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665-2010 水稻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DB37/T 1665-2010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1665-2010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08-31
实施日期
2010-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665—2010

水稻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ControlofNon-pointSourcePollutionbyFertilizerinthe

ProductiveProcessofRice

2010-08-31发布2010-10-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1665—2010

引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英鹏、吴德敏、孙明、孙泽强、李彦。

I

DB37/T1665—2010

水稻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生产过程中减少肥料面源污染的施肥技术,规定了水稻生产过程所应用的肥料品

种、肥料用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及周边地区水稻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要求

GB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23348-2009缓释肥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25-2002有机肥料

3定义与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肥料面源污染FertilizerNon-PointSourcePollution

主要是指由于肥料施用方法不当或是施用量过大引起的氮磷养分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农田渗漏引

起的环境污染。

3.2

表层施肥法TechniqueoffertilizationinSurfaceLayer

是指在水耙地后,将肥料施入水田地表后易被水稻根系吸收利用的施肥方法。

3.3

全层施肥法TechniqueoffertilizationinFullLayer

在翻耕地后、耙地前,将肥料撒于田间经耙地后将肥料混合在1~12cm的耕层中,可提高肥料利用

率,增长肥效,减少氮肥损失的施肥方法。

3.4

1

DB37/T1665—2010

深层施肥法TechniqueoffertilizationinDeepLayer

将肥料于翻地前撒入田间,经翻地将肥料施入15cm左右土层中,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大水稻生育后

期肥效的施肥方法。

4技术要求

4.1种子

4.1.1品种

选择经审定的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例如临稻10号、临稻11号、阳光200、圣稻13、圣稻15、圣稻

16、豫粳6号等。

4.1.2质量

种子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4.5%。

4.2田间管理

4.2.1秧田管理

4.2.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