.34.3.3营养杯苗苗床

按长5.0m~10.0m、宽0.8m~1.2m的规格在铺有地膜的育苗棚地面设营养杯苗苗床,或在距地面

20.0cm~25.0cm处搭建营养杯苗苗床。

4.44.4育苗基质

育苗基质宜选择通气、透水性强、保水、保肥、利于根系生长,且经检测不带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oc

4的椰糠或经高温完全发酵后的蔗渣、木薯渣的混合复配基质。

4.54.5组培瓶苗的移栽

4.5.14.5.1组培瓶苗清洗

将组培瓶苗从培养容器中取出,放入在装有清水的盆内,洗净根部培养基,清洗过程应避免损伤植

株,按NY/T357的规定,对组培苗进行株,按NY/T分级,归类整齐摆放于底部有沥水小孔塑料框(或篮)中。

2

DB45/T1759DB45/T—2018

4.5.24.5.2移栽方式

4.5.2.14.5.2.1概述

二级组培瓶苗移栽至沙床,沙床。一级组培瓶苗可直接在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杯内种植,或移栽至

4.5.2.24.5.2.2沙床移栽法

在苗床上横向挖1道深2.0cm~3.0cm小沟,按每株0.3cm~0.5cm的密度,将洗净的蕉苗按不同级

满苗后,别整齐地排放于沟内,放将沙(或椰糠)回填,轻轻按实,浇足定根水,沙床苗长出新根并长

出2~4片新叶后,按大小分级,种植于营养袋中。

4.5.2.34.5.2.3营养杯(袋)直接移栽法

4.5.2.3.14.5.2.3.1营养杯装满基质,将其放置于营养杯苗苗床上,在基质中央插1个深1.0cm~3.0cm的洞,

每杯(袋)放入1株洗净的组培苗,将育苗基质回填,轻轻按实浇足定根水。

4.5.2.3.24.5.2.3.2格为根据种植要求准备,规袋)大小应营养杯(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