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663-2022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
DB21/T 3663-2022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Radiant Panel Network Heat and Cooling Supply System Engineer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4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40.30DB21
CCSP33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663—2022
JXXX—2022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工程
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
capillarymatradiantheatingandcoolingengineering
2022-12-30发布2023-01-30实施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辽宁省地方标准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工程
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
capillarymatradiantheatingandcoolingengineering
DB21/T3663—2022
主编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23年1月30日
2022沈阳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辽住建办[2022]第XX号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辽宁省地方标准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的公告
由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工
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业经审定,批准为辽宁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21/T3663—2022,
现予以发布,自2023年1月30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
解释。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X月X日
前言
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0年度辽宁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修
订计划》的通知)(辽住建科[2020]1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
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标准及技术文献,结合辽宁省工程实际,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材料、施工、调试与验收、附录、条
文说明等。
本标准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由辽宁省建设科学研
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编单位并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
时答复并认真处理(归口管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
2号,邮编:110001,联系电话:024-234479652;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
限责任公司,地址:沈阳市和平南大街88号,邮编:110005,联系电话:024-23370402)
本标准主编单位: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领界能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
沈阳市华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辽宁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盘锦市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宾满族自治县城乡建设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辽宁中宇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柏瑞润兴(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编制人员:朱宝旭张晓明王庆辉李钢尚少文黄凯良
高睿阳刘思宋锦葛勇王炳希徐向飞
1
刘大阳隋义张伟姜宏刘金宏武德宁
聂鑫刘佳音王冉赵舒郭铁刚李诺
富娜郑学利郭志慧孔丹赵站稳朱婉迪
丛光刘学王琪淳解维智张国杰隋玲玲
杨宏亮吕青涛李润凡刘卓群山长月张俏
李昂赵芳馥李哲潘亚静乔咏琪陈思彤
李楠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陈德龙侯鸿章张九红赵立于永彬杨德福
杨光
2
目次
前言........................................................................1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材料.......................................................................5
4.1一般规定.................................................................5
4.2绝热层材料................................................................5
4.3填充层材料................................................................5
4.4系统材料及部件............................................................5
