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312-1992 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
MT 312-1992 Hydraulic support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2年12月
-
200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
- 起草人:
- 张惠民、李鹤才、朱凤志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4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312-92
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
代替MT8684
1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用液压支架(以下简称支架)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矿用液压支架。
2引用标准
GB699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1591低合金结构钢
GB3077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11335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
GB1804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GB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
GB192普通螺纹基本牙型
GB193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直径1^-600mm)
GB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直径1一600mm)
GB197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直径1-355mm)
GB2516普通螺纹偏差表(直径1一355mm)
GB1239.1^1239.5圆柱螺旋弹簧
GB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6414铸件尺寸公差
GB12361钢质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GB3323钢溶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B4385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GB13306标牌
MT76液压支架用乳化油
MT94矿用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的缸径、柱径系列
MT313液压支架立柱技术条件
MT97液压支架千斤顶技术条件
MT98矿用液压支架胶管总成及中间接头组件型式试验规范
MT119矿用液压支架阀类型式试验规范
MT177^-179矿用浦布古望阁
3技术要求
3.1一般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一12一15批准1993一07一01实施
MT312一92
3.1.1产品用所有原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明,结构钢材料应符合GB699,GB1591,GB3077的规定,其
他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1.2用于焊接的金属板件焊前应进行去锈处理。
3.1.3外协件、外购件必须有合格证明书,零部件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装配
3.1.4金属切削加工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1804的IT14级规定,无装配关系的应符
合IT15级规定。
3-1.5金属切削加工件未注形位公差应符合GB1184中C级的规定。
3门.6金属切削加工件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11335中C级的规定。
3.1.7普通螺纹应符合GB192,GB193,GB196,GB197,GB2516的规定,普通螺纹未注公差时,内
螺纹按7H,外螺纹按6g要求制造。
3.1.8普通弹簧应符合GB1239.1-1239.5的规定,图中未规定弹簧特性与尺寸偏差时,按2级精度
制造
3.1.9铸钢件未注尺寸公差应按GB6414中CT12级要求制造。
3.1.10涂漆件在涂漆前应去锈处理,并涂防锈底漆.
3.2整架技术要求
3.2.1外观质量要求
3.2.1-1支架的零部件和管路系统应按图样规定位置安装,连接可靠,排列整齐、美观
3.2-1-2支架外表面涂漆,漆层应均匀、无漏涂、起泡、脱皮、裂纹。漆层强度应符合有关行业标准的规
定。
外露焊缝应符合附录A中规定。
铸件外观应符合GB11352的规定。
锻件外观应符合GB12361,JB4385的规定。
3.2-1.6外露镀铬层应符合MT313附录A中的规定,氧化和磷化等保护层按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3.2.2操作性能
3.2.2-1支架各运动部件应操作方便,动作准确、灵活、无滞涩、别卡、干涉等现象。
在支架的额定供液压力与流量下,支架完成移设动作循环时间应满足设计规定指标。
3-2.2-3支架最小高度与最大高度时高度偏差士50mm,支架最小宽度与最大宽度时宽度偏差士
20mm,
3.2.3密封性能
立柱(及前梁千斤顶)的活塞腔在90%的额定工作压力下稳压5min,压力不得下降。
支架立柱的活柱外伸至全行程的2/3处,自然状态下放置12h,活柱回缩量不得大于2mm(排
除温度变化的影响)。
前梁千斤顶活塞杆外伸全行程的2/3处,自然状态下放置12h,活塞杆回缩量不得大于2mm
(排除温度变化的影响)。
在额定供液压力下,按支架规定动作各操作5次。其中包括一次运动部件在极限位置稳压
5min,各液压元件不得出现外渗漏。(在渗漏处平均5min内渗出工作液多于一滴称为外渗漏)。
3.2.4支护性能
3.2-4.1在额定供液压力下,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其试验高度时的额定初撑力的95%(或测立柱内压
力,应不小于额定初撑压力s5%),
3.2-4.2支架的工作阻力,应不大于其试验高度时的额定工作阻力的120%(或115%,或110%),不
得小于其试验高度时额定工作阻力的90%.
可测各立柱的安全阀开启压力,对于((16-32L)/min溢流量的安全阀应不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的
120Yo;小于16L/min溢流量的安全阀应不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的115;对于。04L/min溢流量的安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MT312一92
全阀应不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的110%。封闭压力均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90%.
