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852-2023 枸杞病虫害监测预报技术规程

DB64/T 852-2023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diseases and pests of Goji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4/T 852-2023
标准类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28
实施日期
2024-03-28
发布单位/组织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16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852—2023

代替DB64/T852-2013

枸杞病虫害监测预报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monitoringandforecastingofGojiinsectpestsanddiseases

2023-12-28发布2024-03-28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64/T85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4/T852-2013《枸杞病虫害监测预报技术规程》,与DB64/T852-2013相比,除结构性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文件名称”的英文译名;

——更改文件范围的内容(见1);

——增加文件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更改原文件术语和定义的全部内容为3个新的,同时增加了新术语的英文译名(见3);

——更改原文件监测对象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作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

——更改原文件监测方法为监测,更改后包含监测对象、样区布设、调查频次、监测方法(见4);

——更改监测方法为常规监测和智能监测(见4.4);

——更改常规监测方法,以列表形式描述(见表1);

——更改枸杞主要病虫害田间发生情况调查表作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B);

——增加枸杞瘿螨、枸杞炭疽病、枸杞白粉病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作为资料性附录(见4.4.1和附录C);

——增加智能监测,包含智能采集和物联网采集(见4.4.2);

——增加智能采集方法和内容(见4.4.2.1);

——增加枸杞物候期划分标准作为资料性附录(见4.4.2.1.2和附录D);

——增加物联网采集方法和内容(见4.4.2.2);

——更改预测预报为预判(见5);

——增加数据库内容(见5.1);

——增加常规监测和智能监测数据处理分析内容(见5.2);

——增加病虫害发生程度分级标准作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E);

——增加病虫害发生程度分级及防控处理(见表2);

——增加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

检验研究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宁夏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芳、张蓉、孙伟、刘畅、何嘉、祁伟、乔彩云、董婕、李剑萍、李福生、唐

杰、薛瑞。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4月首次发布为DB64/T852-2013,2023年12月第一次修订。

I

DB64/T852—2023

枸杞病虫害监测预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枸杞病虫害监测预报的术语和定义、监测、预判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区域内枸杞病虫害的监测预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64/T1211枸杞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64/T1213枸杞病虫害综合防治农药使用规范

DB64/T1877枸杞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3374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样区samplingarea

能够反应监测区域病虫害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危害程度而设立的有代表性的田间调查区。

智能采集intelligentcollection

通过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对病虫害、物候期、景观和农事操作等数据实时采集和上传。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

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

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

[来源:GB/T337452.1.1]

4监测

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及其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参见附录A。

样区布设

根据枸杞种植区域分布,每6.67hm2设置1个样区,小于6.67hm2的种植区域设置1个样区,每个样

区采用“Z”字型或“W”型等方法5点取样,利用定位系统对样点经纬度和海拔定位。

调查频次

1

DB64/T852—2023

在枸杞病虫害发生期内,每10~15d调查一次。发生期参见附录A中的发生规律。

监测方法

4.4.1常规监测

每样点随机调查2株枸杞树,每株在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上随机抽取一个枝条调查地上部

病虫害,枸杞实蝇和枸杞红瘿蚊越冬虫量在每株枸杞树冠垂直覆盖区内东、南、西、北不同方位土壤取

样,按照表1方法调查病虫害发生数量,记录在枸杞主要病虫害田间发生情况调查表,具体参见附录B.1、

B.2、B.3。

表1主要病虫害调查方法

种类方法时间备注

卵、若虫:每枝条顶梢30cm范围内的不同虫态虫口数量;

枸杞木虱3月上中旬至10月中旬/

成虫:整个枝条上的虫口数量。单位:头/枝条。

螨害分级标

按照螨害分级标准,调查顶梢30cm范围内可见叶片上螨害发生程

枸杞瘿螨4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准参见附录

度。单位:螨害指数。

C

每枝条顶梢30cm范围内枸杞无翅蚜、有翅蚜的虫口数量。单位:头/

枸杞蚜虫4月上旬至10月中旬/

枝条。

卵、幼虫:每枝条顶梢30cm范围内的虫口数量;

