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27/T 052-2018 桔小实蝇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5227/T 052-2018 DB5227/T 052-2018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Scutoid Fly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27/T 052-2018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8-30
实施日期
2019-03-02
发布单位/组织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分类号:B16

DB5227

贵州省黔南州000000地方标准

000000DB5227/T052-2018

000000

桔小实蝇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代替DB52/4330000-2001

TechnicalRegulationsonMonitoringandGreenControlofOrangeDrosophila代

2018-08-30发布2019-02-30实施

贵州省黔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27/T051-2018

目次

前言…………………………Ⅰ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监测方法………………2

5绿色防控技术…………………………2

6资料汇总归档…………………………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桔小实蝇形态特征………………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桔小实蝇预测参考资料………5

附录C(资料性附录)桔小实蝇调查统计表…………6

附录D(资料性附录)推荐使用的诱杀成虫诱捕器…………………7

附录E(资料性附录)桔小实蝇幼虫、蛹、成虫、危害状图片……8

I

DB5227/T05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黔南州植保植检站提出。

本标准由黔南州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黔南州植保植检站、长顺县植保植检站、福泉市植保植检站、都匀市植保植检

站、惠水县植保植检站、荔波县植保植检站、罗甸县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海雄、梁家燕、潘晓连、何忠雪、罗全丽、蒙仕鹏、朱雄、文永刚、付成

开、张维开、邓宇群、肖卫平、覃安荣、朱涛、陆金鹏、王凤梅。

I

DB5227/T052-2018

桔小实蝇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桔小实蝇系统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包括术语定义、监测方法、绿色防控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黔南州范围内桔小实蝇发生的柑桔、苹果、梨、猕猴桃等果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689.4植物保护机械诱虫板

NY/T2051桔小实蝇检疫检验与鉴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绿色防控

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

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本规

程仅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全程不使用化学农药。

3.2

系统监测

桔小实蝇系统监测,指一年中在系统监测园内,对其迁入至迁出寄主作物园时段的生活史进行系统

调查,包括成虫迁入时间、迁入量、产卵、幼虫危害、化蛹、成虫羽化迁出等的调查。

3.3

诱杀成虫

指采用理化结合的方法,利用害虫趋性,对害虫进行捕杀。

3.4

诱捕板

指在诱虫板上喷诱剂制成诱捕实蝇成虫的一种工具。

1

DB5227/T052-2018

3.5

蛆果

指被实蝇幼虫蛀食危害的果实,又叫蛆柑。

4监测方法

4.1系统监测

根据果树品种、种植年限、管理水平、常年桔小实蝇发生程度等划分类型园,在不小于667m2有

代表性的果园设立系统观测园,对桔小实蝇当年迁入至迁出寄主作物园时段的生活史进行系统调查,

包括成虫迁入时间、迁入量、产卵、幼虫危害、化蛹、成虫羽化迁出等进行调查。

4.1.1迁入成虫调查

a)调查时间:作物果实的果皮变软接近成熟时至采果结束,3天调查1次。

b)调查方法:在系统观测园中东、南、西、北、中各选2株树,每株树相距5m以上,在树冠中

下部悬挂1张25×20cm的诱捕板,调查成虫迁入时间和迁入量。分别统计诱捕板上桔小实蝇总虫数、

雌雄成虫数,并清除诱捕板上统计过的桔小实蝇,将结果记入附录C中表C.1。20天左右更换1次诱

捕板,或在原挂板上重喷诱剂。

4.1.2蛆果率(为害率)调查

a)调查时间:采果前调查1次。

b)调查方法:在系统观测园东、南、西、北、中各选1株树,共选5株,在每株树的东、南、西、

北、中5个方位进行调查,每个方位随机查10个果,同时拾取对应位置落地果,调查桔小实蝇危害的

蛆果率。蛆果率(为害率)%=(蛆果数÷调查总果数)×100%,将结果记入附录C中表C.2。

4.2面上普查

对当地发生桔小实蝇的果园全面开展调查,调查成虫迁入时间、发生量、蛆果率、迁出时间、发

生范围、发生面积等。

4.2.1调查时间

每种果园每年调查1次,于果实成熟采摘前调查桔小实蝇成虫发生量、蛆果率。

4.2.2调查方法

先进行全面目测、踏查,根据桔小实蝇发生区域、面积、种类、种植情况、发生程度等,划分类

型园和确定抽查点,再进行抽样调查。

4.2.3抽查方法

选有代表性果园作为抽样调查点,抽查方法参照系统监测方法。

5绿色防控技术

5.1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