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375-2017 水生动物检疫名录及病原检测方法

DB11/T 375-2017 Water animal quarantine list and pathogen detection method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375-2017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3-22
实施日期
2017-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农业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375—2017

代替DB11/T375-2006

水生动物检疫名录及病原检测方法

Listofaquaticanimaldiseasesanditsdetectionmethod

2017-03-22发布2017-07-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37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替代DB11/T375—2006《水生动物检疫名录及病原检测方法》,与DB11/T375—2006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见1);

——修改了检疫名录(见3,2006年版的3);

——修改了病原检测方法(见4.2,2006年版的4);

——删除了资料性附录A、B、C、D、E、F、G、H、I、J(见2006年版的附录A、B、C、D、E、F、

G、H、I、J);

——删除了结果报告单(见2006年版的5);

——增加了采样、抽样规格、抽样水温的规定(见4.1);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鲫造血器官坏死病诊断规程”(见附录A)。

请注意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欢、王姝、王小亮、王静波、曹洁、徐立蒲、那立海、贾丽、张文、王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375—2006。

I

DB11/T375—2017

水生动物检疫名录及病原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水生动物检疫名录及病原检测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生动物检疫以及相关疫病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805.1鱼类检疫方法第1部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

GB/T15805.2鱼类检疫方法第2部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

GB/T15805.4鱼类检疫方法第4部分:斑点叉尾鮰病毒(CCV)

GB/T15805.5鱼类检疫方法第5部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

SC/T7103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SC/T7212.1鲤疱疹病毒检测方法第1部分:锦鲤疱疹病毒

SN/T2503淡水鱼中寄生虫检疫技术规范

SN/T3584草鱼出血病检疫技术规范

3检疫名录

检疫对象及其相应的检疫范围见表1。

表1检疫名录

序号检疫对象检疫范围

1鲤春病毒血症(Springviraemiaofcarp,SVC)鲤鱼、锦鲤、金鱼等鲤科鱼类

2草鱼出血病(Hemorrhagediseaseofgrasscarp,GCRV)青鱼、草鱼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haematopoietic

3虹鳟等冷水性鲑科鱼类

necrosis,IHN)

4锦鲤疱疹病毒病(Koiherpesvirusdisease,KHVD)鲤、锦鲤

5鲫造血器官坏死病(Goldfishhaematopoieticnecrosis,GFHN)金鱼、鲫

6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nfectiouspancreaticnecrosis,IPN)虹鳟等冷水性鲑科鱼类

7斑点叉尾鮰病毒病(channelcatfishvirusdisease,CCVD)斑点叉尾鮰

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