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376-2021 养殖鱼类疫病防控技术规范

DB11/T 376-2021 DB11/T 376-2021 Aquaculture Fish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376-2021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28
实施日期
2022-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CCSB5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376—2021

代替DB11/T376—2006

养殖鱼类疫病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culturedfish

diseases

2021-12-28发布2022-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376—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防控对象和范围.....................................................................1

5现场调查...........................................................................2

6采样和检测.........................................................................2

7疫病控制...........................................................................2

附录A(资料性)防控对象、范围和检测方法............................................4

附录B(资料性)流行病学调查表......................................................5

附录C(资料性)采样水温............................................................6

附录D(资料性)现场采样记录表......................................................7

附录E(资料性)染疫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记录表..........................................8

I

DB11/T37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1/T376—2006《养殖鱼类病害防疫检疫技术规范》。本文件与DB11/T376-2006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主要防控对象和范围”(见第4章);

b)增加了“采样和检测”相关内容(见第6章);

c)增加了“疫病控制”(见第7章);

d)删除了原生动物病原体计数、人工感染、原代细胞培养(见2006年版的4.3、5.1.6、5.2.4);

e)删除了病原体标本材料的记录、标签和整理(见2006年版的第8章);

f)删除了“Earle氏溶液配方”和“葡翁氏液配方”相关内容(见2006年版的附录A、附录B)。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立蒲、潘勇、张文、吕晓楠、曹欢、王小亮、王静波、王姝、王澎。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年首次发布为DB11/T376—200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376—2021

养殖鱼类疫病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殖鱼类主要疫病防控对象和范围、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以及疫病控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养殖鱼类发病后的检测、诊断和疫病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5805.1鱼类检疫方法第1部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

GB/T15805.2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诊断规程

GB/T15805.5鲤春病毒血症诊断规程

GB/T15805.6鱼类检疫方法第6部分:杀鲑气单胞菌

GB/T18652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

GB/T34734淡水鱼类小瓜虫病诊断规程

GB/T36190草鱼出血病诊断规程

GB/T36194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检测方法

SC/T1132渔药使用规范

SC/T7103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SC/T7015染疫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

SC/T7024罗非鱼湖病毒病监测技术规范

SC/T7201.1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第1部分:通用技术

SC/T7211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检测方法

SC/T7212.1鲤疱疹病毒检测方法第1部分:锦鲤疱疹病毒

SC/T7214.1鱼类爱德华氏菌检测方法第1部分:迟缓爱德华氏菌

SC/T7218(所有部分)指环虫病诊断规程

SC/T7219(所有部分)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SC/T7223(所有部分)黏孢子虫病诊断规程

SC/T7229鲤浮肿病诊断规程

SC/T7235罗非鱼链球菌病诊断规程

SN/T2120流行性溃疡综合症检疫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防控对象和范围

1

DB11/T376—2021

防控对象和范围见附录A。

5现场调查

5.1养殖情况

调查养殖品种、规格、养殖面积、密度、模式、苗种来源、饲料及投喂等情况。

5.2气象

调查并记录7d内的风力、降水、气温等气象变化。

5.3水质

按照GB11607中规定的水质指标进行测定,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态氮等。可采用

便携式水质分析仪测量。

5.4发病情况

5.4.1鱼体观察

观察鱼体活动情况,有无异常。鱼体体表有无黏液;体色有无变化;体表有无充血、出血、溃烂,

鳍条、鳞片等有无损伤;眼球有无凹陷或突出;肛门有无红肿及拖便等情况。

5.4.2用药情况

调查用药种类、用量及效果。

5.4.3发病、死亡情况

调查鱼病发生情况、死亡率等。

5.5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

流行病学调查表见附录B。

6采样和检测

6.1采样

按照SC/T7103的规定执行。已出现临床症状的,取5尾~8尾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鱼。没有临床症

状的,鱼苗、鱼种取150尾;鱼卵取150粒。各种疫病采样水温见附录C。填写现场采样记录表(见附录D)。

6.2检测

主要疫病检测方法见附录A。

7疫病控制

7.1病毒病控制

7.1.1苗种

2

DB11/T376—2021

对于正发病或经检测为阳性的,应按照SC/T7015的规定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填写染疫水生动物

无害化处理记录表(见附录E)。不应对外销售。

7.1.2成鱼

对于正发病或经检测为阳性的同一水体鱼类,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减少应激刺激操作。存活下来的

鱼,不应用于苗种繁育。病死鱼及时捞出进行无害化处理,填写染疫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记录表(见附

录E)。

7.1.3养殖尾水

对于正发病或有阳性检出的养殖水体,使用含氯石灰消毒,按国家标准要求达标后排放。

7.1.4养殖渔具

渔具专池专用,避免交叉污染。可使用戊二醛、聚维酮碘、三氯异氰脲酸或苯扎溴铵等消毒。

7.1.5养殖池塘

再次养殖前应排水后用含氯石灰消毒处理后再继续使用。

7.2细菌病、寄生虫病控制

7.2.1苗种、成鱼

可以治疗的应按照SC/T1132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病死鱼及时捞出进行无害化

处理,填写染疫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记录表(见附录E)。

7.2.2养殖尾水

按7.1.3执行。

7.2.3养殖渔具

按7.1.4执行。

7.2.4养殖池塘

按7.1.5执行。

7.3其他

养殖鱼类发生一类动物疫病以及其他疫病呈暴发性流行时按相关动物防疫规定执行。

3

DB11/T376—2021

A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