3.2-4-3前梁千斤顶的安全阀开启压力,对于((16-32L)/min溢流量的安全阀应不大于其额定工作压
力的120肠,封闭压力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90%.
I2.5适应性能
移架机构在收回位置,其输送机相对水平位置向上抬起量不得小于200mm(薄煤层不小于
100mm),下落不得小于l00mm
支架处于最大高度时,顶梁摆动俯角不少于150,
底座对底板比压有特殊要求的支架,应进行比压测定,其值应不大于设计规定指标。
3.2.6强度要求
3.2-6.1体结构件强度要求
支架经模拟井下危险工况按中表2所示加载试验后,支架空载动作三次,然后观测,主体
结构件不得有焊缝和母材开裂(用五倍放大镜观察清晰可辨的裂缝为开裂)。顶梁和底座测得的相对残
余变形量不大于。.40a(弯曲时,最大挠度处测得的最大残余变形与两垫块间距离之比;扭转时,测得最
大残余变形量与其测点到长垫块纵向距离之比)。顶梁中心线相对底座中心线偏移角度变化量△a不大
于30试〔验高度H时,对底座前端处测得偏移量变化值△Y,则△a=arctg(DY/H)(30)。其他部件不得
损坏。
3-2-6-2支架侧护板强度要求
顶梁活动侧护板在伸出2/3行程状态下,按中图示,对固定侧和活动侧同时纵向垂直加
载,总载荷为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主要受力部件不得损坏和焊缝开裂,最大残余变形不得影响活动侧
护板自由伸出。
两柱掩护式支架平衡千斤顶及其连接结构强度要求
按中图示方式平衡千斤顶及其连接结构承受立柱以额定供液流量和压力升柱所产生的载
荷不得有损坏和残余变形(允许平衡千斤顶安全阀溢流)。
前梁强度要求
带前梁的液压支架,按中图示方式,使前梁千斤顶及连接结构承受立柱以额定供液流量和
压力升柱产生的载荷,不得有损坏和残余变形(允许前梁安全阀溢流)。
3.2-6.5水平加载强度要求
按4.2-6.5中图示方式,支架进行水平加载,载荷方向指向支架后方,载荷为。-0.3倍的工作阻
力。试验后,支架不得有损坏和残余变形。
3.2-6-6护帮板强度要求
3.2-6.6门按.1中图示方式,护帮板在下垂状态加偏载。护帮千斤顶加载到1.5倍的工作阻
力,其机构不得有损坏和残余变形。
3.2-6.6.2可翻转护帮板强度要求,除应符合3.2-6-6.1中规定外,还要按4.2-6-6.2中图示方式加
载,其结构不得有损坏和残余变形(允许护帮千斤顶安全阀溢流)。
伸缩梁强度要求
装有伸缩梁的支架,按中图示方式,使伸缩梁承受立柱以额定供液流量和压力升柱产生的
载荷不得有损坏和残余变形(如果支架装有铰接前梁允许前梁千斤顶安全阀溢流)。
3-2-6.8底座底调机构强度要求
按4.2-6.8中图示,使底座底调机构端部承受。.5倍底调千斤顶额定推力的水平载荷,则底调机构
不得有损坏和残余变形。
支架推移机构强度要求
按中图示方式推移千斤顶以1.5倍的额定供液压力对推移机构推拉加载,加载
后不得有损坏和残余变形。
MT312一92
3.2-6-9.2按4.2.6.9.2中图示方式推移千斤顶以1.5倍的额定供液压力对推移机构推拉加载,加载
后不得有损坏和残余变形。
3.2-6.9.3按4.2.6.9.3中图示方式,对推移机构水平侧向加载100kN,加载后不得有损坏和残余变
形。
3.2-6-9.4对于整体封底式底座,按4.2.6.9.4中图示方式对推移机构在垂直平面内加载,其载荷为
配套采煤机重量的1/3,加载后不得有损坏和残余变形。
3-2-6.10立柱连结部件强度要求
按图4.2.6.10中图示方式,以额定供液压力收缩单侧立柱,对立柱的连结部件加载,加载后允许立
柱的上连结销可出现不影响拆装的变形,其他受力部件不得损坏和残余变形。
3.2.7耐久性能要求
支架各结构件按4.2.7中所述进行耐久性能试验,经各种方式循环加载后,同一部件其裂纹不得多
于2处,各主要长焊缝不得有大于50mm长的焊缝裂纹。残余变形不得大于相应支点距离的。.5%;扭
翘变形不得大于部件最大方向长度的0.5%;各部件不得产生影响支架使用性能的损坏。经耐久试验
后,支架仍能满足3.2.2,3.2.3,3.2.4中的各项性能要求。
3.3液压元部件技术要求
I11立柱
液压支架立柱应符合MT313规定。
3.3.12立柱缸径,柱径应符合MT94规定。
