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39-2012 无公害农产品 苦瓜生产技术规程
DB46/T 39-2012 Non-pollu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Cucumber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4年12月
-
2012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起草人:
- 梁振深、冯学杰、肖日新。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20
B31
备案号:35407-2012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39—2012
代替
DB46/T39-2004
无公害农产品苦瓜生产技术规程
2012-10-11发布2012-12-01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3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DB46/T39—2004《无公害食品苦瓜生产技术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与DB46/T39—2004的主要差异: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
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修改;
——标题由《无公害食品苦瓜生产技术规程》改为《无公害农产品苦瓜生产技术规程》
——删除无公害蔬菜定义;
——增加了苦瓜品种内容;
——修订了种子处理的内容;
——添加了嫁接育苗内容;
——修订了定植的内容;
——修订了搭架及整蔓的内容;
——修订了病虫害防治的内容;
——对部分指标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46/T39—2004。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振深、冯学杰、肖日新。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历次版本发布的情况为:
——DB46/T39-2004。
I
DB46/T39—2012
无公害农产品苦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苦瓜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和田间管理
等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地区露地苦瓜无公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8406.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DB46/T139-2009瓜菜作物种子苦瓜
《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修订)》(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公告第48号)
《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及推荐使用农药品种名录的通告》(2010)
3术语和定义
3.1
苦瓜
又名锦荔枝、凉瓜等,学名MomordicacharantiaLinn.。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规定(见附录A),选择地势平缓,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
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
5生产技术管理
5.1栽培季节
5.1.1冬春栽培
9月至翌年2月播种,12月至翌年5月采收。
1
DB46/T39—2012
5.1.2夏秋栽培
3~8月播种,6~11月采收。
5.2品种选择
宜选用抗病、丰产、商品性佳、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冬春栽培主要选择长圆锥形品种;市场面向
港澳及华南地区的可适当选用短圆锥形品种。夏秋栽培宜选择面向本岛市场且耐热的长圆锥形品种。
5.3种子处理
5.3.1浸种
5.3.1.1常温浸种
把种子放入常温水中清洗干净,再换水浸种10~12小时。
5.3.1.2温汤浸种
把种子放入55~60℃的温水中,保持水温浸泡种子10~15分钟,放至常温后拿出洗净,再放入常
温水浸10~12小时。
5.3.1.3药物浸种
多菌灵浸种。先用清水浸种1~2小时,再放入50%多菌灵800倍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捞出洗净,
然后放入常温水中浸种8~10小时。主要预防苦瓜枯萎病和炭疽病。
5.3.2催芽
种子消毒浸种后,捞出用清水洗净,用干净纱布、毛巾或布袋包裹好,然后置于25~30℃下催芽。
在种子尚未发芽前,必须注意每天用清水擦洗种子一次,以除去种子表面粘液,防止种子发霉腐烂,促
进种子早发芽。
5.4播种育苗
5.4.1营养土制备
因地制宜地选用无病虫源的肥沃田土过筛后与腐熟农家肥、谷壳灰或椰糠按体积比为7∶3混合而
成,可加入0.2~0.3%的氮磷钾复合肥充分混匀,再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消毒,覆盖农膜3~5
天,揭膜混匀后装盘。要求PH值6.0~7.0,且达到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的效果。肥料使用应
符合NY/T496的要求。
5.4.2种子质量
应符合DB46/T139-2009中2级以上要求。具体指标为:种子纯度≥95%,净度≥99%,发芽率≥
85%,水分≤8%。
5.4.3播种量
根据苦瓜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大田种植300~600株,用种量约100~200克。
5.4.4播种方法
2
DB46/T39—2012
把配制好的营养土填平育苗盘或育苗袋,把发芽种子按一粒一穴平放入营养土至2厘米左右,覆上
薄土,轻轻压实,盖上干草或遮阳网,浇透底水。
5.4.5嫁接育苗
苦瓜嫁接栽培可有效预防土壤连作引起的枯萎病等土传病害。苦瓜嫁接育苗砧木类型选择,在冬春
季一般选用黑籽南瓜或新土佐类白籽南瓜,在夏秋季则宜用本地丝瓜(水瓜)做砧木。嫁接方式一般用
顶插法嫁接。
5.4.6苗期管理
5.4.6.1环境调控
5.4.6.1.1温度
苗期温度主要靠农膜和遮阳网调节。烈日高温用遮阳网覆盖降温;遇低温用小拱棚覆盖农膜保温;
控制日温在20~30℃,夜温在15~20℃。
5.4.6.1.2光照
露地栽培苗床处于向阳地方,靠自然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若阳光过于猛烈,可适当用遮阳网覆盖。
5.4.6.2水肥管理
5.4.6.2.1水分
苗期水分保持润湿即可。正常天气每天上午浇水一次,干旱或大风时每天早晚各浇一次,阴雨天注
意用农膜覆盖防雨。
5.4.6.2.2施肥
苗期不宜施肥次数过多、浓度过高,一般施薄肥1~2次。可用0.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水浇施。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
5.4.6.3防病虫
苗期用75%百菌清或8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2~3次防猝倒病、炭疽病和疫病;用10%吡虫啉3000倍液
或3%腚虫脒1500倍防治蚜虫。农药使用应严格按GB4285和GB/T8321.7的规定执行。
5.4.6.4壮苗指标
苗株高12~13厘米,茎粗0.3厘米以上,3叶1心,15~20天育成。袋苗株高13~15厘米,茎粗0.4
厘米以上,4叶1心,18~25天育成。叶厚色绿,无病虫害。
5.5田间管理
5.5.1定植
5.5.1.1定植前准备
整地应二犁二耙,每亩撒施生石灰50~100千克,然后深犁耙平。整地后施足基肥,一般以优质农
家肥为主,每亩2000千克以上,豆饼30~50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40~50千克,经堆沤后拌匀,加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3376-1992 塑料闪烁体 1992-02-02
- GB/T 13374-1992 八氧化三铀中杂质元素的光谱测定--氧化镓载带法 1992-02-02
- GB/T 13362.2-1992 机械制图用计算机信息交换常用长仿宋字体、代(符)号 16×16点阵字模集 1992-02-09
-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 通用术语 1992-02-09
- GB/T 13372-1992 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杂质元素的测定 ICP-AES法 1992-02-02
- GB 14881-1994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1992-02-09
- GB/T 13362.1-1992 机械制图用计算机信息交换常用长仿宋字体、代(符)号 基本集 1992-02-09
- GB/T 13362.3-1992 机械制图用计算机信息交换常用长仿宋字体、代(符)号 16×16点阵字模数据集 1992-02-09
- GB/T 13362.4-1992 机械制图用计算机信息交换常用长仿宋矢量字体、代(符)号 1992-02-09
- GB/T 13371-1992 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铜、铁、镍、镁、锰、锌、银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9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