枸杞负泥虫4月下旬至9月下旬/

成虫:整个枝条上的虫口数量。单位:头/枝条。

越冬虫量:在每棵枸杞树冠垂直覆盖区内选点,取距土表10cm深度

范围内的土样,样方为10cm×10cm×10cm,做好标签,倒入大于100

越冬虫量:4月中下旬

目筛盘内,放在水龙头下用水冲洗并不断晃动,至筛盘内所有的土全

枸杞红瘿蚊虫蕾率:5月上旬至9月/

部冲去,将残留物拍到白纸上,挑拣出红瘿蚊的蛹,判断其成活力。

中旬

蛹体初期淡黄白色,中期橘红色,后期蛹棕红色。单位:粒/m2。

虫蕾率:调查记录每枝条上的总蕾数和虫蕾数。单位:虫蕾率(%)。

在不小于20cm×30cm的白板上拍打顶梢30cm范围内枝条3~5次,观

枸杞蓟马4月下旬至10月中旬

察记录盘中枸杞蓟马若虫、成虫的虫口数量。单位:头/枝条。

越冬虫量:调查方法同枸杞红瘿蚊,活蛹虫体饱满且深黄色至棕黄越冬虫量:4月中下旬

枸杞实蝇色,死蛹虫体干瘪、深褐色至黑色。单位:粒/m2。虫果率:5月上旬至9月/

虫果率:调查记录每枝条上的总果数和虫果数。单位:虫果率(%)。下旬

顶梢30cm范围内枝条上的全部可见叶片和枸杞果实,按照病害分级固定有生长

枸杞炭疽病5月上旬至10月中旬

标准记录;单位:病情指数。计算株发病率(%)。点的枝条调

查。病害分

记录全枝条可见叶片和枸杞果实,按照病害分级标准记录;单位:病

枸杞白粉病6月下旬至10月中旬级标准见附

情指数。计算株发病率(%)。

录C

4.4.2智能监测

4.4.2.1智能数据采集

2

DB64/T852—2023

4.4.2.1.1病虫害数据调查

按照常规监测方法,调查上报2株枸杞树对应枝条中病虫害种类和数量。

4.4.2.1.2物候期数据调查

调查上报枸杞物候期的时间,具体参见附录D,同时拍摄照片上传。

4.4.2.1.3景观数据调查

调查上报每个样区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景观要素,包括农田类型、林地、草地、建筑设施、

水域等,上报农田、林地等作物种类及面积,同时拍摄照片上传。

4.4.2.1.4农事操作数据调查

调查上报修剪、施肥、除草、中耕、灌水、农药防治等农事操作日期和内容,农药防治上报农药种

类、名称、稀释倍数和使用量,施肥上报肥料种类和使用量,同时拍摄照片并上传。

4.4.2.2物联网采集

通过孢子捕捉仪采集枸杞炭疽病、枸杞白粉病的病原孢子数量;通过诱虫器采集枸杞实蝇的成虫数

量;通过视频监控实时观测病虫害田间发生情况;通过小气候站采集监测区的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

度、土壤湿度、光照、降水量、风速等气象数据。

5预判

数据库

将采集的监测区域行政区划、样区、样点、沟、渠、路等基础空间数据,枸杞品种、树龄、种植面

积、病虫害、天敌等属性数据,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降水量、风速等气象数进

行存储,为预测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处理分析

5.2.1常规监测的病虫害数据转换为电子表格,统计发生数量,汇总分析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统计

表参见附录B.4,数据录入数据库。

5.2.2将智能监测的病虫害数据和气象数据导入数据库,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

预测分析

结合枸杞主要病虫害发生量的短期预测模型,调用数据库中病虫害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模型空间

运算和分析,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分级标准(参见附录E)和发生程度分级颜色标识(参见表2),结合

监测区域病虫害发生规律,预测枸杞病虫害发生量和发生程度。枸杞病虫害防治按照DB64/T1211、

DB64/T1213和DB64/T1877的相关规定执行。

表2病虫害发生程度分级及防控处理

判定级别级别颜色值(R,G,B)颜色图示防控处理

未发生26,230,79

不防治

轻度发生166,227,29

中度发生253,253,3及时防控

3

DB64/T852—2023

表2病虫害发生程度分级及防控处理(续)

判定级别级别颜色值(R,G,B)颜色图示防控处理

中度偏重发生242,112,14及时防控

重度发生251,49,9应急防控

4

DB64/T852—2023

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