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 10406-2007 蚕桑生产基地评价方法

SB/T 10406-2007 Meteyard for the sericulture production base

行业标准-商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B/T 10406-200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商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01-25
实施日期
2007-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蚕桑生产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以县级行政区域或跨县域建设的国家级蚕桑生产基地的评价。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起草人:
李龙、陈涛、李奕仁、吴海平、李掌林、胡乐山、杨彪、樊民军、巨海林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65.020.01

犅01

备案号:—

20171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

犛犅犜104062007

蚕桑生产基地评价方法

犕犲狋犲犪狉犱犳狅狉狋犺犲狊犲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犲狉狅犱狌犮狋犻狅狀犫犪狊犲

狔狆

ㅤㅤㅤㅤ

20070125发布2007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

/—

犛犅犜104062007

蚕桑生产基地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蚕桑生产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以县级行政区域或跨县域建设的国家级蚕桑生产基地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97生丝

/生丝试验方法

GBT1798

/桑蚕干茧试验方法

GBT9111

/桑蚕干茧

GBT9176

/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

GBT19113

GB19173桑树种子和苗木

/桑树种子和苗木检验规程

GBT19177

/桑蚕原种检验规程

GBT19178

ㅤㅤㅤㅤ

GB19179桑蚕原种

NY326桑蚕一代杂交种

/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

NYT327

3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相互关联的基地规模、蚕茧质量、技术装备、集约化程度和生产效益等个大

项个小项指标组成。

16

“蚕桑生产基地评价指标内容”,见附录。

4评价指标赋值

本指标体系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

基地规模(分)

4.130

基地应选建在立地条件适宜蚕桑生产的区域,具备一定的蚕桑生产规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可稳定

发展或持续发展的前景与潜力。

桑园面积(分)

4.1.112

基地栽植的桑园,苗木质量符合、/的要求,面积应在2(万亩)以

GB19173GBT191772000hm3

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2(亩)加分,满分为面积2(万亩)。

9200hm30000.2≥5000hm7.50

或者利用沙荒地栽桑,面积达到2加分,满分为桑园总面积2(万亩),利用沙

200hm1≥2000hm3

荒地栽桑面积2。

≥600hm

蚕种繁育供应系统与发种量(分)

4.1.26

基地具备稳定且保质保量的蚕种繁育供应系统,普及推广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良蚕品种(杂交组

合),年发种量应在万张以上,桑蚕原种与一代杂交种的质量符合、/和、

5GB19179GBT19178NY326

/—

犛犅犜104062007

/的要求。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万张加分;满分为年发种量万张。

NYT327410.2≥15

蚕茧产量(分)

4.1.312

基地年蚕茧产量应在(万担)以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加分;满分为蚕茧

1500t39250t0.2

产量(万担)。

≥5250t10.5

蚕茧质量(分)

4.230

蚕茧质量,按照/和/、/规定检测;缫制的生丝按照、

GBT19113GBT9111GBT9176GB1797

/规定检验。

GBT1798

上车茧率(分)

4.2.110

基地收购的蚕茧,其平均上车茧率应在以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加分;满分为

88%71%0.5

上车茧率≥94%。

净度(分)

4.2.28

基地所产蚕茧的平均净度应在分以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分加分;满分为净度

90610.5

≥94分。

解舒率(分)

4.2.37

基地所产蚕茧的平均解舒率应在以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加分;满分为解舒率

55%51%0.1

≥75%。

鲜毛茧出丝率与生丝等级(分)

4.2.45

基地所产蚕茧其平均鲜毛茧出丝率应在以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加分;满分为

13%31%0.5

鲜毛茧出丝率≥17%。

或者基地所产蚕茧鲜毛茧出丝率达到,但其平均生丝等级达到级的加分,达到级的

13%4A15A

加分。

ㅤㅤㅤㅤ

技术装备(分)

4.315

优良蔟具普及率(分)

4.3.15

优良蔟具普及率应在以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加分;满分为优良蔟具普及率

60%31%0.1

≥80%。

收烘设备(分)

4.3.24

已建成蚕茧收烘网络,具备良好的蚕茧收购秩序,使用定型烘茧设备收烘的蚕茧比例应占总收烘茧

量的以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加分;满分为。

90%31%0.1100%

或者在使用的定型烘茧设备中,环保、节能与热风循环型设备所占比例达到10%的加0.5分,比例

达以上加分。

20%1

科技推广(分)

4.3.36

技术人员(分)

4.3.3.13

建有县级蚕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每万担()产茧量配备专业技术推

500t

广人员达人以上。

农民培训(分)

4.3.3.23

接受乡镇以上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培训的蚕农的比例达80%以上。

集约化程度(分)

4.415

组织化程度(分)

4.4.14

标准化生产(分)