3.3.2千斤顶
3.3-2.1千斤顶应符合MT97规定。
千斤顶缸径、杆径应符合MT94规定。
13.3支架用阀类
液压支架用阀类应符合MT177^-179和MT119规定。
3.3.4高压胶管与接头组件
高压胶管总成及中间接头组件应符合MT98规定。
4试验方法
4.1试验装置和条件
4.1.1外加载试验台或内加载试验台,其加载能力和高度,应满足被试支架要求。
4.1.2乳化液源的流量和压力应等于或大于被试支架设计流量和压力。
4.1.3供液回路中有增压功能,可增压到被试支架工作压力的1.5倍。
4.1.4连接被试支架的进、回油管的管径应与设计进、回油管的管径相一致,或不小于设计管径。
4.1.5供液系统可辅有自动循环加载功能。
4-1.6测试仪器和仪表必须符合有关计量规程,并要溯源到国家级的计量基准。
4.1.了工作液为乳化液,采用MT76所规定的乳化油与中性软水按5:95重量比配制而成。
4.1.8工作液试验温度控制在10500c,工作液过滤采用。.125mm精度的过a器,并须设有磁性过
滤装置。
4.1.9检查仪表、仪器与计量的精度与量程应适量,并经过校核满足附录B中的C级要求,用直读式
压力表时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140/200写。
4.1-10被控参数的变化范围不超过表1的规定值时为稳态工况,在稳态工况下记录试验参数的测量
值。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MT312一92
表1被控参数平均指示值允许范围
测试等级
被控参数
ABr
流量,%士o.5士15士z.5
压力,%士o.5士1.5士2.5
温度,℃士05士1.0士2.0
4.2整架试验内容
4-2.1外观质量
通过普通量具和专用测量仪目视检查的项目应在日光下或正常光照下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
3.2.1中规定。
4.2.2操作性能试验
4.2-2.1操作换向阀使各运动部件按设计的规定动作各动作三次,每次均达到其规定动作的极限位
置,结果应符合,中规定。
4-2-2.2将支架推移杆伸出设计的移架步距,端部固定。以额定供液流量和压力,进行降架l00mm,支
架前移设计移架步距,升架l00mm。完成上述作业程序用时应符合3.2-2.2中规定。
4.2.3密封性能试验
4.2.31支架放置在试验台内,试验台测试高度调整到支架最大调高的2/3左右,操作换向阀向立柱
前‘梁千斤顶)供液,使支架在试验台内撑紧,并使活塞腔内压力达到90%的额定工作压力,各稳压
5min,测定次数不少于3次,结果应符合3.2-3.1中规定。
空载升架,使立柱活柱(活塞杆)外伸值达到全行程的2/3左右,然后静止停放12h测量活柱
(活塞杆)回缩量,结果应符合中规定。
装有前梁的支架,空载升前梁,使前梁千斤顶活塞杆外伸值达到全行程的2/3左右,然后静止
停放12h测量活塞杆的回缩量,结果应符合中规定。
4.2-3.4操作换向阀,使各运动部件往复动作并达到极限位置,分别操作5次,其中包括一次运动部件
在极限位置时,在额定供液压力下保持5min,检查液压元件(包括立柱、千斤顶、阀类、胶管与接头),结
果应符合3.2-3.4中规定。
4.2-4支护性能试验
支架放置在外加载或内加载试验台内。
4-2-4-1操作换向阀,使支架立柱内压力达到额定初撑供液压力,切断供液,稳压5min,测量立柱内压
力值,应符合3.2-4.1中规定。测定次数不少于3次。
支架立柱内压达到额定初撑供液压力后以缓慢速度外加载或内加载使安全阀溢流2^-3次,
测量立柱内压力值。当安全阀停止泄液5min后,再测立柱内压力值应符合3.2-4.2中规定,测定次数不
少于3次。
4.2-4.3装有前梁的支架,前梁千斤顶活塞腔内压达到额定初撑供液压力后以缓慢速度内加载,使安
全阀溢流2-3次,测量活塞腔压力值。当安全阀停止泄液5min后,再测干斤顶活塞腔压力值应符合
中规定。测定次数不少于3次。
4.2.5适应性能试验
按图1所示,将推杆收到极限位置,然后将与推杆连结的输送机(单节中部槽)上抬、下落,测
量抬起值和下落值,结果应符合中规定。
MT312一92
t,=200,t,=100
图1
