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648-2022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
DB52/T 1648-2022 DB52/T 1648-2022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4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40.03
CCSA00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648—2022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规范
2022-03-03发布2022-09-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648—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等级划分与标志.....................................................................2
5评定原则...........................................................................2
6申请条件...........................................................................2
7评定内容及等级标准.................................................................3
8评定组织...........................................................................3
9评定程序...........................................................................3
10评定结果与标志管理................................................................4
附录A(规范性)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指标.................................................5
附录B(规范性)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申请................................................26
附录C(规范性)诚信评定承诺书......................................................33
参考文献.............................................................................34
I
DB52/T164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贵州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家豪、沈辉、宋迪刚、阳惠、隋国辉、王峰、李凌燕、黄琳、蔡山彤、张翼、
张玲、甘敬、曾莲、王美玉、蒋研、刘红兵、潘洁、高峰、杨帆、陆飞行、李静、杨倩文。
II
DB52/T1648—2022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的术语和定义、等级划分与标志、评定原则、申请条件、评
定内容及等级标准、评定组织、评定程序、评定结果与标志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依法成立的各类养老机构的等级划分与评定工作,包括养老院、养护院、
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护楼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7276-2018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
3术语和定义
GB/T37276-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护理型床位
养老机构为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失智老老年人提供的,体现生活照护和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功能的床
位设施。
3.2
护理单元
为一定数量护理型床位而设置的生活空间组团,包括居室、护理站、治疗室等基本空间,成套布置
且相对独立,由医师、护士和护理人员等对此区域内的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
3.3
失智症
又名认知障碍症、痴呆症,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学习
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
1
DB52/T1648—2022
3.4
失智症非药物干预
不使用药物对存在认知障碍的老人进行干预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怀旧疗法、音乐疗法、艺术疗法、
园艺疗法、中医手法、认知刺激疗法、触摸疗法、光照疗法、芳香疗法、游戏疗法、动物疗法、感觉统
合疗法、环境疗法等。
3.5
个案管理
由社工、医生、护士、护理员、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组成成跨专业团队,针对个
体服务对象的特殊情况和需要,通过评估其生理、心理/精神、社交、灵性等方面情情况,制定满足其个
