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81010-2018 风衣

FZ/T 81010-2018 Trench coats

行业标准-纺织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81010-201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纺织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4-30
实施日期
2018-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单位
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9)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衣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风衣。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北京市毛麻丝织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利郎(中国)有限公司、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圣凯诺服饰有限公司
起草人:
闫玉疆、杨秀月、田玲玲、周双喜、叶谋锦、庄庆才、王盼、林荣宗、朱建龙、翟黎莉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1.020

Y76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

FZT810102018

代替/—

FZT810102009

风衣

Trenchcoats

2018-04-30发布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FZT81010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代替FZT810102009风衣与FZT81010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120091

———(,);

修改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内容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220092

———(,);

修改了使用说明的规定见3.12009年版的3.1

———(,);

修改了辅料的规定见3.3.32009年版的3.3.3

———(,);

修改了经纬纱向的规定见3.42009年版的3.4

———(,);

修改了对条对格的规定见3.52009年版的3.5

———();

删除了拼接的规定见2009年版的3.6

———(,);

修改了外观疵点的规定见3.72009年版的3.8

———(,);

修改了缝制的规定见3.82009年版的3.9

———(,);

修改了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见3.92009年版的3.10

———();

增加了岁以上至岁儿童穿着服装的安全性能还应同时符合的规定见

314GB317013.11

———、、、、、

修改了水洗尺寸变化率干洗尺寸变化率耐光色牢度缝子纰裂程度覆粘合衬剥离强力撕

(,);

破强力指标值见3.112009年版的3.12

———();

删除了干洗后起皱考核指标见2009年版的3.12

———、、、();

增加了拼接互染程度酚黄变染料迁移性能成衣洗后外观考核指标见3.11

———();

增加了里料色牢度考核指标见3.11

———、、();

增加了透气率耐静水压性能透湿率的功能性考核指标见3.12

———(,);

修改补充了检验方法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420094

———(,);

修改了检验分类规定见5.12009年版的5.1

———(,);

修改补充了外观质量缺陷判定内容见5.2.32009年版的5.2.3

———(,);

修改了判定规则见5.42009年版的5.4

———“”()。

删除了附录缝子纰裂程度试验方法见年版的附录

A2009A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9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北京市毛麻丝织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利郎中

)、、()、、

国有限公司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圣凯诺服饰有

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玉疆杨秀月田玲玲周双喜叶谋锦庄庆才王盼林荣宗朱建龙

翟黎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FZT810101999FZT810102001FZT810102009

/—

FZT810102018

风衣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风衣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风衣。

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

3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50

/()

所有部分服装号型

GBT1335

/:()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17.2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12008

/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GBT4744

/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GBT4745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

GBT4841.3211316112125

/: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5296.44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5453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

GBT571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GBT61521997

/—: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84272008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292001

/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8630

/—:

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部分吸湿法

GBT12704.120091

/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14801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

GBT21294

/—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

GBT212952014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T2986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拼接互染色牢度

GBT311272014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纺织制品附件锐利性试验方法

GBT31702

/—服装测量方法

GBT319072015

/、、

FZT80002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FZT80004

/使用粘合衬服装剥离强力测试方法

FZT80007.1

/—使用粘合衬服装耐干洗测试方法

FZT80007.32006

1

/—

FZT810102018

男西服外观起皱样照

3要求

3.1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按/和规定。

GBT5296.4GB31701

3.2号型规格

号型设置按/规定。

3.2.1GBT1335

主要部位规格按/有关规定自行设计。

3.2.2GBT1335

3.3原材料

3.3.1面料

按有关纺织面料标准选用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的面料。

3.3.2里料

采用与所用面料相适宜并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的里料。

3.3.3辅料

、、、

衬布垫肩装饰花边袋布

、、、、,。

采用与所用面料里料的性能相适宜的衬布垫肩装饰花边袋布其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

、、

缝线绳带松紧带

、、、、(、)。

采用与所用面料里料辅料的性能相适宜的缝线绳带松紧带装饰线装饰带除外

钮扣拉链及其他附件

()、。、、

采用适合所用面料的钮扣装饰扣除外拉链及其他附件钮扣装饰扣拉链及其他附件应表面

、、、、。、。

光洁无毛刺无缺损无残疵无可触及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拉链啮合良好顺滑流畅

:,。

注可触及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是指在正常穿着条件下成品上可能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的锐利边缘和尖端

