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081-2019 马铃薯黑痣病测报技术规程

DB62/T 4081-2019 Potato black spot diseas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甘肃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2/T 4081-2019
标准类型
甘肃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1-28
实施日期
2020-01-01
发布单位/组织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081—2019

马铃薯黑痣病测报技术规程

2019-11-28发布2020-01-01实施

发布

DB62/T4081—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发病程度分级指....................................................................3

5主要测报因子......................................................................3

6病情调查..........................................................................3

7预报方法..........................................................................4

8测报资料收集......................................................................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甘肃省马铃薯黑痣病测报调查记载表................................5

I

DB62/T4081—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甘肃省粮食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定西市植保植检站、定西种子管理站、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保研究所、甘肃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河西学院、定西诚宏马铃薯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起草人:刘小娟、魏周全、邓成贵、王文慧、莫娟、陈爱昌、李锦龙、席旭东、李继平、雷

玉明、安建华、李城德、陈其鲜、李圆、孙兴明、贺舒红。

II

DB62/T4081—2019

马铃薯黑痣病测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黑痣病(RhizoctoniasolaniKühn)的侵染循环、严重度分级、发生程度分级、

主要测报因子、测报调查项目与方法及预测预报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马铃薯黑痣病的预测预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133马铃薯种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原

马铃薯黑痣病由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侵染引起。

3.2

侵染循环

马铃薯黑痣病属土传病害,病菌以菌核在块茎上或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

冬,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主要侵害马铃薯的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幼芽被侵染后,顶部出现

褐色病斑,生长点坏死,阻滞幼苗生长发育,也可从基部节上再长出芽条,其叶片则逐渐枯黄卷曲,造

成田间出苗晚或不出苗,幼苗长势衰弱。苗期主要侵染地下茎,地下茎上出现指印形状或环剥的褐色病

斑,后逐渐扩大,茎基全周变黑,表皮腐烂。薯苗植株矮小,顶部丛生,严重时可造成植株立枯,顶端

萎蔫,顶部叶片向上卷曲并褪绿。田间湿度大时,地上茎表面产生灰白色菌丝层,容易被擦掉。在成熟

的块茎表面形成大小、形状不规则,坚硬,土壤颗粒状的黑褐色或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