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940-2008 枣园绿盲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13/T 940-2008 Plum Garden Green Blind Mantis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5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3/T940一2008
枣园绿盲蜻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08-03-26发布2008-04-10����
河j匕省质a技术II/r督局��发布
D�3/�940-2008
月Ii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林业科学研究院、沧州市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梦钗、郭小军、刘满光、张秀红、高运茹、姜奎年、武亚敬、姜玉松。
�13/T940-2008
枣园绿盲蜻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枣园绿盲蜻的综合防治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枣树栽培地区绿盲蜻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GB/T8321.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搭桥
连接地面和树冠的桥接物��(如下垂到地面的枝条、与树冠相接的地面植被、果园中支撑结果枝的
支撑����)。
4绿盲蜻形态特征与生物学
见附录Ao��
5为害状
5.1发芽期
此时主要以绿盲蜻幼龄若虫为害为主。受到危害的枣树发出的芽表现为褶皱、失绿,上面呈现出��
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危害严重的发不出芽,造成发芽推迟甚至枣树枯死。
5.2嫩叶生长期
该时期仍以若虫为害为主。随着枣树的生长,叶片长大并逐渐展开,小黑点变成不规则的孔洞,��
俗称“破叶疯”、“破天窗”,被害严重时不能正常伸展,褶缩成一团,失绿枯萎。
5.3花蕾期
若虫和成虫均为害。主要刺吸蕾和蕾柄,受害部位颜色首先变黄,2'-3��d后呈现出褐色或黑色,致
使花蕾停止发育,4-5d时花蕾脱落或枯死。
5.4花期
若虫和成虫均为害。花蕾期过后,枣花逐渐开放,绿盲蜻又转移为害枣花��,主要刺吸为害花蕊、
花瓣和花曹,受害部位d出现黄色或黄褐色,逐渐萎缩,4d左右花蕊1'-2、花瓣和花尊开始脱落,
最终只剩下花盘和花托。
5.5幼果期
若虫和成虫均为害。枣果形成后新鲜幼嫩,绿盲蜻又转移为害枣果,刺食枣果和果柄,受害部��
DB13/T940-2008
��2d左右颜色变黄,3d变为褐色或黑色,枣果萎缩,紧接着小枣果开始大量脱落,随着枣果逐4
渐长大,受害枣果脱落的数量越来越少,但枣果受害部位症状依然明显,受害部位周围变黑,果肉组
织僵硬,坏死畸形,有的向内凹陷,成“亚腰”形,有的向外隆起,形成小疤,裂开。
5.6熟果期
以成虫为害为主,枣果进人成熟期,此时少量绿盲蜻成虫返回枣树上,在枣果裂口处刺吸取食为��
害,致使裂口变黑,浆烂,甚至全果浆烂。但冬枣不裂口也危害。
6防治原则
6.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6.1.1减少越冬基数
剪除病残枝、夏剪剪口部位的小枝和蚌蝉产卵枝,此法最有效。��
6.2选择适宜时期进行防治
应在第1代若虫孵化盛期��((4月末)、第2代若虫孵化盛期(5月末)和第2代成虫集中羽化前((6
月10日左右)这3个关键时期进行防治。以后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具体发生情况,结合测报结果及时进
行防治。该虫活动能力强,尤其是成虫飞翔能力强,故联防联治效果才佳。绿盲蜻昼伏夜出,怕光怕
热,故施药时间以上午8时以前,下午4,-5时以后为宜。
6.3安全合理用药
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采用安全、高效的农药,严格执行��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GB
8321.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7防治方法
7.1农业防治
7.1.1选择间作植物
忌用绿豆、大豆、棉花和白菜等绿盲蜻的寄主植物作为枣园间作物。��
7.1.2剪除虫卵枝
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的病残枝,尤其是夏剪剪口部位和蚌蝉产卵枝,减少绿盲蜻的越冬基数。��
7.1.3清除杂草
5-6月份,及时铲除树下杂草和根蔡,切断落地绿盲蜻的食物来源。秋后或早春将果枣园周围及��
园内的杂草清除干净烧毁或积肥,可消灭部分越冬卵。如间作首蓓,收割要齐地割并清除田间残枝,
即时埋人土中,能消灭一些卵和若虫。
7.2物理防治
7.2.1涂粘虫胶
7.2.1.1防治时机
根据不同害虫的活动规律进行防治。��
7.2.1.2使用方法
使用粘虫胶在树干涂一个闭合胶环,胶环宽度一般为��cmocm^32
7.2.1.3注意事项
7.2.1.3.1防止将枯枝落叶和尘土等粘在胶环上。
7.2.1.3.2防止搭桥。
7.2.1.3.3胶环上粘满害虫时,必须及时清除胶环上的害虫,并涂新胶环。
7.2.1.3.4如果树皮较粗糙、老皮裂缝较深时,需要将胶环部位的老皮刮除。
7.2.2黑光灯诱杀
利用绿盲蜻成虫具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可用黑光灯诱杀。��
�13/�940-2008
7.3化学防治
7.3.1发芽前防治
枣树发芽前树体喷��3'50Be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
7.3.2枣树萌芽期
选用10%高效氯氰菊醋乳油��500倍液或20%氰戊菊醋乳油1000倍液,用药剂结合粘虫胶环防3
治效果较好。
7.3.3枣树生长期
做好虫情预测,及时进行化学防治。春季雨后��d是虫情调查的关键时期5'-10,应抓紧调查虫口
密度,制定防治方案,抓住有利时机,在若虫孵化时喷药防治。用6%毗虫琳水剂2000倍加4.5%高
效氯氰菊酷乳油500倍液混合喷施或喷施120%杀灭菊酚乳油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5
10%毗虫琳水剂000倍。结合防治枣瘦蚊、枣粘虫、枣尺镬等害虫,于卵孵化期及成虫、若虫发生4
为害期,喷布澳氰菊酷2000倍液喷药。000'-3
7.3.4枣树展叶期
早春越冬虫卵孵化后,抓住第一代低龄若虫期��,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10%毗虫琳可
湿性粉剂000倍;2.5%嗅氰菊醋乳油000'-54000倍;20%杀灭菊酚乳油3000倍,连喷22�次,
间隔7��10d,喷药一定要细致、周到,除喷洒被害部位外,枯枝、杂草及地面也要喷药,以消灭潜伏
的绿育蜻。
7.4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天敌对绿盲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应注意保护利用,不应在天敌大发生时用药,或避��
免使用广谱性药剂。
8药效调查
8.1调查方法
在标准地内按五点式抽样法抽取��1�30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个方向共抽取8个枣吊,统
计枣吊上害虫数量。
8.2效果检查
防治前后分别调查虫口密度,结果记入附录��B和附录C,根据防治前后调查的虫口数量计算虫口
减退率,结果记人附录D0
DB13/T940-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
绿盲蜻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
绿盲蜻Meyer-Durlucorum属半翅目盲蟒科,刺吸式口器,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果树的幼芽、嫩Lygus��
定义
叶、花蕾、幼果及裂果,并分泌一种毒素,影响果树生长和果实发育。
厂、尸一、\、_一�����成虫�体卵圆形,长5�mm,宽2.2mm,黄绿色或浅
绿色,密生短毛。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棕红色
扩矛多
之止突出,无单眼,触角4节丝状,短于体长。前胸背板深
形态绿色,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小盾片三角微突,黄
特征迄绿色,中间具一浅纵纹。前翅基部革质,绿色,端部
膜质,半透明,灰色。胸足3双,黄绿色,后足腿节末
端具褐色环斑,��节,末端黑色。
卵长1.2mm,香蕉形,黄绿色,卵盖浅黄色,边�
缘无附属物。
若虫共5龄,初孵若虫体桔黄色,复眼红色。3龄�
以后可见浅绿色翅芽,5龄若虫鲜绿色,复眼灰色,触
角淡黄色,末端渐浓。翅芽尖端深蓝色,��������4节。
:界育绪���
筑虫=x生£.2_、p
1.产丁诱之殆斯茬内的越冬卯
��绿盲蟒在华北地��1年发生5代,以越冬卵在枣树病残枝的剪口、蚌蝉卵穴和多年生枣股处越冬。在病残
枝上的越冬卵数约占调查总数的78%,多年生枣股处占22%
若虫期平均��1��30d,��2代16d,��3代12.5d,第4��12d,第5��20��d。成虫寿命������1��44d,��2
��41d,��3代40d,第4代56d,��5代50d。雄虫寿命与雌虫相似。��������������������I0C,相对湿度0
60%以上,卵开始孵化,孵化期在3��������4月初。4月下句到5月������1代成虫羽化,以后各代成虫羽化
盛期为:第2��6月上旬、��3��7月中旬、第4��8月中旬、��5��9月下句。10月上旬开始产越冬卵,11月份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6549-1993 二、三、四面木工刨床和铣床 技术条件 1993-03-31
- QJ 1634A-1996 胶粘剂压缩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1996-03-21
- JB/T 3411.28-1999 刨刀刀杆 尺寸 1999-05-20
- HB 7864-2008 28MPa无扩口过隔板不对称带密封垫圈三通管接头 2008-03-17
- HG/T 2416-1993 照相化学品 成色剂微量硫的测定 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93-03-20
- HB 5315-1993 航空用厌氧胶紧固扭矩试验方法 1993-11-05
- SJ/T 10728-1996 低压断路器用陶瓷真空形状管空白详细规范 1996-07-22
- YS/T 556.5-2006 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锌量的测定 2006-07-27
- JB/T 9160.2-1999 单轴转塔自动车床辅具 钻杆尺寸 1999-05-20
- LS/T 3225-1990 食品添加剂 改性大豆磷脂 199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