5施工.......................................................................7
5.1一般规定.................................................................7
5.2绝热层的铺设..............................................................8
5.3毛细管网的敷设............................................................8
5.4压力试验.................................................................11
5.5填充层施工...............................................................12
5.6面层施工.................................................................12
6调试与验收................................................................14
6.1调试....................................................................14
6.2工程验收.................................................................15
附录A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构造图示........................................17
附录B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用表..................................................20
附录C绝热层、毛细管、原始工作面、填充层、面层施工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27
本标准用词说明...............................................................28
引用标准名录.................................................................29
条文说明.....................................................................30
3
1总则
1.0.1为规范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工程的施工和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
用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以制冷剂、低温热水为热媒的毛细管网辐射供暖工程,及以制冷剂、高
温冷水为冷媒的毛细管网辐射供冷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工程的施工和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辽宁省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capillarymatheatingandradiantcoolingsystem
末端采用细小管道,敷设于地面、墙面或顶棚的一种以冷、热水或安全环保型空调制冷
剂为媒介的辐射供暖供冷系统。
2.0.2集管collectingpipe
毛细管网中向各毛细管通路分配流体或从毛细管通路中汇集流体的管道。
2.0.3塑料排扣plasticsnap-fit
具有将毛细管支管等间距排列并固定功能的塑料卡件。
2.0.4热熔承插连接fusionsocketconnection
由相同材质的热塑性塑料制作的管材、管件的插口与承口互相连接时,采用专用热熔工
具将连接部位表面加热熔融,承插冷却后成为一个整体的连接方式。
2.0.5露点控制器dewpointcontroller
能够监测房间空气露点并调节毛细管网换热介质的参数,以防止冷辐射表面结露的一种
自动控制装置。
2.0.6塑包金属毛细管
外层包有塑料的细小金属管道。
2.0.7分水器primarysupplywatermanifold
用于连接集中供暖供冷系统的供水管和各毛细管分支环路的配水装置。
2.0.8集水器primaryreturnwatermanifold
用于连接集中供暖供冷系统的回水管和各毛细管分支环路的汇水装置。
2.0.9空调分支器Airconditionerbranchdevice
用于变制冷剂流量的连接主机和多个末端的制冷剂连接管,别名分歧管,分为气管和液
管。
2.0.10隔离层isolatingcourse
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2.0.11填充层fillercourse
在辐射供暖供冷地面绝热层上设置覆盖毛细管用的构造层,起到保护毛细管并使地面温
度均匀的作用。
2.0.12绝热层insulatingcourse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中,用于阻挡冷热量传递,减少无效冷热损失,在现场单独铺设
的构造层。绝热层分辐射面绝热层和侧面绝热层。
2.0.13防潮层moistureproofingcourse
防止建筑地基或楼层地面下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2
2.0.14伸缩缝expansionjoint
用于补偿混凝土填充层和面层等膨胀或收缩用的构造缝。分为填充层伸缩缝、面层伸缩
缝。
2.0.15发泡水泥porouscement
将发泡剂、水泥、水等按配比要求制成泡沫水泥浆料,浇筑于地面,经自然养护形成具
有规定密度等级、强度等级和较低导热系数的泡沫水泥。
2.0.16自力式温控阀thermostatvalve
可人为设定温度,通过温包感应温度产生自力式动作,无需外界动力调节热水(冷水)
流量,从而控制室温恒定的阀门,又称恒温控制阀。
2.0.17温度控制器thermostat
能够测量温度并发出控制调节信号的温度自控设备,简称温控器。
3
3基本规定
3.0.1毛细管网辐射供暖表面平均温度宜符合表3.0.1的规定。
表3.0.1毛细管网辐射供暖表面平均温度(℃)
设置位置宜采用的平均温度平均温度上限值
人员经常停留25~2729
地面人员短期停留28~3032
无人停留35~4042
距地面1m以下35-
墙面
距地面1m以上3.5m以下45-
房间层高2.5m~3.0m28~30-
顶棚
房间层高3.1m~4.0m33~36-
3.0.2毛细管网辐射供冷表面平均温度宜符合表3.0.2的规定。
表3.0.2毛细管网辐射供冷表面平均温度(℃)
设置位置平均温度下限值
地面19
墙面17
顶棚17
注:应保证供冷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1℃~2℃。
