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16/T 56-2023 绳网行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要求

DB3716/T 56-2023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Maturity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for Rope Net Industry Enterprise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16/T 56-2023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22
实施日期
2024-01-22
发布单位/组织
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00.01

CCSA00

3716

滨州市地方标准

DB3716/T56—2023

绳网行业企业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要求

2023-12-22发布2024-01-22实施

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16/T5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君诺化纤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滨州恒顺网业有限公司、惠民县浩瀚化纤绳网

有限公司、滨州市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滨州恒迈尼龙化纤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滨州八匹马塑料化纤制品

有限公司、山东道韵网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时敬亭、潘学鹏、赵建奎、刘吉喜、路梅烽、李宁、邢迈、任立岳。

I

DB3716/T56—2023

绳网行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绳网行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构成、成熟度等级、能力要素和成熟度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绳网行业企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第三方开展智能制造能力的差距识别、

方案规划和改进提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9116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3术语和定义

GB/T391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模型构成

本模型由成熟度等级、能力要素和成熟度要求构成,其中,能力要素由能力域构成,能力域由能力

子域构成,如图1所示。

图1模型构成

1

DB3716/T56—2023

5成熟度等级

成熟度等级规定了智能制造在不同阶段应达到的水平。成熟度等级分为五个等级,自低向高分别为

一级(规划级)、二级(规范级)、三级(集成级)、四级(优化级)和五级(引领级),如图2所示。较高的成熟度

等级要求涵盖了低成熟度等级的要求。

图2成熟度等级

一级(规划级):企业应开始对实施智能制造的基础和条件进行规划,能够对核心业务活动(设计、生

产、物流、销售、服务)进行流程化管理。

二级(规范级):企业应采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手段对核心装备和核心业务活动等进行改造和规

范,实现单一业务活动的数据共享。

三级(集成级):企业应对装备、系统等开展集成,实现跨业务活动间的数据共享。

四级(优化级):企业应对人员、资源、制造等进行数据挖掘,形成知识、模型等,实现对核心业务

活动的精准预测和优化。

五级(引领级):企业应基于模型持续驱动业务活动的优化和创新,实现产业链协同并衍生新的制造

模式和商业模式。

6能力要素

6.1能力要素给出了智能制造能力提升的关键方面,包括人员、技术、资源和制造。人员包括组织战

略、人员技能2个能力域。技术包括数据、集成和信息安全3个能力域。资源包括装备、网络2个能力

域。制造包括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5个能力域。

6.2设计包括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2个能力子域,生产包括采购、计划与调度、生产作业、设备管理、

仓储配送、安全环保、能源管理7个能力子域,物流包括物流1个能力子域,销售包括销售1个能力子

域,服务包括客户服务和产品服务2个能力子域。

6.3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活动特点对能力域进行裁剪。

2

DB3716/T56—2023

7成熟度要求

7.1人员

人员能力要素包括组织战略、人员技能2个能力域。人员能力要素按成熟度等级可划分为不同等级要求,见表l。

能力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组织战略应制定智能制造的发a)应制定智能制造的发展战a)应对智能制造战略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与评测,通过对各指标、战略相关

展规划;略,对智能制造的组织结性检验和调整,持续优化战略;

应对发展智能制造所构、技术架构、资源投入、b)应建立优化岗位结构的机制并定期对岗位结构和岗位职责的适宜性进行

需的资源进行投人员配备等进行规划,形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实施岗位结构优化和岗位调整

资成具体的实施计划;

b)应明确智能制造责任部门

和各关键岗位的责任人,

并且明确各岗位的岗位职

责;

人员技能a)应充分意识到智a)应具有智能制造统筹规划a)应具有创新管理机制,持a)应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实现人员知识、技能、

能制造的重要性;能力的个人或团队;续开展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经验的沉淀与传播;

b)应培养或引进智b)应制定适宜的智能制造人创新和管理创新;b)应将人员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数字化与软

能制造发展需要才培训体系、绩效考核机b)应建立知识管理体系,通件化

的人员制等,及时有效的使员工过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人员

获取新的技能和资格,以贡献的知识和经验,并结

适应企业智能制造发展需合智能制造需求,开展分

要;析和应用

7.2技术

1

DB3716/T56—2023

技术能力要素包括数据、集成、信息安全3个能力域。技术能力要素按成熟度等级可划分为不同等级要求,见表2。

能力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数据a)应采集单一业务a)应基于二维码、条形码、a)应采用传感技术,实现制a)应建立企业级的统应对数据分析模型实时

活动所需的数据;RFID、PLC等,实现数造关键环节数据的自动一数据中心;优化,实现基于模型的

b)应基于经验开展据采集;采集;b)应建立常用数据分精准执行

数据分析b)应基于信息系统数据和人b)应建立统一的数据编码、析模型库,支持业务

工经验开展数据分析,满数据交换格式和规则等,人员快速进行数据

足特定范围的数据使用需整合数据资源,支持跨部分析;

求;门的业务协调;c)应采用大数据技术,

c)应实现数据及分析结果在c)应实现数据及分析结果应用各类型算法模

部门内在线共享的跨部门在线共享型,预测制造环节状

态,为制造活动提供

优化建议和决策支

集成应具有系统集成的意a)应开展系统集成规划,包a)应形成完整的系统集成应通过ESB和ODS等方式,实现全业务活动的集成

识括网络、硬件、软件等内架构;

容;b)应具有设备、控制系统与

b)应实现关键业务活动设软件系统间集成的技术

备、系统间的集成规范,包括异构协议的集

成规范、工业软件的接口

规范等;

c)应通过中间件工具、数据

接口、集成平台等方式,

实现跨业务活动设备、系

统间的集成

信息安全a)应制定信息安全a)应定期对关键工业控制系a)工业控制网络边界应具a)工业网络应部署具有深度包解析功能的安全设

2

DB3716/T56—2023

管理规范,并有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有边界防护能力;备;

效执行;估;b)工业控制设备的远程访b)应自建离线测试环境,对工业现场使用的设备

b)应成立信息安全b)应在工业主机上安装止规问应进行安全管理和加进行安全性测试;

协调小组的工业防病毒软件;固c)在工业企业管理网中,应采用具备自学习、自

c)应在工业主机上进行安全优化功能的安全防护措施

配置和补丁一管理

7.3资源

资源能力要素包括装备、网络2个能力域。资源能力要素按成熟度等级可划分为不同等级要求,见表3

能力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装备a)在关键工序应用a)应在关键工序应用数字化a)在关键工序实现自动化设a)关键工序设备应具a)关键工序设备三维

自动化设备设备备上下工序互联,实现自备数据管理功能;模型应集成设备实

b)应对关键工序设b)关键工序设备应具有标准动化传输。b)关键工序设备具有时运行参数,实现

备形成技改方案通信接口,包括b)应建立关键工序设备的三远程操作,可以人设备与模型间的信

RJ45,RS232.RS485等,并维模型库机交互功功能。息实时互联;

支持主流通信协议,包括b)关键工序设备、单

OPC/OPCUA,元、产线等应实现

MODBUS,PRO-FIBUS等基于工业数据分析

的自适应、自优化、

自控制等,并与其

他系统进行数据分

网络应实现办公网络覆盖应实现工业控制网络和生产网a)应建立工业控制网应建立分布式工业控制网络,基于SDN的敏捷网

络覆盖络、生产网络和办公络,实现网络资源优化配置

网络的防护措施,包

括不限于网络安全隔

3

DB3716/T56—2023

离、授权访问等手段;

b)网络应具有远程配置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