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T 100-2018 墨西哥饲用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DB3302/T 100-2018 Mexican corn production techniques for feed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2/T 100-2018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6-21
实施日期
2018-06-21
发布单位/组织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宁波市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象山县文杰大白鹅养殖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20

B25

DB3302

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

DB3302/T100—2018

代替DB3302/T100—2010(2014)

墨西哥饲用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2018-06-21发布2018-06-21实施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02/T10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202/T100-2010(2014)《墨西哥饲用玉米规模生产技术规程》,与DB2202/T100-2010

(2014)相比,除文字性编辑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质量标准中7.2、7.3、7.4等章节,将第7.1部分内容调整至9.3利用(见2010年版7);

——增加定义内容,将5.3农药安全间隔期调整至定义章节;对标准名称、规范性引用文件、环境

要求、范围作修改;

——删除引言,相关内容调整至第5章节特征;

——将原第4章节栽培技术调整至第6章节,并按照播种前后顺序作了调整;

——将杂草防除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分别作为附录B和附录C,并将所有农药的商品名改为化学名。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宁波市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象山县文杰大白鹅养殖有限公司、宁波市畜牧兽医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亚琴、吴银丽、陆传国、虞耀土、樊莉、王海霞、麻觉文。

本标准于2010年2月首次发布,2017年12月第一次修订。

I

DB3302/T100—2018

墨西哥饲用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墨西哥饲用玉米生产的环境要求、特征、栽培技术、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利用、

模式图。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地区墨西哥饲用玉米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留茬高度

墨西哥饲用玉米收割时留地表至刈割位置的茎秆高度。

3.2

再生

牧草刈割后,残茬上未受伤的生长点继续生长,或休眠芽和不定芽萌动生长,重建植株形态的过程。

3.3

安全间隔期

在墨西哥饲用玉米最后一次施用农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农药则单独计)至采收可安全饲用所需要

间隔的天数,间隔天数按照该农药停药期执行。

3.4

农药残留

农药施用后残留在牧草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的代谢物、降解物等的总称。残留的数量,一般

以每kg样品中含多少mg表示。

3.5

土壤肥力

1

DB3302/T100—2018

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提供和协调营养与环境条件的能力,有机质含量是反映土壤肥力的主要指

标。本规程仅以(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依据,对土壤肥力进行分级,有机质含量低于12g/kg为

低肥力土壤;(12~17)g/kg为中肥力土壤;高于17g/kg以上的为高肥力土壤。

4环境要求

3.1产地环境指标

墨西哥饲用玉米产地环境中的土壤环境指标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水指标和空气环境指

标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3.2肥料

肥料的使用按NY/T394的规定执行。

3.3农药

农药的使用按NY/T393的规定执行。

5特征

5.1植物学特性

植株形似玉米,须根发达,分蘖多,茎直立,直径(1.5~2)cm,叶片剑状,中肋明显,叶面光滑,

花单性,雌雄同株异花,雄花顶生、园锥花序,雌花生于叶腋中,由苞叶包被,穗轴扁平,有(4~8)

节,每节生一小穗,互生,呈穗状花序,柱头丝状,延伸至苞叶外,每小穗长一小花,受粉后发育颖果,

(4~8)个颖果呈串珠状排列。

5.2生物学特性

具有适应性强、鲜草产量高、结籽性能良好等优良特征。喜高温、高湿、高肥环境,耐肥。最适发

芽温度为15℃,生长最适温度25℃~35℃,抗炎热,能耐受40℃高温,不耐霜冻,气温降至10℃以下时,

停止生长,0℃~1℃时,植株开始变黄死亡。需水量大,要经常保持湿润,不耐水淹。对土壤要求不严,

pH5.5~8.0地区均可生长,最适宜在水肥条件好的土壤上栽培。

6栽培技术

6.1整地

播前应深耕细耙,上虚下实,畦面平整、土碎,四周开深排水沟,沟深30cm、宽30cm,畦间开浅

沟,深(15~20)cm,宽20cm,田间无积水,土壤保持湿润。

6.2苗床准备

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的,在播前应制作苗床。苗床选择在地势高、不受涝、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

块。每667m2大田净苗床面积(20~25)m2,翻耕前施有机肥2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