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404.3-2024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 第3部分:森林资源
DB15/T 3404.3-2024 All-natural-resource asset inventory technical guidance Part 3: Forest resourc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40
CCSB6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404.3—2024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
第3部分:森林资源
Technicalguidanceforinventoryofstate-ownednaturalresources
assets—Part3:Forestresources
2024-04-15发布2024-05-1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404.3—2024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工作目标与任务.................................................................2
基本要求.......................................................................3
分类...........................................................................3
数学基础.......................................................................3
计量单位.......................................................................4
工作程序.......................................................................4
5技术方法...........................................................................4
资料准备.......................................................................4
工作底图制作...................................................................5
实物量清查.....................................................................5
资产价格体系建设...............................................................5
价值量核算....................................................................10
权益管理信息清查..............................................................10
6年度监测与更新....................................................................10
年度监测......................................................................11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年度更新..............................................11
7数据库建设........................................................................11
总体要求......................................................................11
数据库建设和管理..............................................................11
8数据质量控制与核查................................................................11
质量管理......................................................................11
成果核查......................................................................12
9数据成果汇交......................................................................12
10清查成果.........................................................................12
附录A(规范性)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新增属性结构信息................................13
附录B(规范性)全民所有森林资源经济指标采集表......................................15
附录C(规范性)内蒙古自治区全民森林资源资产清查数据成果文件组织结构................18
附录D(规范性)文本成果要求........................................................20
I
DB15/T3404.3—2024
附录E(规范性)全民所有森林资源均质区域划分及优势树种确定...........................22
附录F(规范性)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外业调查表...................................24
附录G(规范性)森林资源生长过程模型编制方法.........................................26
参考文献..............................................................................29
II
DB15/T3404.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15/T3404《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的第3部分。DB15/T3404已经发布
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土地资源;
——第2部分:矿产资源;
——第3部分:森林资源;
——第4部分:草原资源;
——第5部分:湿地资源。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春荣、张晶晶、刘珊彤、王海雯、于海洋、包文峰、于洪武、杨越、双宝、
樊江龙、曹鑫鑫、王桂艳、史建林、姚喜军、许静新、于胜男、哈斯珠拉、贾俊青、张志慧、包萨楚荣
贵、王沛东、李永林、平安、李少杰、刘雪娜。
III
DB15/T3404.3—2024