4.2.5.2将支架升到最高位置,通过操作使顶梁前倾(四柱支架通过收缩立柱,二柱支架通过收缩立柱
和平衡千斤顶),操作后测量前倾顶梁的俯角,应符合中规定。
在底座的整个面积内,放置压缩刨花板,并加上垫铁(见图2)。支架均布加载到工作阻力,且
对支架顶梁加0.15倍额定工作阻力的水平载荷。保压lmin,撤出刨花板,1h后测量垫铁的压入深度,
计算底座各处的比压,应符合中规定。
A-垫铁;B一刨花板
图2
4.2.6强度试验
试验准备:试验前测量顶梁上平面,底座侧面的下边缘的原始挠曲度,以及顶梁中心线相对底座中
心线的水平方向上的偏离量(支架处于自由状态在底座前端处测量)。记录测量值及支架高度等。支架
试验高度取被试支架最大调高值的2/3左右。
4.2-6.1支架主体结构件强度试验
按表2规定的垫块位置(按照备注中说明),逐项进行支架主体结构件的强度试验。试验中施加外加
载或内加载载荷,外加载试验中使立柱载荷由零逐渐增至1.1倍工作阻力,内加载试验中使立柱载荷由
零逐渐增到1.2倍的工作阻力,均保压5min。加载次数分别为三次,结果应符合3.2-6.1中的规定。详
见表2.
支架顶梁侧护板强度试验,详见表3中说明。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MT312一92
表2
加载
条号块位垫块尺寸,mm备注
万式
4.2.65落100包括两柱和四柱的整体
b=150顶梁。垫块厚度d妻40-
L>Bl(以下同)
顶c蕊50
梁
两
端
集
中
包括两柱和四柱铰接顶
荷载梁。E和F两处应分别放
置
4.2.6当支柱总阻力只对四柱的整体及铰接
EP>3000kN时顶梁做此试验
D=500两柱式整体及铰接顶梁
EP成3000kN时:不做此项试验
D=400
顶
梁
中
部
集
中
载
荷
291
MT312一92
续表2
加载
条号块位垫块尺寸,mm备注
方式
.2
.浏
卜。}目1+1
n.l
顶
梁_习+
荷载中集部中
当EP>5000kN时
b=200
EP(5000kN时
6=150
.3-300只对两柱和四柱的整体
b=150顶梁和铰接顶梁
s<-loo当顶梁宽度大于600.m
1SB1时作此项试验
试验时E(F)对称处不得
与平台接触
顶
转扭梁
292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MT312一92
续表2
加载
条号块位垫块尺寸,mm备注
方式
.3a=300只对两柱和四柱的整体
b=150顶梁和铰接顶梁
5落100当顶梁宽度大于600-
KB1时作此项试验
试验时E(F)对称处不得
与平台接触
顶
梁
扭
转
.4L=1200-1500顶梁宽度小于600.m不
b=150做此项试验,当顶梁受连
接件限制,其横向自由旋
转角度小于80时,作此项
试验
加载到使卒柱全部达到
工作阻力。垫块中心线与
一侧立柱纵向中心线一
顶
致。试验时E(F)对称侧
梁顶梁不得与上平台接触。
单
侧
垫块应具有铰链结构
受
载
293
MT312一92
续表2
加载
条号垫块位置垫块尺寸,mm备注
方式
.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GDFCA 097-2023 连南大叶茶 2023-08-07
- T/SCTSS 18-2024 茶香型白酒 2024-12-17
- T/WZCX 002-2018 万州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2018-04-04
- T/JMBX 0290-2024 江门优品 咖啡 2024-09-14
- T/WFCMS SCM27-2019 凉茶饮料 2019-05-13
- T/CTSS 49-2022 天姥云雾茶加工技术规程 2022-04-12
- T/MTTIA 18-2021 酥油茶茶艺表演规范 2021-10-26
- T/JXXCCY 010-2024 紧压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2024-09-29
- T/LYFIA 054-2023 莒南紧压白茶 2023-07-15
- T/NXFSA 076-2024 枸杞叶调味茶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