3.4经纬纱向

、、。。

领面后身袖子的纱线歪斜程度不大于3%前身底边不倒翘

3.5对条对格

、。

面料有明显条格在及以上的按表规定

3.5.11.0cm1

表1对条对格要求单位为厘米

部位名称对条对格规定备注

,,,—

左右前身条料对条格料对横左右对称互差不大于0.3

,,,

条料对条格料对格互差不大于0.2斜料贴袋左右

,

袋与前身格子大小不一致以袋前部中心为准

,

对称互差不大于0.5

2

/—

FZT810102018

()

表续单位为厘米

1

部位名称对条对格规定备注

,—

袖与前身袖肘线以上与前身格料对横互差不大于0.5

,,—

袖缝袖肘线以下前后袖缝格料对横互差不大于0.3

,,—

背缝条料对条格料对横互差不大于0.2

、,

领子驳头条格左右对称互差不大于0.3阴阳条格以明显条格为主

,,—

摆缝格料对横袖窿以下10.0处互差不大于0.4

,,,

条格顺直对称以袖山为准两袖对称互差不大于

袖子—

0.5

,—

后过肩条料顺直两头对比互差不大于0.4

:、。

注有颜色循环的条格按循环对条对格

1

:。

注特殊设计除外

2

、,,,。

3.5.2面料有明显条格在0.5cm~1.0cm间袋与前身条料对条格料对格互差不大于0.2cm

、,。

3.5.3倒顺毛阴阳格面料全身顺向一致

,。

3.5.4特殊图案面料以主图为准全身顺向一致

3.6色差

、、,。

成品的领面驳头前披肩与前身色差高于级其他表面部位色差不低于级

3.6.144

3.6.2里料色差不低于3-4级。

3.7外观疵点

。。

成品各部位的疵点允许存在程度按表规定成品各部位划分见图各部位只允许一种允许存

21

。,。

在程度内的疵点未列入本标准的疵点按其形态参照表中相似疵点规定

表2疵点程度要求单位为厘米

各部位允许存在程度

疵点名称程度

1号部位2号部位3号部位

轻微不允许2.0及以下3.0及以下

线状疵点

明显不允许不允许2.0及以下

轻微不允许允许一处允许两处

条状疵点

明显不允许不允许允许一处

轻微不允许0.5及以下1.0及以下

块状疵点

明显不允许不允许0.5及以下

轻微不允许允许一处允许两处

纬档

明显不允许不允许允许一处

轻微不允许5.0及以下10.0及以下

压痕折皱

明显不允许不允许5.0及以下

3

/—

FZT810102018

()

表续单位为厘米

2

各部位允许存在程度

疵点名称程度

1号部位2号部位3号部位

轻微不允许0.2及以下0.3及以下

、、

油锈色斑疵

明显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破损性疵点不允许

::

注疵点程度描述

1

:,。

轻微疵点在直观上不明显通过仔细辨认才可看出

:,。

明显不影响总体效果但能明显感觉到疵点的存在

:。

注表中线状疵点和条块状疵点的允许值是指同一件产品上同类疵点的累计尺寸

2

:。

注特殊设计或装饰除外

3

说明:

———号部位;

11

———号部位;

22

———号部位。

33

图成品各部位划分

1

4

/—

FZT810102018

3.8缝制

针距密度按表规定。

3.8.13

表3针距密度要求

项目针距密度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