引言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是围绕履行所有者职责,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经济价值量,以及
所有者职责履职主体、使用权状况等权益管理信息,构建资产底图,支撑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
基础性工作。为保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有序开展,促进资产清查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制定资产清查规范性标准体系成为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制度的重要任务。DB15/T3404《全
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是指导内蒙古自治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的基础性地
方标准,由于涉及资源门类多,按资源门类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土地资源。目的在于确立全民所有土地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准则。
——第2部分:矿产资源。目的在于确立矿产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准则。
——第3部分:森林资源。目的在于确立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准则。
——第4部分:草原资源。目的在于确立全民所有草原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准则。
——第5部分:湿地资源。目的在于确立全民所有湿地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准则。
IV
DB15/T3404.3—2024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
第3部分:森林资源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的总体原则,并规定了实物量清查、资产价格体系建设、
经济价值量核算、权益管理信息清查的技术方法和数据统计汇总、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与核查、清查
成果汇交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中的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LY/T1812林地分类
TD/T1055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DB15/T340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stated-ownedforestresourceasset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所指的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包括林地和林木资源资产。全民所
有森林资源中林地范围即“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中的国有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林木即为“年
度国土变更调查”中地类为林地,且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数据中林木权属为国有的林木。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inventoryofstated-ownedforestresourceasset
运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行业专项调查、确权登记、相关监测和管理数据等已有成果,摸清全民所
有森林资源资产数量、质量、空间位置等属性信息,完成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的实物量清查,摸清使
用权状况,所有者职责履职主体,保护和利用及权益维护等其他管理情况,建立数据库,支撑全民所有
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工作。
1
DB15/T3404.3—2024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属性信息inventoryoftated-ownedforestresourceassets
equitymanagementinformation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的数量、质量、用途、分布、使用权、所有者职责履职主体、配置方式、
年期、价格、成本、收益、划入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划入自然保护地核心区面积、违法责任主体、违
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毁坏林地面积和经济价值等属性信息。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经济价值economicvalueofstated-ownedforestresourceasset
在统一基准时点与既定用途前提下,依据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特点,按照法定最高使用年期或
统一设定的年期核算出的使用权经济价值或收益的现值。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价格assetpriceofstated-ownedforestresource
收集资产价格信号,经过必要的修正、调整和补充,采用规定程序和方法,测算形成基准时点法
定最高使用年期或统一设定年期的森林资源使用权价格。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价格体系assetpricesystemofstated-ownedforestresource
根据收集到的资产价格信号,建立自治区、旗县两级,用来核算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经济价值的
资产价格与相应的资产价格修正系数。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均质区域homogeneousregionofstate-ownedforestresources
assets
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地理区位、森林资源状况、经营状况等因素基本一致的资产清查区域。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年度更新annualupdateofassetsinventoryofstated-owned
forestresource
在基期年或上年清查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年度变更调查、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年度监测及外业补充
