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175-2018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公路应用设计规范
DB61/T 1175-2018 Recycling Material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Road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Material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 、 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起草人:
- 薛生高 、 李超 、 赵昕 、 李展望 、 伍发茂 、 雷甲 、 高震 、 时伟 、 蔡同俊 、 宁军 、 王文生 、 陈志超 。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20
P66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175—2018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公路应用设计规范
Designspecificationsforhighwayapplicationofconstructionwasterecycled
materials
2018-10-11发布2018-11-11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1/T1175—2018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规定.........................................................................................................................................................2
5地基处理.........................................................................................................................................................3
6路基填筑.........................................................................................................................................................5
7路面基层、底基层.........................................................................................................................................6
8再生集料混凝土.............................................................................................................................................9
附录A(规范性附录)轻质杂物含量试验方法.........................................................................................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杂物含量及混凝土块含量试验方法.....................................................................14
I
DB61/T117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生高、李超、赵昕、李展望、伍发茂、雷甲、高震、时伟、蔡同俊、宁军、
王文生、陈志超。
本标准由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电话:029—68718902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六路37号
邮编:710065
II
DB61/T1175—2018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公路应用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以下简称“再生材料”)用于公路工程中的地基处理、路基填筑
及路面基层、底基层和再生集料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等级新建、改(扩)建公路,市政道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7431.2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
GB/T20316.1普通磨料堆积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粗磨粒
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C2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E3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E4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E5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TD31-05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DB61/T529垂直振动法水泥稳定碎石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DB61/T951垂直振动法二灰稳定碎石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DB61/T1160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加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
建筑垃圾constructionwaste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在建设、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3.2
再生粗集料recycledcoarseaggregate
1
DB61/T1175—2018
建筑垃圾采用专用设备破碎、筛分、分拣后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再生集料。
3.3
再生细集料recycledfineaggregate
建筑垃圾采用专用设备破碎、筛分、分拣后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再生集料。
3.4
混凝土块含量concretecontent
建筑垃圾再生粗集料中混凝土块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3.5
杂物impurities
砖、石、砂浆和混凝土块之外不能加工再生集料的物质(如金属、塑料、沥青、木头、玻璃、陶瓷、
草根、树叶、树枝、纸张、石灰、石膏、毛皮、煤块和炉渣等)。
3.6
轻质杂物lightweightimpurities
不适宜于路基填筑的密度较小的杂质材料(如塑料、木块、布片、纸屑、泡沫颗粒等)。
3.7
掺配集料blendedaggregate
在普通集料中掺配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混合集料。
3.8
再生集料混凝土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
在集料中掺配部分建筑垃圾再生粗集料的混凝土。
4基本规定
4.1再生材料的道路设计,应收集道路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和筑路材料等资料,做好道路沿线工程
地质勘察试验工作,查明沿线水文、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4.2应对道路沿线的建筑垃圾料源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察,对选用的建筑垃圾材料进行取样试验。
4.3建筑垃圾原材料使用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建筑垃圾原材料使用规定
>4.75mm颗粒含量<0.075mm颗粒含量
分类说明
%%
Ⅰ≥20<50可应用
Ⅱ≥2050~80处理后可用
Ⅲ—80~100不得用于集料加工
4.4再生材料的加工应符合DB61/T1160的要求。
4.5利用再生材料填筑的道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2
DB61/T1175—2018
5地基处理
5.1一般规定
5.1.1本规范所指地基为黄土地区地基,包括湿陷性黄土地基、地表易积水或地下水位较高的表层处
于软塑状的黄土状土地基。
5.1.2地基处理应按照JTGC20的要求查明的地基岩土性质、物理力学参数和水文条件,结合地形、
路堤填土高度进行设计。
5.1.3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处理深度:
a)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的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墙高>6m的挡土墙和高速公路及一级公
路与桥台距离25m范围内路基,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
b)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基路段地基最小处理深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湿陷性黄土地基最小处理厚度
单位为m
湿陷等级与特征
路基类型经常积水或浸湿可能性大季节性积水或浸湿可能性小
ⅠⅡⅢⅣⅠⅡⅢⅣ
高度>4m的路堤23461235
零填、高度≤4m的路堤11.52311.522.5
5.1.4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宽度,在路堤段应处理至坡脚排水沟外侧≥1m,且距离坡脚≥3m。
5.1.5地基处理用再生材料的最小承载比(CBR值)≥8%。
5.2换填垫层
5.2.1换填垫层适用于处理厚度<3m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及表层湿软地基,厚度宜为0.5m~3.0m。
5.2.2用于换填表层湿软黄土状土地基的垫层,宽出路堤坡脚的宽度,≥垫层的厚度,且≥1m。
5.2.3换填垫层用再生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换填垫层用再生材料技术指标表
技术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不均匀系数Cu≥5JTGE40(T0115)
>4.75mm颗粒含量
≥40JTGE40(T0115)
%
最大粒径
≤100mmJTGE40(T0115)
mm
有机质含量
≤5JTGE40(T0151)
%
轻质杂物含量
≤0.3附录A
%
含泥量
≤5JTGE42(T0310)
%
5.2.4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换填垫层,上部40cm~60cm应采用石灰土或水泥土封闭。石灰土垫层的
石灰剂量宜为6%~8%;水泥土垫层的水泥剂量宜为4%~5%。
3
DB61/T1175—2018
5.2.5换填垫层用作小型构造物的基础时,垫层厚度宜根据构造物应按照JTG/TD31-05的要求执行。
5.2.6构造物底部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荷载试验确定,并应进行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
5.2.7换填垫层的压实度应与路堤相同层位的路堤压实度要求相同,且≥93%。
5.3再生材料挤密桩
5.3.1再生材料挤密桩适用于处理深度>5m,不宜采用强夯处理的湿陷等级为Ⅱ~Ⅳ级自重湿陷性黄
土地基,加固土层饱和度Sr≤65%。
5.3.2再生材料挤密桩适宜处理层厚为5m~12m的湿陷性黄土,桩长一般≥4m。
5.3.3用于处理挡土墙地基时,宽度应≥处理土层厚度的1/2,且≥3m。
5.3.4用于消除黄土湿陷性时,再生材料挤密桩桩孔直径宜为0.4m~0.5m,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
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应以消除桩间土湿陷性标准确定,一般宜为2.0倍~2.5倍桩径。
5.3.5挤密桩桩体材料采用石灰土或水泥土稳定再生材料混合料。
5.3.6石灰土或水泥土中石灰宜采用Ⅲ级以上钙质消石灰,水泥宜选用强度等级为32.5级的普通硅酸
盐水泥,水采用可饮用水。
5.3.7石灰土或水泥土掺量宜为26%~30%,石灰土中石灰剂量宜为12%~18%;水泥土的水泥剂量宜为
6%~10%。
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1/ 278.042-1998 玻璃仪器 标度试管 1998-06-04
- DB51/ 278.041-1998 玻璃仪器 标度烧杯 1998-06-04
- DB51/ 278.039-1998 玻璃仪器 熔点测定器 1998-06-04
- DB51/ 278.048-1998 玻璃仪器 下口瓶 1998-06-04
- DB51/ 278.049-1998 玻璃仪器 龙头瓶 1998-06-04
- DB51/ 278.045-1998 玻璃仪器 试剂瓶 1998-06-04
- DB51/ 278.047-1998 玻璃仪器 滴瓶 1998-06-04
- DB51/ 278.043-1998 玻璃仪器 水槽 1998-06-04
- DB51/ 278.046-1998 玻璃仪器 储气瓶 1998-06-04
- DB51/ 278.040-1998 玻璃仪器 硬质玻管 199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