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JDZ 0009-2018 稻田养蟹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T/PJDZ 0009-2018 Paddy field cultivation of crab green high-efficiency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PJDZ 0009-2018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3-12
实施日期
2018-04-10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盘锦北方稻作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滨海稻区稻田养蟹的前期准备、水稻栽培技术以及河蟹养殖技术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盘锦稻区及类似生态区的稻田养蟹; 主要技术内容:1水稻栽培技术1.1育秧采用工厂化育秧技术培育壮秧。秧龄(30~35)d、叶龄(3.1~3.2)片、株高(13~15)cm、茎基宽(2.0~2.2)mm、百株干重(3.0~3.5)g,要求秧苗整齐一致、个体间差异小、密度均匀,无枯叶、无病害、根白、根量大、盘结好、形成毯状秧片。1.2移栽5月上中旬采用机械移栽。穴距(16~18)cm,每穴(4~5)本株,移栽苗数(7.5~10.5)×105/hm2。为满足河蟹中后期生长对光照的需求,有条件的养殖户可采用每隔11行留出1行空地,靠边际优势弥补产量。1.3施肥施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平衡施入氮、磷、钾及微肥。旋耕前一次性深施“稻蟹生态种养田水稻专用复合肥”(1050~1200)kg/hm2。施肥技术符合DB 21/T 2351-2014中的规定。2河蟹养殖技术2.1蟹种消毒蟹种放养时采用20mg/L~30mg/L高锰酸钾浸浴(3~5)min,或采用3%~5%的食盐水浸浴(5~8)min进行消毒处理。2.2养殖期管理2.2.1水质调节养蟹稻田田面水深最好保持在20cm,最浅不低于10cm。有条件的经常换添新水,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前提下,尽量保持稻田中水质稳定、清新。2.2.2日常管理每天都要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特别是高温闷热和阴雨天气,更要注意水质变化情况,河蟹摄食情况,堤坝有无漏洞,防逃设施有无破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
起草人:
付雪蛟、马畅、付立东、杜萌、齐国峰、韩峰、李春泉、张阳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