调查等数据,完成资产清查成果的年度更新的过程。
4总则
工作目标与任务
4.1.1工作目标
围绕履行所有者职责,整合已有森林资源数据成果,查清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实物量、价值量、
使用权状况、所有者职责履职主体和其他权益维护情况等底数信息,实现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上图入
库,服务于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管理。
2
DB15/T3404.3—2024
4.1.2工作任务
4.1.2.1查清实物量
以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为基础,摸清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等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属性
信息。
4.1.2.2构建和更新资产价格体系
按照统一的价格内涵,通过测算、调整,建立和更新与资产清查基准时点相衔接的森林资源资产价
格体系。
4.1.2.3核算经济价值
将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数量与资产价格体系进行空间和类别匹配,核算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
经济价值。
4.1.2.4查清使用权状况
根据地籍调查成果数据等,查清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使用权主体、类型、期限、范围等全民所有
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属性信息。
4.1.2.5查清所有者职责履职主体情况
根据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直接行使所有权或代理履行所有者职责的自然资源清单、法律授权县级
代理履行所有者职责的自然资源资产范围,结合不动产登记信息等,查清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所有者
职责履职主体层级和具体履职部门等信息。
4.1.2.6查清开发利用和权益维护信息
根据全民所有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统计、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执法监督等,查清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
产保护和利用、权益维护等管理信息。
4.1.2.7建立数据库
整合各级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成果,建立资产清查数据库,编制资产清查工作总结报告。
基本要求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应按照自然资源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试行
稿)》(以下简称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南》)与本文件的技术要求执行。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底图
中土地权属、界限和面积以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数据为准,其他以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数据和外业调查
数据为基础。
分类
林地二级地类按照TD/T1055中“国土三调”分类标准执行,在此基础上按照LY/T1812进一步细
化;林种、森林类别、林分因子等按照GB/T26424确定。
数学基础
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执行TD/T1055标准,其中具有使用权信息的宗地按照实际面积上图,特殊情况
3
DB15/T3404.3—2024
可实际备注。
计量单位
4.5.1实物量
面积单位采用“平方米(m2)”,保留两位小数。
汇总面积单位采用“公顷(hm2)”,保留四位小数。
郁闭度保留两位小数。
覆盖度保留两位小数。
平均年龄采用“年”,保留整数。
平均树高采用“米(m)”,保留两位小数。
平均胸径采用“厘米(cm)”,保留两位小数。
株数单位采用“株”,保留整数。
蓄积量采用“立方米(m3)”,保留两位小数。
经济林产品产量采用“千克(kg)”,保留整数。
运输距离采用“千米(km)”,保留整数。
4.5.2价值量
资产价格采用“元/亩”,保留整数。
汇总经济价值单位采用“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工作程序
以旗县为单位完成资产清查成果,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a)准备工作,包括方案制定、人员培训和资料收集等;
b)确定清查方法和清查基数,完成资料更新和修正;
c)确定清查界线,制作清查单元工作底图;
d)通过内业数据整合、更新和外业补充调查,完成单元的种类、权属、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实物
信息入库;
e)采集清查单元的成本、价格和收益等价值信息;
f)建立或更新资产清查价格体系;
g)内业、外业核查;
h)实物量清查数据库汇交;
i)核算资源资产经济价值,完成地方确认;
j)建立数据库;
k)统计汇总,完成资料整理、成果分析、报告编写和图件编制;
l)成果检查与验收;
m)成果备案。
5技术方法
资料准备
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工作相关专项资料如下:
a)清查基准时点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4
DB15/T3404.3—2024
b)“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数据;
c)更新到清查基准时点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数据成果、森林督查、林地分等定级以及森林资
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等;
d)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边界范围矢量成果;
e)地籍调查成果、不动产登记成果和林权发证信息等;
f)各级清查主体同级人民政府代理履行所有者职责的自然资源清单。
工作底图制作
5.2.1资料整理
在初始清查时森林资源需要完成林分因子的更新。通过森林专项调查成果或者使用森林资源生长
过程模型等方式实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中林分因子的更新,套合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数据
成果更新林木权属等信息。对更新后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数据成果进行关键字段的提取,并剔除冗
余字段,在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南》要求字段的基础上,增加自治区规定字段,按照附录A,完成全民
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资料整理。