4.4.1.12

在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补充制定并实施涵盖栽桑、养蚕、茧质保全等内

容的蚕桑生产地方或企业标准,建立标准化示范区,逐步推行标准化生产。得分。

4.4.1.2组织形式(分)

以公司农户或蚕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形式组织蚕桑生产。得分。

+2

/—

犛犅犜104062007

户均生产规模(分)

4.4.23

基地范围内,年产蚕茧100kg以上农户所占养蚕农户总数的比例应在50%以上。起点得分为

分,每增加加分;满分为年产蚕茧以上农户所占养蚕农户总数的比例。

21%0.1100kg≥60%

连片桑园(分)

4.4.33

2(亩)以上连片桑园占桑园总面积的比例应在以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

0.667hm1050%2

加分;满分为亩以上连片桑园占桑园总面积的比例。

1%0.110≥60%

小蚕共育比例(分)

4.4.45

大力推广集约经营,基地小蚕共育比例应在以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加分;满

50%31%0.1

分为小蚕共育比例≥70%。

生产效益(分)

4.510

亩桑产茧量1)(分)

4.5.16

基地平均亩桑产茧量应在以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加分;满分为亩桑产茧量

50k45k0.2

gg

≥100kg。

蚕桑产值占纯农业产值比例(分)

4.5.24

基地蚕桑产值占基地所在区域纯农业产值比例应在以上。起点得分为分,每增加加

10%31%

0.1分;满分为蚕桑产值占纯农业产值比例≥20%。

5评价程序方法

将经过核实的各项评价指标数据,逐条对照本指标体系进行打分,记录于“蚕桑生产基地评价指标

测算表”中,给予相应赋值并求和。

“蚕桑生产基地评价指标测算表”,见附录。

ㅤㅤㅤㅤ

1)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但由于实际使用中仍习惯于用“亩桑产茧量”,为了便于理解和使用,此处仍保留“亩桑产

茧量”。

/—

犛犅犜104062007

附录犃

(规范性附录)

蚕桑生产基地评价指标内容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1.基地规模1.1桑园面积

1.2蚕种繁育供应系统与发种量

烆蚕茧产量

1.3

2.蚕茧质量2.1上车茧率

2.2净度

2.3解舒率

烆鲜毛茧出丝率与生丝等级

2.4

3.技术装备3.1优良蔟具普及率

3.2收烘设备

3.3科技推广

3.3.1技术队伍

3.3.2农民培训

ㅤㅤㅤㅤ

4.集约化程度4.1组织化程度

4.1.1标准化生产

4.1.2组织形式

4.2户均生产规模

4.3连片桑园

4.4小蚕共育比例

5.生产效益5.1亩桑产茧量

{蚕桑产值占纯农业产值比例

5.2

/—

犛犅犜104062007

附录犅

(规范性附录)

蚕桑生产基地评价指标测算表

表犅.1蚕桑生产基地评价指标测算表

基地名称分数

评价指标评价基准

实绩得分总分

项目赋分值参数分值

29分

2000hm

1.1桑园面积a12

1.每增加2+0.2分

200hm

1.2蚕种繁育供应系统5万张4分

地630

与发种量每增加万张分

1+0.2

模1500t9分

1.3蚕茧产量12

每增加200t+0.2分

88%7分

2.1上车茧率10

每增加1%+0.5分

2.90分6分

2.2净度8

每增加分分

1+0.5

茧30ㅤㅤㅤㅤ

55%5分

质2.3解舒率7

量每增加1%+0.1分

2.4鲜毛茧出丝率与生出丝率13%3分

丝等级b出丝率每增加1%+0.5分

60%3分

3.1优良蔟具普及率5

3.每增加1%+0.1分

定型设备占90%3分

术3.2收烘设备c415

每增加0.1%+0.1分

备技术队伍3分

3.3科技推广6

农民培训3分

标准化生产2分

4.1组织化程度4

组织形式2分

4.

100kg农户占50%2分

集4.2户均生产规模3

约每增加1%+0.1分

15

化10亩连片占50%2

4.3连片桑园3

每增加1%+0.1分

50%3分

4.4小蚕共育比例5

每增加1%+0.1分

/—

犛犅犜104062007

表犅.1(续)

基地名称分数

评价指标评价基准

实绩得分总分

项目赋分值参数分值

5.50kg4分

5.1亩桑产茧量6

每增加5kg+0.2分

产10

5.2蚕桑产值占纯农业10%3分

效4

益产值比例每增加1%+0.1分

a或者利用沙荒地栽桑,面积达到2加分,满分为桑园总面积2(万亩),利用沙荒地栽桑

200hm12000hm3

面积≥600hm。

b或者基地所产蚕茧鲜毛茧出丝率达到,但其平均生丝等级达到级的加分,达到级的加分。

13%4A15A2

c或者在使用的定型烘茧设备中,环保、节能与热风循环型设备所占比例达到10%的加0.5分,比例达20%以

上加分。

ㅤㅤㅤㅤ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