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T 1102-2018 人大代表联络站基本规范

DB3302/T 1102-2018 DB3302/T 1102-2018 Basic Standards for Contact Stations of Representatives in People's Congresse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2/T 1102-2018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0-30
实施日期
2018-11-30
发布单位/组织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A12

DB3302

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

DB3302/T1102—2018

人大代表联络站基本规范

2018-10-30发布2018-11-28实施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02/T1102—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基本要求..........................................................................1

4建设要求..........................................................................1

5接待要求..........................................................................2

6学习要求..........................................................................4

7活动要求..........................................................................5

8工作保障..........................................................................5

9质量管理..........................................................................6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识要求........................................................7

附录B(资料性附录)LOGO应用示例...................................................9

附录C(资料性附录)相关表单样式...................................................11

I

DB3302/T110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会提出与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人事选举工委。

本标准起草人:翁鲁敏、董学东、胡一俊、单硕雯、虞存斌、陈海滨。

II

DB3302/T1102—2018

人大代表联络站基本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下简称联络站)的基本要求、建设要求、接待要求、学习要求、

活动要求、工作保障以及质量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与运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15093国徽

3基本要求

3.1联络站是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是汇集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

切的重要渠道,是强化代表意识、提升履职能力的重要载体。

3.2联络站应以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社情民意、推动代表履职为工作内容,依法开展代表工作。

3.3联络站应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推动硬件标准化、制度规范化、活动经常

化、联络信息化。

3.4联络站应建立健全代表联系群众、代表活动和学习、代表视察调研、人员职责、台账管理等制度。

3.5联络站应推动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推进选民(群众)意见处置,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反馈。

3.6联络站应充分利用站点资源,组织代表统筹开展接待服务、学习交流、主题活动等工作。

3.7联络站应推动网上接待服务,通过网站以及短信、微信和客户端,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提供

信息化服务。

4建设要求

4.1选址

4.1.1联络站宜选择在可达性强、位置适中、易于辨识、环境及地质条件良好的场地。

4.1.2联络站宜有独用的场所。当与其他场所合用时,应便于使用和管理。

4.2建设

4.2.1联络站的建设规模应与人大代表入站开展工作的合理需求相适应,总建筑面积一般不小于50m2,

并合理划分办公、接待、展示等功能区。

4.2.2联络站可与相关公共设施联合建设。

1

DB3302/T1102—2018

4.3场所和空间配置

4.3.1联络站场所与空间的功能配置,应满足人大代表工作需要,包括但不限于表1规定。

表1场所与空间配置要求

场所要求

办公场所为联络站工作人员、入站人大代表配置的工作空间。

接待场所满足接待选民(群众)活动,以及学习、议事、座谈、会商等多种用途的使用要求。

——展墙、展廊或陈列室等;

展示场所——宜有较好的采光条件;

——展廊可以用建筑物的走廊,也可利用开放式走廊或露天场地。

注:各类场所可根据其建设规模、建筑特色和功能需求合理配置必需的专用设施设备及用品。

4.3.2联络站可根据自身承担的职能、任务以及工作特色,调整各项活动场所或空间面积比例。

4.3.3联络站功能分区应明确,并考虑一室多用或多室组合使用的灵活性以及管理的独立性。

4.3.4接待、活动场所应采光充足,温度适宜,保持通风,清洁卫生。

4.3.5接待场地宜设在建筑的地面首层,考虑老年人、残障人活动需求,设置无障碍设施。

4.4设施

4.4.1联络站设施配置应安全、舒适、有序,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功能正常。

4.4.2联络站应在醒目位置摆放“人大代表信箱”,便于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4.4.3物品的配置及数量应满足联络站日常工作需要,定位摆放,规范整齐。

4.5标识

4.5.1联络站标识应风格统一,指示清晰,并符合附录A的规定。

4.5.2联络站应统一上墙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人大代表身份信息,包括照片、姓名、职务等;

——年度活动计划,包括接待计划、学习计划、主题活动计划等;

——接待流程;

——接待范围;

——国徽、标语。

注:标语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等。

4.5.3联络站应设置人大代表接待桌牌,并于接待日定置排放。

4.5.4联络站的工作制度和履职成果宜上墙或以手册、图册等形式于联络站醒目位置展示。

5接待要求

5.1接待范围

5.1.1联络站应接待的对象为选区(片)内选民(群众)。

5.1.2联络站应不予接待以下事项:

——已经或者应该通过诉讼、行政复议、调解、仲裁解决的事项;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申诉、检举和控告;

——相关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解决途径或方法的事项;

2

DB3302/T1102—2018

——信访事项。

5.2接待计划

5.2.1联络站应合理安排日常接待和主题接待,于年初制定和发布当年度接待计划。

5.2.2接待计划应明确接待时间、进站接待人大代表等信息,主题接待应明确接待内容或主题。

5.2.3接待计划应科学设定接待频次。全年接待总量应不少于6次。

5.2.4接待计划应通过联络站醒目位置上墙、社区宣传栏公示、网站公示等方式向选民(群众)公开。

5.3接待时间

5.3.1选民(群众)接待日宜相对固定。

5.3.2选民(群众)接待日的具体接待(开放)时间应对外明示。

5.3.3每次接待选民(群众)的时间应不少于半个工作日。

5.4代表进站

5.4.1各级人大代表应按接待计划要求进站接待,每人全年进站接待不少于1次。

5.4.2接待现场应安排不少于2名人大代表,宜按新老结合、层级交叉等原则进行组合。

5.4.3人大代表不能按计划参加的,应提前通知联络站;联络站应及时调整,并向选民(群众)说明。

5.5日常接待

5.5.1人大代表应认真听取选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判断问题的性质和种类,按5.7的规定进行接

待交流。

5.5.2对不属于接待范围的,人大代表应向选民(群众)进行解释,并告知、引导群众向有关部门或

单位反映。

5.6主题接待

5.6.1接待主题

联络站应围绕以下内容确定接待主题: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人大重点工作;

——基层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注:可借助党委政府已有的民意收集平台收集基层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5.6.2收集社情民意

5.6.2.1联络站宜建立民情联络员队伍,指导民情联络员围绕接待主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

5.6.2.2民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