5.2.2提取属性与图斑标识
按照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南》要求标识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数据成果未覆盖的“国土变更调查”
认定的国有林地图斑,建立“KD”字段,将未覆盖区域的图斑属性赋值为“1”。
5.2.3数据套合与处理
按照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南》要求,通过数据叠加、属性挂接等方法,在保持“国土变更调查”图
斑边界不破坏的前提下,完成林分因子等数据属性挂接,挂接后图层属性按照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南》
和附录A。
在保持“国土变更调查”图斑界线不改变前提下分割子图斑时,需对图斑面积进行平差,确保各子
图斑面积之和与图斑面积相等。
5.2.4破碎图斑处理
针对套合处理后全民所有森林资源基础图层中不满足“最小上图面积(400m2)”和“宽度最大值
小于5m”的图斑,就近合并到相邻的子图斑,但不得破坏“国土变更调查”图斑界线。
实物量清查
基于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底图,按照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南》和以下内容完成实物量清
查:
a)增加实物量、价格信息采集内容,具体按照附录A和B;
b)自治区规定的必填项与国家必填项存在差异,需按规定填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c)专题数据未覆盖区域(即“KD”字段=1)的图斑,需要按照外业补充样点或基于相关资料建立
优势树种生长过程模型完成数据补录工作,具体小班调绘或野外调查补充信息按照GB/T
26424实施;
d)建立优势树种的生长过程模型时,龄级的生长率、生长量和龄组的生长率、生长量按照附录G
计算。
资产价格体系建设
5
DB15/T3404.3—2024
5.4.1价格信号采集
以旗县为单位开展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价格信号采集工作,各旗县填写林地流转、林地交易、营
林成本、平均木材价格、森林采伐相关经济信息,按照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南》及附录B,逐级上报完
成价格信息采集工作。
5.4.2均质区域划分
在国家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均质区域的基础上,参考中国林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气候、地
貌、水文、土壤、地理区位、森林资源状况、经营状况及价格信号采集情况等因素,在保证县级行政区
划完整性的前提下,细化形成自治区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清查均质区域,并完成优势树种的扩充,按
照附录E。
5.4.2.1基础数据
按照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南》确定资产价格体系建设所需基础数据,具体如下:
a)各旗县内主要优势树种的平均蓄积;
b)降水量等高线图;
c)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
d)营林成本;
e)社会环境信息。
5.4.2.2价格内涵
按照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南》确定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价格内涵,具体如下:
a)林地权利:林地使用权价格;
b)林木权利:林木所有权价格;
c)林地权利年期:70年;
d)林地类型:根据当地国有林地的主要类型,按照乔木林地、灌木林地(一般灌木林地和灌木经
济林地)、其他林地设定;
e)林木分类:根据森林类别划分,按商品林(用材林、经济林、能源林),公益林(防护林、特种
用途林)设定;
f)基准日: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确定的基准时点。
5.4.3制定价格修正体系
5.4.3.1林地价格调整系数测算方法
选取成熟林平均树高、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作为林地主要调整因素。
a)成熟林平均树高调整系数测算
基于国家均质区域和自治区均质区域范围,计算国家均质区域内成熟林平均树高(Kx2)和自治区均
质区域内成熟林平均树高(Kx1),确定自治区级成熟林平均树高调整系数(KS)。具体公式如下:
Ks=Kx1/Kx2…………….(1)
式中:
KS——自治区级成熟林平均树高调整系数;
Kx1——自治区均质区域成熟林平均树高;
Kx2——国家均质区域成熟林平均树高。
6
DB15/T3404.3—2024
依据各旗县的成熟林平均树高(Wx1),和自治区均质区域内成熟林平均树高(Kx1),确定县级成熟
林平均树高调整系数(WS)。具体公式如下:
WS=Wx1/Kx1…………….(2)
式中:
WS——县级成熟林平均树高调整系数;
Wx1——旗县成熟林平均树高;
Kx1——自治区均质区域成熟林平均树高。
b)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测算
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主要因素为苗木成本、劳动力成本、物价指数、中心城市影响度、
道路通达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人口密度等。依据国家均质区域和自治区均质区域范围,计算国
家均质区域调整因素平均总分值(Gf)和自治区均质区域调整因素平均总分值(Zf),确定自治区级营
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Ds)。具体公式如下:
Ds=Zf/Gf…………….(3)
式中:
Ds——自治区级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
Zf——自治区均质区域调整因素平均总分值;
Gf——国家均质区域调整因素平均总分值。
利用各旗县调整因素计算的总分值(Xf)和自治区均质区域调整因素平均总分值(Zf),确定县级
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Es)。具体公式如下:
Es=Xf/Zf…………….(4)
式中:
ES——县级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
Xf——旗县调整因素总分值;
Zf——自治区均质区域调整因素平均总分值。
c)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调整系数测算
基于国家均质区域和自治区均质区域范围,计算国家均质区域内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Hx2)和自
治区均质区域内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Hx1),确定自治区级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调整系数(HS)。
具体公式如下:
Hs=Hx1/Hx2…………….(5)
式中:
HS——自治区级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调整系数;
Hx1——自治区均质区域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
