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6-2022 小豆生产技术规程
DB11/T 186-2022 DB11/T 186-2022 Small bea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3年04月
-
2022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23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86—2022
代替DB11/T186—2003
小豆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adzukibeanproduction
2022-03-24发布2022-07-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8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文件替代了DB11/T186—2003《优质小豆生产技术综合标准》,与DB11/T186—2003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术语和定义“小豆”(见第3章);
b)删减了原标准中产品的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等内
容(见2003年版的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
c)更改了生长季节气温,改成积温(见5.1,2003年版9.1.1);
d)更改了降水量的要求,改为不少于400mm(见5.2,2003年版9.1.2);
e)删除了种子精选的表述,更改了种子质量相关规定(见6.2,2003年版9.2.1.3);
f)更改追肥的技术(见6.3和9.1.3,2003年版的9.2.2);
g)增加“点蜂缘蝽”、“疫霉病”、“白粉病”的防治,删除“炭疽病”“叶枯病”的防治(10.2,
2003年版9.2.3.2);
h)更改了病虫害防治方法中药剂使用的相关要求(见9.2.3,2003年版的9.2.3)。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农学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房山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
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北京市怀柔区农业农村局,北京市顺义区农科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万平,赵波,杨凯,李永强,李奕松,李仁崑,满杰,佟国香,蒲媛媛,曹劲
宏,张志国,冯万红。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3年首次发布为DB11/T186—200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11/T186—2022
小豆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豆的产地环境、生产条件、播前准备、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
贮藏、档案记录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2/T 680-2011 公路桥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2011-01-05
- DB42/T 686-2011 景阳鸡饲养技术规程 2011-01-24
- DB42/T 687-2011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栽培技术规程 2011-01-24
- DB42/T 682-2011 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 2011-01-05
- DB42/T 688-2011 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1-01-24
- DB42/T 679-2011 农村住宅防雷设计规范 2011-01-05
- DB42/T 681-2011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2011-01-05
- DB42/T 683-2011 中药材 续断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2011-01-04
- DB42/T 694-2011 油桐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1-03-16
- DB42/T 684-2011 中药材 玄参子芽生产技术规程 201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