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880-2008 纸和纸板 CIE白度的测定,D65/10°(室外日光)
GB/T 22880-2008 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CIE whiteness,D65/10°(outdoor daylight)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含或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白色纸和纸板,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有荧光染料的彩色纸张。
发布历史
-
2008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造纸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 起草人:
- 张清文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1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85一010
Y30
圆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纸和纸板0。
CIE白度的测定,1)65/1
(室外日光)
andboard--DeterminationofCIE0。
Paperwhiteness,D65/1
(outdoor
daylight)
(ISO11475:2004,MOD)
2009—09—0
2008-12-30发布1实施
丰瞀嬲鬻黼警矬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
22880--2008
GB/T
刚昌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1475:2004《纸和纸板CIE白度的测定,D65/10。(室外日光)》。
本标准与ISO
11475:2004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修改了用于校准uV含量的荧光参比标准的获取方式。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造纸协会标准化专业委
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清文。
22880--2008
GB/T
纸和纸板CIE白度的测定,D65/10。
(室外日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和纸板白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含或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白色纸和纸板,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有荧光染料的彩色纸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驯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GB/T
MOD)
2469:1994,NEQ)
7973--2003纸、纸板和纸浆漫反射因数的测定(漫射/垂直法)(IsO
GB/T
ASTME30895用CIE体系估计物体颜色的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代号
下列术语和定义、代号适用于本标准。
3.1
factor
反射因数reflectance
R
由一物体反射的辐通量与相同条件下完全反射漫射体反射的辐通量之比。
注: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3.2
reflectancefactor
内反射因数intrinsicreflectivity
R。
试样层数达到不透光,即测定结果不再随试样层数加倍而发生变化时的反射因数。
3.3
辐亮度因数radiancefactor
卢
由一物体的辐亮度与相同光源和观察条件下完全反射漫射体的辐亮度之比。
注:对荧光(发光)材料,总辐亮度因数卢是反射的辐亮度因数且和发光辐亮度因数卢L两部分的总和,即:
卢一且+卢L。对于不含荧光材料,反射的辐亮度因数且是简单的反射因数R。
3.4
value
CIE白度值CIEwhiteness
Ⅳ1。
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通过测量CIE三刺激值得到的白度。
注:CIE白度无量纲,以白度单位表示。
】
22880--2008
GB/T
3.5
tintvalue
绿/红淡色调值green/red
L10
测量试样的白度偏绿或红的程度。
注1:淡色值无量纲,以淡色值单位表示。
注2:T。,。正值表示呈绿色调,负值表示呈红色调。
3.6
荧光值fluorescence
component
F10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测量试样中荧光增白剂的激发对白度影响的程度。
注:下标10用来表示该值采用CIE1964(10。)观察者。
4原理
调整仪器使其测量参比标准得到的CIE白度值与在CIE标准照明体D65条件下测得的结果一致,
在标准条件下测量试样的漫辐亮度因数,就可计算出CIE白度值和淡色调值。自度的荧光值是试样的
白度值与在照明光束中插入具有尖锐的uV吸收截止滤光片从而消除试样中荧光激发测得的白度值
之差。
5仪器
5.1反射光度计或光谱光度计
5.t.1仪器性能
797379732003
几何条件、光谱和光学特性符合GB/T2003中附录A的规定,按照GB/T
附录B的规定进行校准,光源含有适量的uv_含量,并能调整相对uV一含量,使用测量的CIE白度值与
照明体D65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致。
nm
由于需测量消除荧光影响的反射因数,仪器应配有尖锐的uV吸收截止滤光片,滤光片在410
nm
nm不超过50%。截止滤光片的这些特性保证仪器在420
波长以下透光率不超过5%,在波长420
测得可靠的反射值。
由于测量荧光纸样,在荧光发射的波长范围,光度计的线性范围最少要到读数的200%。
5.1.2反射光度计
对于滤光式反射光度计,反射光度计成对的滤光片给出的光电检测器响应等效于在CIE标准照明
体D65和CIE1964(10。)观察者条件下的CIE三刺激值x、Y、Z。
5.1.3光谱光度计
1964(10。)观察者的要求使用附录A给
对于简易式光谱光度计,根据CIE标准照明体D65和CIE
出的权重功能计算加权平均。
5.2工作标准
5.2.17973
两块乳白玻璃或陶瓷板,按GB/T2003规定清洁。
5.2.2一块稳定的塑料或其他材料的荧光板。
5.3用于校准仪器和工作板的参}b标准
7973
5.3.1用于校准的非荧光标准,满足GB/T2003中描述的三级参比标准要求。
5.3.2用于调整辐射的uv一含量的荧光参比标准,标有白度值和附录B中相关数据,满足三级参比标
准的要求。
2
22880--2008
GB/T
经常使用新的参比标准对仪器进行校准和Uv调整。
5.4黑简
对所有波长的反射因数与名义值之差不超过0.2%。黑筒应倒扣放置在无尘的环境或附有防
护盖。
注:黑筒的状况根据仪器制造商要求进行检查。
6校准
6.1移去照明光束中uV截止滤光片,用非荧光参比标准(5.3.1)的标定值校准仪器。在这一步uv
调整滤光片的调整并不重要。
准的标定值比较。
测量的白度值比标定值高,说明uv一含量太高。反之亦如此。
6.3用uV调整滤光片或其他的调整装置,调整光源的uV一含量,直到测得正确的白度值。
注:如果uv-含量太低,须更换uV调整滤光片,来提高uv_含量。
6.4保持uV调整滤光片给出正确白度值的位置不变,用非荧光参比标准(5.3.1)按6.1重复校准。
直到测得正确的白度值。
6.5重复6.4,直到用非荧光参比标准校准仪器后测量荧光参比标准得到正确值。这时uV含量才被
调准,测量的白度的相对u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3/T 285-2006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及其活性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 2006-06-12
- DB51/T 607-2006 茶树小绿叶蝉测报调查规范 2006-08-04
- DB43/ 282-2006 地理标志产品 济阳红花檵木 2006-05-29
- DB51/T 603-2006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附子 2006-08-04
- DB50/ 217-2006 建筑防雷设计评价技术规范 2006-08-20
- DB37/ 597-200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2006-01-04
- DB43/T 283.4-2006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 第4部分: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规范 2006-06-01
- DB51/T 614-2006 马铃薯癌肿病检验鉴定技术规程 2006-08-04
- DB37/ 598-2006 灭火器维修技术条件 2006-02-24
- DB51/T 604-2006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半夏 200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