Hx2——国家均质区域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
依据各旗县的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Jx1)和自治区均质区域内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Hx1),确
定县级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调整系数(JS)。具体公式如下:
JS=Jx1/Hx1…………….(6)
式中:
JS——县级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调整系数;
Jx1——旗县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
Hx1——自治区均质区域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
d)林地价格调整系数测算
7
DB15/T3404.3—2024
基于自治区级成熟林平均树高调整系数(Ks)、自治区级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DS)
和自治区级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调整系数(Hs),通过算术平均法求得自治区级林地价格调整系数(NS),
具体公式如下:
Ns=(KS+DS+Hs)/3………….(7)
式中:
Ns——自治区级林地价格调整系数;
Ks——自治区级成熟林平均树高调整系数;
DS——自治区级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
HS——自治区级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调整系数。
基于县级成熟林平均树高调整系数(WS)、县级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Es)和县级成
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调整系数Js,通过算术平均法求得县级林地价格调整系数(PS),具体公式如下:
PS=(WS+Es+JS)/3…………….(8)
式中:
Ps——县级林地价格调整系数;
Ws——县级成熟林平均树高调整系数;
ES——县级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
JS——县级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调整系数。
5.4.3.2用材林林木资产清查价格调整系数测算方法
选取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优势树种公顷蓄积量作为用材林林木主要调整因素。林木资源资产
按照用材林测算的要求,具体见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南》。旗县级用材林木调整系数,可参照自治区级
技术方法执行。
能源林价格直接采用自治区级价格确定,暂不做系数修正。
a)用材林幼龄林林木调整系数测算
幼龄林林木调整因素选取营林成本,参照营林成本中苗木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物价指数影响因子,
通过因子量化及分值确定,对各影响因子进行空间加权叠加分析,计算营林成本总分值。自治区结合实
际情况,制定旗县级用材林幼龄林林木调整系数。
均质区域和自治区均质区域范围,计算国家均质区域营林成本平均总分值(Lf)和自治区均质区域
营林成本平均总分值(Hf),根据以下计算公式确定自治区级幼龄林林木优势树种价格调整系数(Cs)。
具体公式如下:
Cs=Hf/Lf…………….(9)
式中:
CS——自治区级幼龄林林木优势树种价格调整系数;
Hf——自治区均质区域营林成本平均总分值;
Lf——国家均质区域营林成本平均总分值。
b)材林中龄林及以上林木调整系数测算
中龄林及以上林木调整因素主要选取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优势树种蓄积量,其中营林成本包
括苗木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物价指数影响因子;社会环境条件包括中心城市影响度、道路通达度、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人口密度影响因子;蓄积量采用优势树种公顷蓄积量。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
整系数,按照林地调整系数确定;公顷蓄积量通过旗县优势树种的公顷蓄积量确定。
通过林地价格调整系数中确定的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因素总分值,依据自治区的调整因素平
均总分值(Qf)和自治区均质区域调整因素总分值(Zf),计算确定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
(Ss),具体公式如下:
8
DB15/T3404.3—2024
Ss=Zf/Qf…………….(10)
式中:
SS——自治区级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系数;
Zf——自治区均质区域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因素平均总分值;
Qf——自治区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件调整因素平均总分值;
基于国家均质区域和自治区均质区域范围,计算国家均质区域平均公顷蓄积量(Ax)和自治区级均
质区域平均公顷蓄积量(Bx)。根据以下计算公式确定自治区级中龄林及以上林木优势树种公顷蓄积量
调整系数(Js)。旗县级用材林中林龄林木调整系数测算可参照执行。具体公式如下:
Js=Bx/Ax.…………….(11)
式中:
JS——自治区级中龄林及以上林木优势树种公顷蓄积量调整系数;
Bx——自治区均质区域中龄林及以上林木优势树种平均公顷蓄积量;
Ax——国家均质区域中龄林及以上林木优势树种平均公顷蓄积量;
自治区级中龄林及以上林木优势树种公顷蓄积量调整系数(JS)和自治区级营林成本和社会环境条
件调整系数(SS),取算术平均求得自治区级中龄林及以上林木优势树种调整系数(MS),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3/T 653-2007 猪瘟防疫效果监测技术规范 2007-07-05
- DB11/ 238-2007 车用汽油 2007-07-04
- DB12/T 328-2007 优势水产品产业带 彭泽鲫养殖园区建设 2007-06-25
- DB11/T 488-2007 出租小轿车营运服务规范 2007-07-04
- DB12/T 330-2007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2007-07-03
- DB11/T 486-2007 血液管理信息指标代码与数据结构 2007-07-04
- DB12/T 326-2007 优势水产品产业带 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园区建设 2007-06-25
- DB11/ 239-2007 车用柴油 2007-07-04
- DB11/ 485-2007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2007-07-04
- DB11/T 487-2007 物业保安服务质量要求 200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