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371-2017 假肢矫形器配置接待服务规范

DB41/T 1371-2017 Prosthetic and Orthotic Configuration Reception Service Specification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1371-2017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2-10
实施日期
2017-05-10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40.40

C4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371—2017

假肢矫形器配置接待服务规范

2017-02-10发布2017-05-10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371—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接待服务流程......................................................................2

6档案管理..........................................................................5

7服务质量评价......................................................................6

8服务质量监督......................................................................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假肢配置病历首页格式............................................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假肢配置检查表格式..............................................8

附录C(规范性附录)假肢配置处方格式................................................9

附录D(资料性附录)假肢(矫形器)配置协议格式.....................................10

附录E(资料性附录)矫形器配置病历格式.............................................11

I

DB41/T1371—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民政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民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磊、孟雁舟、王文选、周树乾、谭春梅、杜一斐、李锐。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海涛、吕景贞、汪孝波、安冰、曹二巍、盛乃胜、李艳琼。

II

DB41/T1371—2017

假肢矫形器配置接待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假肢矫形器配置接待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及场地、设施设备要求、接待服务

流程、档案管理、服务质量评价及服务质量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假肢和矫形器配置的各类机构(以下简称机构)的接待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24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

GB22457假肢配置服务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

假肢矫形器装配机构

直接为肢残者、肢体功能障碍或需要改善肢体功能的人员提供假肢配置或矫形器配置服务的组织。

3.2

假肢配置

为肢残者安装、配备假肢,并最终交付成品假肢的过程。

3.3

矫形器配置

根据需求者(肢残者、肢体功能障碍或需要改善肢体功能的人员)的健康状况、活动能力、使用环

境等因素,为其配备、安装矫形器,并最终交付成品矫形器的过程。

4基本要求

4.1一般要求

配置机构在整个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做到:

a)服务人员热情、诚信、礼貌;

b)服务流程规范、责任到人,实行签字制;

c)尊重患者,保护隐私,对有可能暴露患者隐私的操作应有遮挡,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

d)妥善保管患者资料,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假肢病历、矫形器病历、假肢配置协议、矫形器

配置协议应至少保存15年;

e)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开展和组织员工参加服务语言、服务技能、服务意识等各类培训;

1

DB41/T1371—2017

f)公示其服务公约及售后服务电话;

g)机构应至少有2名持有民政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假肢师或者矫形器师(其专业资质应

与机构所装配的产品相一致),持有资格证书的人员的劳动合同不少于1年。

4.2接待场地、设施设备要求

4.2.1接待场地

接待场地要求:

a)患者活动场所应设有无障碍设施和标识,应符合GB50763的规定;

b)接待检查区的使用面积应不小于15㎡,并配有桌椅、纸笔、介绍材料。

4.2.2接待检查区设施设备

接待检查区应配备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a)医用门诊检查床;

b)医用X光观片灯;

c)身高体重秤,称重范围0kg~150kg、精度±0.5kg;身高范围100cm~200cm、精度±0.5

cm;

d)假肢肌电测试仪或有测试功能的肌电训练仪,双通道测试和显示(伸、屈),仪表量程0μV~

100μV,精度±0.5μV;

e)不带轮子的靠背椅;

f)样品陈列柜;

g)屏风或遮挡帘;

h)冷暖空调。

5接待服务流程

5.1假肢配置接待服务流程

5.1.1接待

5.1.1.1接待人员按GB22457假肢配置服务的要求,应热情向患者询问障碍困难情况,介绍假肢产

品,鼓励和启发患者对康复充满信心;详细询问患者的自然情况和需求,完成假肢配置病历的第1部分

(假肢配置病历首页),见附录A。

假肢配置病历第1部分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国籍(或地区)、民族、身高、体重;

——身份证件类别和号码;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

——家庭住址、工作单位;

——截肢原因、时间、部位;

——病史(现病史、既往病史、家族病史、既往假肢安装史)。

5.1.1.2如果已有病历,应调用已有病历,并询问和记录改动情况。

5.1.1.3如实向患者宣传介绍本单位情况、产品情况。

5.1.2检查

2

DB41/T1371—2017

5.1.2.1由假肢师负责对患者残肢和全身状况进行询问及检查,了解功能损害的范围、程度及代偿能

力,对残疾状况给予描述。

5.1.2.2检查过程中,应做好各项检查项目的详细记录,包括患者信息,填写假肢配置病历第2部分

(假肢配置检查表),见附录B。

5.1.2.3假肢配置病历第2部分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姓名、患者病历编号;

——残肢方位、截肢平面、残肢长度;

——截肢原因、截肢日期、术后处理情况;

——是否有人护理、本次是第几次安装假肢、首次安装时间;

——患者健康状况、有无心血管疾病、有无其他肢体疾病、有无其他疾病、药物服用情况、运动协

调性是否正常、站立位、坐位的平衡是否正常。

5.1.2.4截肢者生活工作环境

截肢者生活工作环境包括以下内容:

——截肢者居住环境路况平坦或不平坦;

——截肢者日常生活是否自理;

——截肢者职业;

——截肢者工作及生活中的主要姿势、坐、站、行走;

——截肢者工作及生活中的主要交通方式。

5.1.2.5残肢临床检查

残肢临床检查包括:

——控制残肢肌肉的肌力、外展、内收、伸展、屈曲、内旋、外旋情况;

——残肢关节运动范围;

——有无屈曲或外展挛缩畸形;

——残端能否承重、残端承重能力;

——皮下组织情况;

——皮肤疤痕粘连情况、有无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