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卫生) 7-2014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

GBZ(卫生) 7-2014 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卫生) 7-201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0-13
实施日期
2015-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发生的手臂振动病的诊断及处理。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起草人:
陈嘉斌、陈青松、王建新、史懋功、孙道远、战波、肖斌、宋莉、郎丽、江志荣、江嘉欣、张群芳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100

C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72014

代替—

GBZ72002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

Dianosisofoccuationalhand-armvibrationdisease

gp

ㅤㅤㅤㅤ

2014-10-13发布2015-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Z72014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发生的手臂振动病的诊断及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GBZ2.2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GBZT247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GBT16180

3诊断原则

ㅤㅤㅤㅤ,、()

根据一年以上连续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史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和或骨

,、,

关节肌肉损伤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末梢循环功能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参考作业环境的职业卫生学

-

,,,。

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4诊断分级

4.1轻度手臂振动病

、、、、、,、,、

出现手麻手胀手痛手掌多汗手臂无力手指关节疼痛可有手指关节肿胀变形痛觉振动觉

,,:

减退等症状体征可有手部指端冷水复温试验复温时间延长或复温率降低并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白指发作未超出远端指节的范围;

a

)手部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远端潜伏期延长。

b-

4.2中度手臂振动病

,:

在轻度的基础上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白指发作累及手指的远端指节和中间指节;

a

),。

手部肌肉轻度萎缩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周围神经源性损害

b-

4.3重度手臂振动病

,:

在中度的基础上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

a白指发作累及多数手指的所有指节甚至累及全手严重者可出现指端坏疽

)“”,。

b出现手部肌肉明显萎缩或手部出现鹰爪样畸形并严重影响手部功能

1

GBZ72014

5处理原则

5.1治疗原则

。,、

根据病情进行综合性治疗应用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的中西医药物治疗并可结合采用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等。

5.2其他处理

,/。

如需劳动能力鉴定按GBT16180处理

6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参见附录A。

7手部皮肤温度测量和冷水复温试验方法

见附录B。

8白指诱发试验方法

见附录C。

ㅤㅤㅤㅤ

2

GBZ72014

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

,,。,

病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手臂振动病主要是由使用振动性工具

-

。,、、、、、

引起从事手传振动的作业主要有凿岩工固定砂轮和手持砂轮磨工铆钉工风铲工捣固工油锯

、、、、。

工电锯工锻工铣工抻拔工等

“”,

A.2关于根据一年以上连续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史是指密切接触手传振动连续作业工龄在

;,

一年以上且接触手传振动加速度超过GBZ2.2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或有手臂振动病的职业流行病

学资料支持。

,,、

A.3振动性白指或称职业性雷诺现象其发作具有一过性和时相性特点一般是在受冷后出现患指麻

、,,,,,、

胀痛并由灰白变苍白由远端向近端发展界限分明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再逐渐由苍白灰白

,。;,

变为潮红恢复至常色其判定依据应以专业医务人员检查所见为主主诉白指同时又有同工作场所

,,,。

有关人员的旁证也可作为参考如有必要可以进行白指诱发试验

,,

A.4白指诱发试验一般适用于南方或夏天环境温度较高时患者如已在自然情况下出现白指并经专

业医务人员检查证实为振动性白指者不需要再进行白指诱发试验。

,。“”。

A.5振动性白指发作累及范围应以单侧手分别判断多数手指系指三个及三个以上手指以白指

,、,,。

诊断分级时如左手右手不一致应以较重侧的诊断分级为准但应分别描述

本标准所称神经肌电图检查包括常规同心圆针电极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测神经传导检测包括

A.6-

ㅤㅤㅤㅤ

,()、

感觉神经传导测定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测定参数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末端运动潜伏期

()、()、;()、、。

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面积和时限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波幅面积和时限

神经肌电图的检查方法及其神经源性损害的判断基准见/。

-GBZT247

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以出现白指或冷水复温异常侧的手部进行判定。

A.7-

3

GBZ72014

附录

B

()

规范性附录

手部皮肤温度测量和冷水复温试验方法

:。

B.1检查室要求应在室温20℃±2℃的室内进行

:::。

B.2检查时间尽可能在冬季昼间900~1800之间进行

B.3受试前避免手传振动暴露至少12h以上。

,,,,

B.4受试者普通衣着受试前至少2h内不吸烟24h内不服用血管活性药物非饥饿状态入室静坐

休息30min后进行检查。

:()。

B.5测试仪器应用半导体温度计或热电偶温度计

:。

B.6测试部位受试者无名指中间指节背面中心的皮肤

:,()浸入

B.7测试方法首先进行基础皮温测试随即将双上肢前臂手腕以上至少10cm10℃±0.5℃

,,,,,

的冷水中手指自然分开勿接触盛水容器浸泡10min出水后迅速用干毛巾轻轻将水沾干立即测定

()。,。,

上述部位的温度即刻皮温测量时两手自然放松平心脏高度放在桌上每5min测量和记录一次

观察指温恢复至基础皮温的时间()。冷试后仍未,。

min30min恢复者视为异常

,():

B.8复温率计算公式见式B.1

()

冷试后或时皮温冷试后即刻皮温

5min10min-

()……()

冷试后5min或10min复温率=×100%B.1

冷试前基础皮温冷试后即刻皮温

-

复温率小于和复温率小于为异常参考值。

B.95min30%10min60%

ㅤㅤㅤㅤ

4

GBZ72014

附录

C

()

规范性附录

白指诱发试验方法

,,

C.1白指诱发试验应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且以不危害受试者健康为前提不主张采用冰冻手

、。,,

指压迫手指等方式诱发通过诱发试验产生白指应立即将出现的白指照相保存同时将白指的发生

(、、)。

情况包括累及的手别手指指节等情况记录于病历中

:,,,

C.2试验前准备受试者普通衣着受试前至少2h内不吸烟24h内不服用血管活性药物非饥饿状

,。

态进入室温为20℃±2℃的休息室静坐休息30min后进行检查

:。

C.3方法受试者通过冰水浸泡双手等局部受冷方式诱发白指试验应安排受试者在室温20℃±

,,。

2℃的实验室里采用10℃±0.5℃的冷水浸泡双手至诱发出白指但最长不超过30min

:,、、,

C.4结果判定白指判定以专业医务人员检查所见为准一般是在受冷后患指出现麻胀痛并由灰白

,,,,、,;

变苍白由远端向近端发展界限分明持续3min以上再逐渐由苍白灰白变为潮红恢复至常色而

,;

同一手指近端发白严重程度大于远端或者远端恢复早于近端者不能判定为白指诱发出现的白指与临

,。

床综合表现不相符时应当重复试验

ㅤㅤㅤㅤ

5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