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6107-2014 民用机场飞行区集水口顶盖和地井顶盖

MH/T 6107-2014 The top covers of catchment outlets and ground wells in the flight area of a civil airport

行业标准-民航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MH/T 6107-2014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民航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7-23
实施日期
2014-10-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国民用航空局
归口单位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
起草人:
高天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9.100

V50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6107—2014

民用机场飞行区集水口顶盖和地井顶盖

Gullytopsandmanholetopsforaerodromes

014-07-23发布2014-10-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MH/T6107—201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等级..............................................................................5

5材料..............................................................................5

6设计要求..........................................................................6

7试验.............................................................................11

8标志.............................................................................16

I

MH/T610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

本标准起草人:高天。

MH

II

MH/T6107—2014

民用机场飞行区集水口顶盖和地井顶盖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机场飞行区集水口顶盖和地井顶盖的定义、等级、材料、设计要求、试验要求和

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设置在民用机场飞行区内,净孔径在1000mm(含)以下的集水口顶盖和地井顶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1173铸造铝合金

GB/T1348球墨铸铁件

GB/T1499钢筋混凝土用钢

GB/T6414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9439灰铸铁件

GB/T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5115压铸铝合金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水口gully

一套接收地表水进入排水系统的组件。

3.2

地井manhole

通向地下设施的腔室或竖井。

3.3

集水口顶盖gullytop

集水口的一部分,位于集水口箱体顶部,由座圈和箅子或盖板组成。

1

MH/T6107—2014

3.4

地井顶盖manholetop

地井的一部分,位于地井顶部,由座圈和盖板或箅子组成。

3.5

座圈frame

集水口顶盖或地井顶盖的固定部分,用于放置并支承箅子及盖板。

3.6

箅子grating

集水口顶盖或地井顶盖的可移动部分,允许水流通过而到达集水沟。

3.7

盖板cover

集水口顶盖或地井顶盖的可移动部分,用以盖住井口。

3.8

通风孔vent

地井顶盖的盖板上的一个开孔,用以通风。

3.9

污物斗dirtbucket

集水口或集水口顶盖的可移动部分,用以收集垃圾。

3.10

污物盘dirtpan

地井或地井顶盖的可移动部分,用以收集垃圾。

3.11

底座seating

座圈上放置箅子或盖板的表面。

3.12

嵌入深度depthofinsertion

MH集水口顶盖和地井顶盖侧面与座圈配合能起到定位和约束作用部分的垂直高度,见图1。

2

MH/T6107—2014

说明:

A——嵌入深度,单位为毫米(mm);

al、ar和b——座圈与箅子、盖板的间隙,单位为毫米(mm),b≤al。

图1集水口顶盖和地井顶盖示意图

3.13

总间隙totalclearance

座圈与箅子、盖板这些相邻元件间各最大间隙的总和,见图2。

2a)2b)2c)

说明:

al——左侧间隙;

ac——间隔间隙;

ar——右侧间隙;

注:总间隙的单位为毫米(mm);

图2a)的总间隙:a=al+ar;

图2b)的总间隙:a=al+ac1+ac2+ar;

图2c)的总间隙:a=al+ac+ar。

图2总间隙示例

3.14

净孔径(CO)clearopening

座圈净面积内切圆的直径,见图3和图4。

注:净孔径单位为毫米(mm)。

3

MH/T6107—2014

说明:

CO——净孔径。

图3净孔径示意图

说明:

CO——净孔径;

1——加强筋。

图4净孔径示例

3.15

净面积cleararea

底座间不被遮挡部分的面积,见图5中阴影部分。

注:净面积的单位为平方米(m2)。

图5净面积示意图

3.16

单位面积质量massperunitarea

MH盖板或箅子的总质量除以净面积。

4

MH/T6107—2014

注:单位面积质量的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kg/m2)。

3.17

减震衬垫cushioninginsert

座圈、箅子或盖板上的一种材料,使安放箅子或盖板时不产生相对摆动。

3.18

试验载荷testload

试验时施加在集水口顶盖或地井顶盖的载荷。

3.19

行人区pedestrian

专供旅客及机坪作业人员使用,并且只在递送货物、清洁维护或紧急状况下临时让机动车辆通行的

区域。

4等级

集水口顶盖和地井顶盖根据承载能力分为6个等级:A15,B125,C250,D400,E600和F900。

各等级一般适用于如下区域,如有疑虑,则应选择较高的等级:

a)A15——只允许行人和自行车通行的区域;

b)B125——人行道、行人区及其类似区域,通用车辆停车场或停车位;

c)C250——飞行区车道边布置排水渠的区域,飞行区土面区;

d)D400——飞行区活动区承载一般轮胎载荷飞机和作业车辆的区域;

e)E600——飞行区活动区承载较大轮胎载荷飞机和作业车辆的区域;

f)F900——飞行区活动区承载特别大轮胎载荷飞机的区域。

5材料

5.1一般要求

5.1.1地井顶盖和集水口顶盖

除箅子外,地井顶盖和集水口顶盖应由下列材料制成:

a)片状石墨铸铁;

b)球墨铸铁;

c)铸钢;

d)轧制钢;

e)a)~d)中的任意一种材料与混凝土的组合;

f)钢筋混凝土;

g)铝合金。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