性化需求的照护服务方案,实施并持续改善。
3.6
安宁服务
为临终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特别服务支持和心理慰藉的活动。
4等级划分与标志
4.1等级划分
养老机构的等级评定分为五个等级,最低为一级,最高为五级。等级越高,表示示养老服务机构的服
务质量越好、服务设施设备越加完善。
4.2等级标志
等级标志由五角星图案(★)构成,用一颗五角星表示一个等级。
5评定原则
5.1公开透明。公开评定标准、程序、方法、结果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5.2自愿申请。等级评定机会均等,养老机构可自愿申请,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性、准确性负责。
5.3全面客观。等级评定内容涵盖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评定指标客观反应
养老机构硬件条件、技术力量、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5.4质量为重。侧重于服务质量评价。
6申请条件
申请等级评定的养老机构应符合GB/T37276-2018第5章的要求,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a)养老机构应在民政部门依法备案,正式运行1年及以上;
b)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数量在20人及以上;
c)近一年内无责任事故发生,未受到行政处罚、刑事处罚;
d)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2
DB52/T1648—2022
e)未列入养老服务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f)申请五星级的养老机构,须按国家和本省养老机构服务相关标准,建立适用于本机构的、较
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且有效运行6个月以上。
7评定内容及等级标准
7.1评定内容以GB/T37276-2018为依据,,分为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和服务四个部分,等级评
定总分为1000分,其中环境120分,设施设备130分,运营管理150分,服务600分。
7.2对照附录A评定指标,逐项打分后累计总得分。
a)评定总得分不低于360分且每一分项得分不低于该项总分30%的,为一星级养老机构;
b)评定总得分不低于450分且每一分项得分不低于该项总分40%的,为二星级养老机构;
c)评定总得分不低于600分且每一分项得分不低于该项总分50%的,为三星级养老机构;
d)评定总得分不低于800分且每一分项得分不低于该项总分70%的,为四星级养老机构;
e)评定总得分不低于900分且每一分项得分不低于该项总分80%的,为五星级养老机构。
8评定组织
8.1由养老行业主管部门组建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委员会,统筹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
8.2评定委员会委员采用聘任制,每届任期3年,委员会委员不少于5名(应为单数),设主任委员
1名。
8.3评定委员会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评定委员会日常工作。
8.4评定委员会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市(州)评定分委会和办公室,负责本地二星级以下等级评定
工作。
8.5评定专家由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开招募,经评定委员会遴选后纳入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专家库。
8.6评定专家在开展评定前,须经过省民政部门组织的评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评定工作。
9评定程序
9.1评定申请
符合条件并有意愿申请等级评定的养老机构,按照附录B申请材料要求,填写《养老机构等级评定
申请书》和《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自评表》,向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提交评定申请。
9.2申请受理
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对养老机构提交的等级评定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a)对符合评定条件且材料齐全的,及时公示审查通过结果;
b)对不符合评定条件的,作出不予受理的正式答复;
c)对符合评定条件但材料有误的,要求申请机构补正材料。
9.3组织评定
9.3.1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自评定专家库随机抽取评定专家,组成评定小组,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应
为单数),明确专家组组长,准备现场评审相关文件,确定现场评审时间,通知申请机构。
9.3.2现场评审开始前,申请机构和全体评定专家现场签订附录C《诚信评定定承诺书》。
3
DB52/T1648—2022
9.3.3评定时,每位评定专家均须依据附录A评定指标逐项进行检查、评分,各自做做好现场检查记录,
并随机邀请若干位老年人进行满意度调查,有必要的可邀请老年人相关第三方参加满意度调查。
9.3.4评定专家全部评审完成后,汇总评分结果,经专家组全体讨论,形成现场检检查结论性意见,向
申请机构通报。对于发现的问题,向申请机构提出整改建议。