3.0.3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单独供暖时,宜首先考虑地面埋置方式,地面面积不足时再考虑墙
面埋置方式;毛细管网同时用于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时,宜首先考虑顶棚安装方式,顶棚面
积不足时再考虑墙面或地面埋置方式。
3.0.4设置毛细管网辐射供冷系统时,应设置除湿通风系统、露点控制装置或采取其他防止
结露的措施。
3.0.5毛细管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冷媒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应同冷热源系
统相匹配。冷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
3.0.6对于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冷热源设备宜选用热泵机组或
热回收装置。
3.0.7地面上的固定设备或卫生器具下方,不应布置加热供冷部件。
3.0.8采用地面辐射供暖供冷时,生活给水管道、电气系统管线等不得与地面加热供冷部件
敷设在同一构造层内。
3.0.9各分支环路的长度宜相等,当各环路长度差距较大时,宜在每个分支环路上设置平衡
装置。
3.0.10每个分支环路埋设部分不应设置连接件。
3.0.11顶棚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宜采用金属板面层。
4
4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中所使用的材料,应根据系统工作温度、系统工作压力、
建筑荷载、建筑设计寿命、现场防水、防火以及施工性能等要求,经综合比较后确定。
4.1.2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中所使用的材料均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检验合格,强制
性性能指标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有效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
4.1.3以水为供暖供冷介质的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其毛细管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4.1.4以空调制冷剂为供暖供冷介质的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其毛细管宜采用塑包金
属毛细管,金属毛细管宜为铜质。
4.2绝热层材料
4.2.1绝热层材料应采用导热系数小、难燃或不燃、无异味,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材料,且
不应含有殖菌源及可能危害健康的挥发物。
4.2.2绝热层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时,其导热系数宜小于等于0.037W/(m·K)。
4.2.3绝热层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时,其导热系数宜小于等于0.034W/(m·K)。
4.2.4绝热层采用发泡水泥时,其导热系数宜小于等于0.08W/(m·K)。
4.2.5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其绝热效果不宜低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绝热效果。
4.3填充层材料
4.3.1以空调制冷剂为供暖供冷介质的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的填充层材料宜采用抗
裂砂浆。
4.3.2以水为供暖供冷介质的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的填充层材料宜采用预拌水泥砂
浆,且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
4.3.3当选用其他填充层材料时,应经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4.3.4当地面荷载大于20kN/㎡时,应会同结构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
4.4系统材料及部件
4.4.1毛细管生产企业应向安装和建设单位提交下列文件:
1国家授权机构提供的有效期内的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
2产品合格证;
3厂家应提供相应说明书。
4.4.2毛细管产品应标明原料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名或商标。包装上应标有批号、
数量、生产日期和检验代号。
5
4.4.3毛细管的色泽应相同一致,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气泡和其他影响性能的表面缺
陷,管材不应含有明显的杂质。
4.4.4以水为供暖供冷介质的毛细管网换热器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4.4的有关规定,
保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使用50年,毛细管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表4.4.4以水为介质的毛细管物理力学性能要求
无规共聚三型聚丙聚丁烯管耐热聚乙烯管
项目
烯管(PP-R)(PB)(PE-RT)
20℃、1h液压试验环应力(MPa)1615.510
95℃、22h液压试验环应力(MPa)4.26.5—
95℃、165h液压试验环应力(MPa)3.86.23.55
95℃、1000h液压试验环应力(MPa)3.563.5
110℃、8760h液压试验环应力(MPa)1.92.41.9
纵向尺寸收缩率(%)≤2≤2<3
破损率<试样的
0℃耐冲压——
10%
变化率≤
变化率≤原料的变化率≤原料的
0.3g/10min(在
管材与混配料熔体流动速率之差30%(在230℃、30%(在190℃、
190℃、5kg的条
2.16kg的条件下)2.16kg的条件下)
件下)
4.4.5以空调制冷剂为供暖供冷介质的塑包金属毛细管所采用的耐热聚乙烯材料应符合国
家现行行业标准《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CJ/T175的有关规定;金属毛
细管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铜及铜合金毛细管》GB∕T1531的有关规定。
4.4.6塑包金属毛细管的塑料层厚度不宜超过0.5mm,金属管的规格尺寸应满足国家现行标
准《铜及铜合金毛细管》GB∕T1531的有关规定。
4.4.7分水器、集水器和空调分支器的材料宜为铜质。内外表面应光洁,不得有裂纹、砂眼、
