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116-2018 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规程

DB34/T 3116-2018 Thin-shell pecan plant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4/T 3116-2024 |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116-2018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4-16
实施日期
2018-05-16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立地要求、培育类型,以及果用林、材果兼用林造林地选择、苗木要求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果用、材果兼用为目的的薄壳山核桃栽培和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造林经营总站、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黄山市林业科学 研究所、阜阳市林科所。
起草人:
肖斌、陈淑芬、傅松玲、肖正东、程光茹、潘新建、金继良、龚明、高乾奉、 吴浩。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65.020.40

B6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116—2018

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forestationandmanagementofCaryaillinoensis

文稿版次选择

2018-04-16发布2018-05-16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116—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造林经营总站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造林经营总站、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黄山市林业科学

研究所、阜阳市林科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斌、陈淑芬、傅松玲、肖正东、程光茹、潘新建、金继良、龚明、高乾奉、

吴浩。

I

DB34/T3116—2018

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立地要求、培育类型,以及果用林、材果兼用林

造林地选择、苗木要求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果用、材果兼用为目的的薄壳山核桃栽培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557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LY/T1678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34/T2638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

3立地要求

3.1适宜范围

全省范围内均适合薄壳山核桃生产和生长,但在淮北暖温带气候区域栽培应尽可能选用耐寒品种。

3.2地形条件

平原以及坡度15°以下的山区和丘陵缓坡地带。

3.3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厚度不低于1m;排水良好,pH值为6.0~8.0,中性土为宜。

4培育类型

根据经营目的分为果用和材果兼用两种类型。

5果用林栽培

5.1造林地选择

除了符合“3、立地要求”外,还应选择在交通方便、相对集中连片地块,符合LY/T1557的规定。

造林地周边环境应符合LY/T1678的要求。

1

DB34/T3116—2018

5.2良种

应选择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或者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推荐的,适宜我省栽培的

优良薄壳山核桃品种。

5.3苗木

5.3.1苗龄

用2年生以上优良品种嫁接苗造林。

5.3.2苗木质量

应符合DB34/T2638合格苗有关要求。

5.4品种配置

果用林连片造林,至少应配置2~3个品种,品种配置为各品种之间的花期基本一致,品种可分行

配置或混杂配置。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按8:1配置。

5.5造林

5.5.1整地方式和水保措施

入冬前进行林地清理和整地。整地方式有全垦整地和块状整地,根据林地坡度等条件要求选用不同

方式进行,见表1。

表1不同整地方式和水保措施

整地方式林地坡度整地方法水保措施

先砍除杂草灌木,再全面挖掘深翻,

全垦后,沿水平等高线每隔6m~

深度25cm~30cm,并清除石块、树根

全垦在平坦或缓坡地10m,开挖一条30cm左右的拦水沟,

等杂物,让土壤熟化,然后挖穴。

整地坡度在15°以内采用大雨时可减低流速,水渗入土中,增加

现在多用机械进行整地开挖,深度

土壤湿度,并防止水土流失。

可达100cm。

在水土保持要求按造林株行距确定栽植点,然后在

较高的水塘、水库和交点上按规格挖穴,如有石块等,要将挖

块状只在造林穴1m2~2m2内进行土壤

通沿线等地,以及四旁出的石块等杂物置于穴边的下方形成拦

整地垦作,其它地方只砍不挖。

隙地或地形破碎的山水埂,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先以表土

岗地造林地段采用。填穴,最后以心土覆在穴面。

5.5.2栽植密度

薄壳山核桃宜稀植,最终密度为120~150株/ha,但初植密度可适当加密。

5.5.3挖穴、施基肥

按株行距定点开穴,规格100cm×100cm×100cm;定植时,根据土壤条件,每穴可施20~30kg

腐熟农家肥作基肥,并将表土入穴。

5.5.4栽植时间

2

DB34/T3116—2018

每年11月上旬~12月上旬、2月下旬~3月中旬均可栽植,但以早春为宜,具体时间视土壤墒

情决定。

5.5.5栽植

5.5.5.1栽植时

将表土回填好,扶正苗木,让根系舒展,且苗根不能与基肥直接接触,分层回填土并踩实,注意将

嫁接苗嫁接口露出土面。栽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5.5.5.2栽植后

栽植后,灌足水份或待降雨充分后,用1m2地膜覆盖于根际,并在地膜上覆盖厚达2cm土壤、

压实;或在苗木根际四周,放置一些稻草等覆盖物并压上1cm土壤,以利于保温、保湿、防止杂草生

长和提高成活率。

5.6定干整形

5.6.1定干

定植当年不做任何修剪,只将主干扶直,并保护好顶芽。待春季发芽后,顶芽向上直立生长,将其

作为中心干。一般定干高度在0.6m~1.0m左右。

5.6.2整形

幼树不宜过多修剪,可采用摘心法,促发分枝,并通过修剪,对选留的主枝、侧枝,采用撑、拉、

绑、刻的方法,形成主干疏层形和开心形树体结构。

5.6.3树体结构

5.6.3.1主干疏层形

以主干为中心,主枝10~15个,3~5层,第一层有主枝4~5个,第二至第五层各有主枝2~3

个,各主枝保留侧枝1~3个,各层之间距离2~3m,结果枝组分布于主枝的两侧。

5.6.3.2开心形

有主枝3~4个,相邻或邻近排列于主干上,没有明显分层,每主枝有侧枝2个左右,结果枝组均

匀分布于主侧枝的四周。

5.7结果树修剪

应适度短截、回缩骨干枝和结果枝组,控制树冠的横向扩展,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