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8/T 072-2020 夏秋鲜食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DB3308/T 072-2020 Summer and autumn fresh soybea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8/T 072-2020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9-25
实施日期
2020-10-25
发布单位/组织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23

DB3308

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

DB3308/T072-2020

夏秋鲜食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2020-09-25发布2020-10-25实施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8/T072-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俊、陈润兴、邵晓伟、汪寿根、许竹溦、徐建祥、李诚永、汪成法、石

子建、郑洁、王俊杰、李建华、翁水珍、洪新耀

I

DB3308/T072-2020

夏秋鲜食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食大豆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准备、种植、施肥管理、病虫草

害防治、田间管理、采收、生产档案及生产模式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衢州市夏秋鲜食大豆的生产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23416.7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7部分:豆类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鲜食大豆

在豆荚鼓粒饱满,生理上处于鼓粒盛期(R6)~初熟期(R7)时进行采收,供新鲜加工食用

的豆荚或豆粒,也称“毛豆”或“菜用大豆”。

3.2

夏季鲜食大豆

于5月上旬~6月下旬播种,8月上旬~9月下旬采收的鲜食大豆。

3.3

秋季鲜食大豆

于7月上旬~8月上旬播种,10月上旬~11月中旬采收的鲜食大豆。

3.4

延后栽培

在能正常采收鲜豆荚的情况下,通过迟播实现延后采收的栽培方法,播种时间在立秋以

2

DB3308/T072-2020

后进行,一般以不晚于8月20日为宜。

4产地环境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鲜食大豆,产地环境应符合GB15618和

GB5084的规定。

5种子准备

5.1品种选用

5.1.1选用丰产性好、商品性优、内在品质佳、抗逆性强、适于当地栽培的,已通过审定的

鲜食大豆品种。根据栽培季节和种植方式,选用不同的品种。

5.1.2夏季鲜食大豆品种:推荐选用鼓粒期耐高温性强的品种,如:晋豆39、衢鲜3号、

浙鲜19、夏丰2008等;

5.1.3秋季鲜食大豆品种:推荐选用衢鲜1号、衢鲜5号、浙鲜85、浙鲜86、衢鲜6号、

萧农秋艳等。

5.1.4延后栽培鲜食大豆品种:推荐选用鼓粒期耐低温性强的品种,如:衢鲜5号、衢鲜6

号、萧农秋艳等。

5.2种子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要求。根据种植密度和种子粒重、发芽等情况,每667m2

准备种子4.0~7.5kg。

6夏季鲜食大豆种植

6.1田块准备

6.1.1田块选择应尽量避免连作,减少病虫害危害。

6.1.2深翻,按畦宽90cm(或130cm)、沟宽和沟深各30cm作畦,平整畦面,开好排水

沟。

6.2播种

6.2.1采用直播栽培,视天气情况(避免大雨前播种),于5月上旬~6月下旬播种。

6.2.2播种时,若土壤过干,应在雨后或灌水湿润后播种。

6.3种植密度

畦宽90cm种植2行,畦宽130cm种植3行,穴距30cm左右,每穴播种3~4粒。齐苗

后及时间苗,一般间苗后每穴留2株,每667m2有效苗约0.9万株。

7秋季鲜食大豆种植

7.1田块准备

3

DB3308/T072-2020

同6.1。

7.2播种

于7月上旬~8月上旬播种,延后栽培于立秋后播种,但最迟不宜晚于8月20日。

7.3种植密度

7.3.1畦宽90cm种植2行,畦宽130cm种植3行。

7.3.2常规栽培穴距25~30cm,每穴播种3~4粒,间苗后每穴留2株,每667m2有效苗约

1.0万株。

7.3.3延后栽培穴距23~25cm,每穴播种4~5粒,间苗后每穴留3株,每667m2有效苗约

1.3万株。

8施肥管理

8.1肥料施用要求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496规定要求。

8.2大田基肥

8.2.1夏季鲜食大豆栽培

大田播种前5~7d,每667m2施腐熟饼肥50~75kg或商品有机肥200~300kg,复合肥

20~30kg,深翻入土,肥土混匀。

8.2.2秋季鲜食大豆栽培

同8.2.1。

8.3苗肥

8.3.1夏季鲜食大豆栽培

定苗后,每667m2施尿素4~5kg。

8.3.2秋季鲜食大豆栽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