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8/T 144-2023 乡镇(街道)法治指数评价规范

DB3308/T 144-2023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8/T 144-2023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18
实施日期
2024-01-18
发布单位/组织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60

CCSA90

DB3308

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

DB3308/T144—2023

乡镇(街道)法治指数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sforevaluationonruleoflawindexoftownships(subdistricts)

2023-12-18发布2024-01-18实施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8/T144—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1

5评价指标和方式...............................................................................................................................................1

6评价结果应用...................................................................................................................................................3

附录A(资料性)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体系评价表............................................................................5

I

DB3308/T144—202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衢州市司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柯城区司法局、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杭

州天均数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文达、方韧、李秀苑、施希望、范书健、姜朝斌、陈群、于俊、彭飞、单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DB3308/T144—2023

乡镇(街道)法治指数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乡镇(街道)法治指数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和方式、评价结果应用等内

容。

本标准适用于乡镇(街道)法治指数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乡镇(街道)法治指数ruleoflawindexoftownships(subdistricts)

综合衡量乡镇(街道)法治建设、成效、发展水平的因子。

4评价原则

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体系应遵守以下原则:

a)引导性:注重乡镇(街道)法治指数评价范围、工作成效和发展趋势,发挥对乡镇(街道)法治建

设的引导作用;

b)代表性:体现本领域特点,突出乡镇(街道)法治指数的本质和特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c)系统性:从多维度、多指标系统构建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体系;

d)可操作性:乡镇(街道)法治指数评价指标可量化,相关数据便于采集。

5评价指标和方式

5.1指数体系架构

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主要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组成,三级指标可根据年度法治建设情

况进行动态调整,指标体系见表1。

表1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体系

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1全面依法治乡(镇、街)委员会(党委)研究法治建设工作次

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法治工作决策部署数

2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委员会研究社区矫正工作次数

1

DB3308/T144—2023

表1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体系(续)

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3报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报告数量

4领导班子每年开展述法比例

5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集中学法次数

6乡镇(街道)、村(社)干部开展法治培训次数

法治培训学习

7组织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预警)

8组织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合格率(预警)

9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率

10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率

11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纠错数量

12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化管理覆盖率(预警)

13重大行政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率

14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率(预警)

行政协议

15依法执政行政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率

16行政协议合法性审查率

17行政执法持证率行政执法证件持证率(预警)

18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合法性审查率

19“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

“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率

数字应用情况

20信息公开信息公开被纠错数

21法律援助社会满意情况受援人对法律援助满意率

22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

23行政负责人出庭发声率

24行政复议案件听证会参加率

25行政复议应诉行政争议总量(较上年度)比值

26行政诉讼一审败诉案件数量

27行政复议纠错案件数量

28组织庭审观摩数量

29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

30依法治理特殊人群管理安置帮教对象安置率

31重点安置帮教对象接送率

32万人成讼率

33重复信访占比

34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重复报警率

35人民调解满意率(预警)

36群体性事件发生数

37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数量

38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比率

39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比率

2

DB3308/T144—2023

表1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体系(续)

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40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覆盖率

41环境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42安全生产治理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数

43司法建议反馈率

司法监督

44检察建议反馈率

法治监督

45行政复议履行率

行政执法监督

46环保督察、自然资源督察、森林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销号情况

47乡镇(街道)法律顾问配备率

48法律顾问、律师配备村(社区)法律顾问覆盖率

49公职律师配备数量

50省级品牌调解工作室数量

51法治建设队伍保障人民调解配备市级品牌调解工作室数量

52专职人民调解员配备数

53法学本科学历或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工作人员新增数量

其他法治人员配备

54司法助理员(法制审核员)人数

55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配备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配比率

56法治建设创新经验在全国、省、市和县市区大会发言交流或被

发文推广、发文表彰,领导批示的

57加分项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最佳实践案例数量

58创建“枫桥式”法庭、检察室、派出所、司法所、行政执法队

等法治单位

5.2指数评价方式

5.2.1应结合最新法治建设工作要求设置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体系指标权重,明确指数规划目标、数

据更新频率、细化分值、指数监管单位、数据对接方式,评价方式参照附录A。涉及指标权重、规划目

标等评价要素调整时,应由权威部门公开发布最新评价方案。

5.2.2应通过系统对接、系统采集等方式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指数数值,宜建设

法治指标库。

6评价结果应用

6.1结果展示

6.1.1数据可视化

应以图表形式,全面展示指数的体系与规则、各指标的评分信息,展示各乡镇(街道)的指数数值、

排名和指数趋势变化情况。

6.1.2指数排名

应依托现有政务系统,动态展示各评价单位的指数数值、一级指标排名、指数变化情况等信息。

3

DB3308/T144—2023

6.1.3指数比对

应不定期进行指数对比,选择2个以上的单位进行指标比对、指标指数值对比,显示该项指标的指

数值及占比情况。可从横向、纵向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生成和比对。

6.2预警与处置

6.2.1预警监测

应对设置预警阈值的指标,以及各级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实时监测。

6.2.2预警推送

监测到指标数值临近预警阈值或指标数值波动较大时,应形成专项事件预警推送至相关部门。

6.2.3预警处置

相关部门收到事件预警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对预警信息进行处置与反馈。

4

DB3308/T144—2023

附录A

(资料性)

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体系评价表

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体系评价表见表A.1。

表A.1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体系评价表

权重(可参一档二档三档四档五档建议数据

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规划目标更新频率建议指数监管单位备注

考)(赋分100%)(赋分80%)(赋分60%)(赋分40%)(赋分20%)对接方式

全面依法治乡(镇、街)委员县(市、区)委依法

11次每年21////系统采集

会研究法治建设工作次数治县(市、区)办

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委员会

21次每年11////县(市、区)司法局系统采集

研究社区矫正工作次数

报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县(市、区)委依法

31次每年11////系统采集

报告数量治县(市、区)办

县(市、区)委依法

4领导班子每年开展述法比例100%每年2100%////系统采集

法治建设治县(市、区)办

组织领导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集中学

52次每年22/1//县(市、区)司法局系统采集

法次数

乡镇(街道)、村(社)干部开县(市、区)委依法

64次每季度24321/系统采集

展法治培训次数治县(市、区)办

系统对接

组织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当地县

7100%每年2100%////县(市、区)司法局

用法考试参考率市区法规

考试系统)

5

DB3308/T144—2023

表A.1乡镇(街道)法治指数体系评价表(续)

权重(可参一档二档三档四档五档建议数据

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规划目标更新频率建议指数监管单位备注

考)(赋分100%)(赋分80%)(赋分60%)(赋分40%)(赋分20%)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