9.3.5专家组完成评定报告,由全体专家签字确认后,提交至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9.4意见公示
9.4.1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对评定资料、评定过程和评定报告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将专家组评审意
见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个工作日。审查未通过的,要求专家组重新评审。
9.4.2申请机构对公示结果有异议的,可向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评;公示无异异议的,评定委员会
办公室将评定报告和公示结果报评定委员会审议。
9.5结果审核
9.5.1评定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出席人数不少于评定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二,评定结果获得过
半数参会人员同意的,评定结果有效。
9.5.2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公示评定结果,并颁发证书和标志。
9.6复评与抽查
9.6.1通过等级评定取得等级标志的养老机构,应在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或取得等等级标志满一年后申
请复评,复评程序与初次申请评定程序相同。
9.6.2申请复评的养老机构,自评报告中应针对上一次等级评定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汇报服务质量
的改进工作。
9.6.3评定委员会每年采取日常随机抽查或定期集中检查等方式,对等级评定工作质量进行督查评估。
10评定结果与标志管理
10.1等级标志实行统一管理,由养老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制作。
10.2等级标志的有效期为三年(自颁发证书、标志之日起计算),到期须重新申请评定。在规定时限
内未提出复评或更高等级评定申请的,有效期届满后等级自动失效,标志由养老行业主管部门收回。
10.3获得等级标志的养老机构在取得等级标志满一年后,方可继续申请更高级别的评定。
10.4养老机构在标志有效期内,经评定委员会抽查发现与对应等级标准不符的,可可降低等级标志直至
取消等级标志。
10.5养老机构在标志有效期内,发生死亡人数1人及以上的安全责任事故、或发生生殴打体罚等欺老虐
老行为、或非法骗取套取政府财政资金、或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重重大风险隐患被责令
停业整顿等情形的,省民政部门将取消其等级标志并向社会公布。
10.6被取消等级标志的养老机构,两年内不得申请等级评定。
4
DB52/T1648—2022
A
A
附录A
(规范性)
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指标
表A.1养老机构环境评定指标
项次编号指标分值评分
1环境120
1.1交通10
1.1.1机构交通情况10
11.1.1.1救护通道2□2分□0分
21.1.1.2消防通道2□2分□0分
31.1.1.3机构内道路系统1□1分□0分
41.1.1.4机构出入口2□2分□1.4分□0.6分□0分
51.1.1.5机构内人车分流1□1分□0分
61.1.1.6机构外公共交通2□2分□1.4分□0.6分□0分
1.2建筑设施10
1.2.1床均建筑面积3
71.2.1.1机构床均建筑面积3□3分□2分□1分
1.2.2周边配套设施7
81.2.2.1周边污染噪声源2□2分□0分
91.2.2.2周边基础医疗设施1□1分□0分
101.2.2.3周边急救医疗设施2□2分□0分
111.2.2.4周边商业服务设施1□1分□0分
121.2.2.5周边文化娱乐设施1□1分□0分
1.3公共信息图形标志8
1.3.1通用图形标志3
131.3.1.1通行导向标识1□1分□0.6分□0分
141.3.1.2服务导向标识1□1分□0.6分□0分
151.3.1.3居室入口标识1□1分□0分
1.3.2安全标志2
161.3.2.1应急导向标识1□1分□0.6分□0分
171.3.2.2安全警示标识1□1分□0.6分□0分
1.3.3无障碍标志1
181.3.3.1无障碍标识1□1分□0.6分□0分
1.3.4标识设置要求2
191.3.4.1标识位置与安装1□1分□0.6分□0分
201.3.4.2标识设计1□1分□0.6分□0分
1.4院内无障碍44
1.4.1室外及建筑出入口无障碍8
211.4.1.1室外地面1□1分□0分
221.4.1.2无障碍停车位1□1分□0.6分□0.3分□0分
231.4.1.3无障碍出入口2□2分□1.4分□0.6分□0分
241.4.1.4出入口大门1□1分□0.6分□0分
251.4.1.5出入口防雨1□1分□0分
5
DB52/T1648—2022
表A.1(续)
261.4.1.6轮椅坡道1□1分□0.6分□0分
271.4.1.7室外通道无障碍衔接1□1分□0.6分□0分
1.4.2建筑内部交通空间无障碍13
281.4.2.1公共走廊地面1□1分□0.6分□0分
291.4.2.2公共走廊宽度1□1分□0.6分□0分
301.4.2.3无障碍扶手2□2分□1.4分□0.6分□0分
311.4.2.4公共交通空间地面1□1分□0分
321.4.2.5楼层垂直交通1□1分□0分
331.4.2.6无障碍电梯1□1分□0.6分□0.3分□0分
341.4.2.7担架电梯1□1分□0分
351.4.2.8电梯数量1□1分□0分
361.4.2.9内部楼梯2□2分□1.4分□0.6分□0分
371.4.2.10室内外台阶1□1分□0.6分□0.3分□0分
381.4.2.11室内通道无障碍衔接1□1分□0.6分□0分
1.4.3建筑内部主要用房及空间无障碍18
391.4.3.1居室内外地面高差1□1分□0分
401.4.3.2居室门开启净宽1□1分□0分
411.4.3.3居室门开启方向1□1分□0分