冷隔、夹渣、凹凸不平等缺陷。表面电镀的铜质连接件,色泽应均匀且镀层牢固,不得有脱
镀的缺陷。
4.4.8塑料排扣宜采用普通聚丙烯材料。
4.4.9温度传感器、露点控制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温度指示控制仪》JJG874和《家用
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GB/T14536.10和《家用和类似用
途电自动控制器湿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GB/T14536.15的有关规定。
6
5施工
5.1一般规定
5.1.1毛细管的运输、存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进行遮光包装后运输,不得裸露散装;
2运输、装卸和搬运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滚、拖;
3不得曝晒雨淋,宜储存在温度不超过40℃且通风良好和干净的库房内;
4应避免因环境温度和物理压力受到损害,并应远离热源。
塑包金属毛细管的运输、存储还应满足下列规定:
1管材运输、装卸和搬运过程中,不得受划伤、剧烈撞击、重压、油污和化学污染;
2管材应合理堆放于室内库房,并应远离油污和化学品污染源;
3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5m。
5.1.2毛细管网的安装方式可分为地面安装、墙面安装和顶棚安装等三种,其构造宜符合本
规程附录A的规定。
5.1.3地面安装时,宜在绝热层上铺设金属网;墙面安装时应在绝热层表面铺设金属网;顶
棚安装时,应在绝热层下侧铺设金属网;墙面安装和顶棚安装的金属网应采用锚栓固定于结
构层或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固定于吊顶龙骨上。
5.1.4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所使用的材料应满足本规程及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进场前
应对管材、管件、分水器、集水器、空调分支器及其连接件等材料及部件的外观进行现场复
验,带压出厂的塑包金属毛细管,还应检查其进场时的压力是否在出厂压力范围内,检查验
收后应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5.1.5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已批准,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文件应齐全并已
完成技术交底;
2材料进场检验应已合格并满足安装要求;
3施工现场应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应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
4土建专业应已完成墙面粉刷(不含面层),外窗、外门应已安装完毕,地面应已清理
干净,卫生间应做完蓄水试验并经过验收;
5相关电气预埋等工程应已完成。
5.1.6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在低于0℃的环境下施工时,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
5.1.7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他化学溶剂接触污染毛细管表面,防止尖锐物体刮
伤及破坏毛细管网。
5.1.8施工时不宜与其他工种交叉施工作业,所有地面留洞应在填充层施工前完成。
5.1.9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或与不供暖供冷房间相邻的地板作为辐射供暖供冷地面
7
时,应设绝热层。绝热层地面构造可按附录A图A.0.1-1的要求设置。
5.1.10与土壤相邻的地面或有潮湿气体侵入的地面应设置绝热层,且绝热层下部应设置防
潮层。绝热层及防潮层地面构造可按附录A图A.0.1-2的要求设置。
5.1.11卫生间、洗衣间、浴室和游泳池等潮湿房间地面,应在绝热层下部设置防潮层,填
充层上部设置隔离层。地面构造可按附录A图A.0.1-3的要求设置。
5.1.12当工程允许地面按双向散热进行设计时,各楼层间的楼板可不设绝热层。
5.1.13施工结束后应绘制竣工图,并应准确标注毛细管网敷设位置及温度传感器埋设地点。
5.2绝热层的铺设
5.2.1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墙面或顶棚应干燥,表面平整度偏差宜小于5mm,地面应无杂物,
墙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
5.2.2泡沫塑料类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板间的相互接合应严密,接头应用塑料胶带粘接平
顺。
5.2.3在铺设辐射面绝热层的同时或在填充层施工前,应在与辐射面垂直构件交接处设置不
间断的侧面绝热层,侧面绝热层的设置应从辐射面绝热层的下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缘;交
接部位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侧面绝热层与辐射面绝热层应连接严密。
5.2.4地面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绝热层采用发泡水泥时,发泡水泥浇筑现场不宜与其
它工种交叉施工作业,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
5.2.5浇注发泡水泥绝热层之前的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设备、输送泵及输送管道进行安全性检查;
2根据现场使用的水泥品种进行发泡剂类型配方设计后方可进行现场制浆;
3在房间墙上标记出发泡水泥绝热层浇筑厚度的水平线。
5.2.6发泡水泥绝热层现场浇筑宜采用物理发泡工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浇筑中应随时观察检查浆料的流动性、发泡稳定性,并应控制浇筑厚度及地面平
整度;发泡水泥绝热层自流平后,应采用刮板刮平;
2发泡水泥绝热层内部的孔隙应均匀分布,不应有水泥与气泡明显的分离层;
3发泡水泥绝热层在养护过程中不得振动,且不应上人作业。
5.3毛细管网的敷设
5.3.1毛细管网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毛细管的选型、管径、壁厚,并应检查毛细管
外观质量,带压出厂的塑包金属毛细管,还应检查其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5.3.2以空调制冷剂为介质的塑包金属毛细管网系统,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毛细管气管末端压力表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铺设前压力;