421.4.3.4居室地面1□1分□0分
431.4.3.5卫生间内外地面高差1□1分□0分
441.4.3.6卫生间门开启净宽1□1分□0分
451.4.3.7无障碍厕位门1□1分□0.6分□0.3分□0分
461.4.3.8卫生间厕位尺寸1□1分□0.6分□0分
471.4.3.9卫生间内设扶手1□1分□0.6分□0分
481.4.3.10卫生间地面1□1分□0分
491.4.3.11洗浴空间内外地面高差1□1分□0分
501.4.3.12无障碍淋浴间尺寸1□1分□0.6分□0分
511.4.3.13洗浴空间地面1□1分□0分
521.4.3.14医疗卫生用房与康复空间通道1□1分□0.6分□0分
531.4.3.15医疗卫生用房与康复空间地面1□1分□0分
541.4.3.16公共就餐空间地面1□1分□0分
551.4.3.17公共活动场所地面1□1分□0分
561.4.3.18低位服务台(窗口)1□1分□0.6分□0分
室外活动空间无障碍(含室外活
1.4.45
动场地)
571.4.4.1活动场地地面1□1分□0分
581.4.4.2活动场地与交通空间1□1分□0分
591.4.4.3散步道路宽度1□1分□0.6分□0分
601.4.4.4散步道路铺装1□1分□0.6分□0分
611.4.4.5散步道路高差处理1□1分□0分
1.5室内温度17
1.5.1温湿度控制7
621.5.1.1室内温度2□2分□1.4分□0.6分□0分
631.5.1.2老年人居室温湿度调节设备1.5□1.5分□1分□0分
641.5.1.3洗浴空间温度调节设备1.5□1.5分□1分□0分
6
DB52/T1648—2022
表A.1(续)
公共活动及就餐空间温湿度调节
651.5.1.41□1分□0.6分□0分
设备
661.5.1.5温湿度调节设备防护1□1分□0分
1.5.2通风调节10
671.5.2.1老年人居室通风2□2分□0分
681.5.2.2公共活动空间通风1□1分□0分
691.5.2.3就餐空间通风1□1分□0分
701.5.2.4公共走廊通风1□1分□0分
711.5.2.5卫生间及洗浴空间通风2□2分□0分
721.5.2.6通风换气设备1□1分□0.6分□0分
731.5.2.7机构内整体通风情况2□2分□1分□0分
1.6室内光照16
1.6.1自然采光6
741.6.1.1老年人居室自然采光2□2分□1.4分□0.6分□0分
751.6.1.2公共活动空间自然采光1□1分□0.6分□0分
761.6.1.3就餐空间自然采光1□1分□0.6分□0分
771.6.1.4公共走廊自然采光1□1分□0.6分□0分
781.6.1.5遮阳措施1□1分□0.6分□0分
1.6.2人工照明10
791.6.2.1老年人居室照明2□2分□1.4分□0分
801.6.2.2居室照明控制面板1□1分□0.6分□0.3分□0分
811.6.2.3卫生间照明1□1分□0.6分□0分
821.6.2.4夜间照明1□1分□0分
831.6.2.5公共活动空间照明1□1分□0.6分□0分
841.6.2.6公共照明分区控制1□1分□0分
851.6.2.7公共交通空间照明1□1分□0.6分□0分
861.6.2.8机构内整体照明情况2□2分□1分□0分
1.7室内噪声6
1.7.1室内噪音6
871.7.1.1老年人居室与噪声源邻接2□2分□0分
881.7.1.2老年人居室隔音1□1分□0.6分□0分
891.7.1.3公共活动空间隔音1□1分□0.6分□0.3分□0分
901.7.1.4就餐空间声环境1□1分□0分
911.7.1.5公共交通空间声环境1□1分□0分
1.8室内装修5
1.8.1室内装修5
921.8.1.1辅助器具空间1□1分□0分
931.8.1.2室内装修材料2□2分□1.4分□0分
941.8.1.3室内布局与家具安置1□1分□0.6分□0分
951.8.1.4室内色彩1□1分□0.6分□0分
1.9绿化4
1.9.1绿化4
961.9.1.1室内外绿化面积1□1分□0.6分□0分
971.9.1.2绿化植物1□1分□0.6分□0分
981.9.1.3植被种类1□1分□0.6分□0分
7
DB52/T1648—2022
表A.1(续)
991.9.1.4园林景观1□1分□0.6分□0.3分□0分
表A.2养老机构设备设施评定指标
项次编号指标分值评分标准
2设施设备130
2.1居室(含照料单元)21
注:当机构设有多种类型的居室时,
2.1.1居室空间9
均符合要求时才可得分。
12.1.1.1未设置在地下室1□1分□0分
22.1.1.2居室使用面积及床均使用面积1□1分□0.6分□0分
32.1.1.3多人间居室床位数1□1分□0分
42.1.1.4居室空间情况1□1分□0.6分□0分
52.1.1.5居室安全防护设施1□1分□0.6分□0分
62.1.1.6紧急呼叫装置1□1分□0分
72.1.1.7居室家具设备1□1分□0.6分□0.3分□0分
82.1.1.8私密性保护1□1分□0.6分□0分
92.1.1.9单双人间居室占比1□1分□0.6分□0分
2.1.2居室卫生间6
102.1.2.1带卫生间居室占比1□1分□0.6分□0.3分□0分
112.1.2.2卫生间操作空间1□1分□0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T 1244-2020 技术交易服务规范 2020-10-13
- DB32/T 3898-2020 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规范 2020-10-13
- DB32/T 3900-2020 杨梅避雨栽培技术规程 2020-10-13
- DB32/T 3899-2020 萝卜F1杂交种种子良繁技术规程 2020-10-13
- DB3417/T 001-2019 美丽公路建设规范 2019-09-10
- DB32/T 1356-2020 鲜食糯玉米青穗(棒)早春栽培技术规程 2020-10-13
- DB32/T 1261-2020 寿眉茶加工技术规程 2020-10-13
- DB32/T 1265-2020 天目湖白茶加工技术规程 2020-10-13
- DB32/T 3897-2020 地方政府规章立法规范 2020-10-13
- DB32/T 3901-2020 脱毒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