2按图纸要求将毛细管网液管、气管位置及管路间距和转弯处在绝热层上进行标记;
8
3打开毛细管网1m~2m,将气管、液管分别插入连机孔洞并固定液管、气管;
4毛细管网铺设时应平直,转弯半径宜大于100mm,同时采取适宜的固定方式,将管网
固定于绝热层上;
5气管、液管并行铺设,气管、液管间距宜为60~80mm;
6毛细管网敷设完成后应再次检查管路压力并做好记录。
5.3.3以水为供暖供冷介质的毛细管网系统,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供回水主、干管清洗完成且分水器、集水器安装完成后,再敷设毛细管网系统;
2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准确标示出集管敷设方向、毛细管网敷设区域及预留部位,毛细
管网距预埋件边框不应少于70mm;
3毛细管网应按标记的位置和走向敷设,将毛细管网固定在绝热层或敷设面上,敷设应
平直。当U形铺设时,塑料管材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8倍管外径;
4毛细管网集管之间宜采用热熔焊接的方式连接,毛细管网和供回水主管之间宜采用热
熔承插连接或软管快速接头的方式连接;
5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冷水系统应独立设置,并设置脱气除污器;
6户内系统的热媒温度、压力或资用压差等参数与热源不匹配时,应根据需要采取设置
换热器或混水装置等措施。换热器或混水装置宜接近终端用户。
5.3.4毛细管网分支环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主要房间应独立设置环路,面积小的附属房间可与相邻主要房间共用环路;
2进深大于6m和面积大于20㎡的房间,宜按区域设置独立环路;
3不同标高的房间地面,不宜共用一个环路。
4每个分支环路埋设部分不应设置连接件,在铺设过程中管材出现损坏、渗漏等现象时,
应当整根更换,不应拼接使用。
5对于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地面辐射系统,卫生间等地面温度不宜过低的房间,宜独立
设置环路。
5.3.5毛细管应按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毛细管网距离外墙内表面距离不宜小
于100mm,与内墙距离宜为200mm~300mm,与卫生间墙体内表面距离宜为100mm~
150mm,管间距安装误差不宜大于10mm。
5.3.6在分水器、集水器或液管、气管附近以及其他局部毛细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毛细
管外部宜设置柔性套管,毛细管穿墙时应设硬质套管。
5.3.7现场敷设的毛细管网应根据房间的热工特性和保证地面温度均匀的原则,宜将高温管
段或低温管段优先布置于房间热负荷或冷负荷较大的外窗或外墙侧。
5.3.8毛细管网敷设施工过程中,埋管区域应设施工通道或采取加盖等保护措施,严禁穿凿、
穿孔或进行射钉作业,严禁人员踩踏毛细管网。
5.3.9地面安装时,毛细管网的固定可选用下列方法:
9
1用扎带将毛细管网固定在金属网格上;
2绝热层上未铺设金属网时,可采用塑料排扣将毛细管网直接固定在绝热板上,排扣力
度应适宜,不得引起毛细管网变形且不得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脱扣;
3在绝热层表面铺设专用管架或管卡,将毛细管直接卡在管架或管卡上;
4在绝热层表面根据毛细管走向设置凹槽,将毛细管固定于凹槽内。
5.3.10墙面安装和顶棚安装时,应采用扎带将毛细管网固定在金属网格上。
5.3.11塑料毛细管网在热熔连接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毛细管网施工时,为防止杂物进入管道,密封盖在热熔时才可取下,没有密封盖的毛
细管网禁止使用;
2焊接温度应在240℃~280℃范围内,当用专用剪管刀切断毛细管时,断面应平齐且垂
直于管子轴线;
3焊头、管子及管件的加热面应保持清洁,热熔过程中不应旋转,热熔后应匀速从加热
器上取出,并在5s内完成对接;
4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熔瘤应均匀,管内不应有熔物形成的缩径。
5.3.12塑包金属毛细管网在焊接连接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安排焊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焊接工作,同时注意安全防护;
2焊接前对焊接部位进行均匀预热;
3焊接时采取氮气保护,持续往管道内注入0.02~0.05MPa的氮气,焊接完毕后需继续
充氮气3~5分钟;
4宜采用钎焊的焊接方式。
5.3.13金属连接件间的连接及过渡管件与金属连接件间的连接密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55°密封管螺纹第1部分:圆柱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GB/T7306.1和《55°密封管螺
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GB/T7306.2的有关规定。
5.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T 4838-2024 公共安全 城市安全风险源分类分级规范 2024-09-12
- DB32/T 4840-2024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2024-09-12
- DB32/T 4839-2024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操作规范 2024-09-12
- DB32/T 4845-2024 车联网激光雷达视频一体机数据交互接口规范 2024-09-12
- DB32/T 4843-2024 植物样品中砷、镉、铬、铜、镍、铅、锌的测定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2024-09-12
- DB32/T 4847-2024 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及行为决策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2024-09-12
- DB32/T 4842-2024 耕地土壤中水溶性硒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2024-09-12
- DB32/T 4844-2024 自然科学类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规范 2024-09-12
- DB32/T 4846-2024 车路协同信息交互接口规范 2024-09-12
- DB32/T 4848-2024 特种设备安全数据交换基本要求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