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7/T 40-2022 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DB5307/T 40-2022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egraded grassland in high-altitude area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丽江市草原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起草人:
- 刘丽春、许琨、赵庭辉、李娟、赵宗桓、刘洋、杨世谷、和仕海、黄华、曹汝涛、陈东红、刘维暐、李金、明升平、杨开业、周天强、张建鸿、王黎萍、华秀春、史加香、和丽红、李妍、和国顺、姚树芳、和习文、和振琼、王明锋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11
DB5307
丽江市地方标准
DB5307/T40—2022
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2022-07–06发布2022-08–06实施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7/T4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本文件由丽江市草原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丽江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江市草原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丽春、许琨、赵庭辉、李娟、赵宗桓、刘洋、杨世谷、和仕海、黄华、曹汝
涛、陈东红、刘维暐、李金、明升平、杨开业、周天强、张建鸿、王黎萍、华秀春、史加香、和丽红、
李妍、和国顺、姚树芳、和习文、和振琼、王明锋。
I
DB5307/T40—2022
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海拔地区草原生态修复措施、草原经营管理、草原利用、效益监测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丽江市海拔1500m~3500m退化草原的生态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141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19377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
NY/T1176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
NY/T1233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NY/T1237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343草原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NY/T3461草原建设经济生态效益评价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海拔地区highelevationarea
本规程规定的高海拔地区指海拔在1500m~3500m的区域。
3.2
退化草原degradedgrassland
由于人为活动或不利自然因素所引起植被及土壤衰退、生物量降低、牧草品质下降、生态功能减弱
甚至失去利用价值的天然草原。退化草原的退化程度按照GB19377来进行划分。
3.3
草原生态修复grasslandecologicalrestoration
通过人工措施,使退化草地得到恢复或恢复到原有草地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过程。
3.4
1
DB5307/T40—2022
测土配方施肥soiltestingandformulafertilization
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
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用以调节
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
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达到提升草地质量、提高草地产量、增加草地利用年限及节支增收的目的。
3.5
划区轮牧regionalrotationgrazing
轮牧是按季节草场和放牧小区,依次轮回或循环放牧。
3.6
休牧restgrazing
短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种在一年内一定期间对草地施行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
3.7
禁牧banninggrazing
长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种对草地施行一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一般是在生态脆弱、水土流
失严重或具有特殊利用方式(如割草场)的草场进行禁牧。
4草原生态修复措施
4.1人工种草措施
4.1.1实施范围
丽江市范围内海拔在1500m~3500m区域的中、重度退化草地。
4.1.2草种选择、播种量、草种配置
(1)草种选择:多年生黑麦草、东非狼尾草、苇状羊茅、鸭茅、披碱草、老芒麦、毛花雀稗、红
三叶、白三叶等,参见附录A。
(2)播种量:37.5kg/hm²~45kg/hm²。
(3)混播比例:禾本科﹕豆科=6﹕4;禾本科:豆科=7:3。
(4)配置方式见附录B。
4.1.3种子处理
4.1.3.1接种根瘤菌
豆科牧草种子应接种根瘤菌,如未接种根瘤菌,应寻取已建的相同豆科牧草地并已结瘤的地块进行
取土拌种。
4.1.3.2破除休眠
豆科牧草种子硬实用温水浸泡处理,禾本科牧草种子通过晒种处理,缩短休眠期,促进萌发。
2
DB5307/T40—2022
4.1.3.3拌种
先用细沙、细土等与种子进行拌种后再播种,种子与细沙、细土的比例为1:3。
4.1.4整地
一犁两耙,根据整地方式不同,采用机耕、牛耕或人工翻挖,同时清除石块、毒害草以及侵蚀性较
强的小灌木等。整地类型有:全面整地(全垦)、带状整地(条垦)、块状整地(塘垦)、穴状整地
(穴垦)、免耕。
4.1.4.1全面整地(全垦)
坡度15°以下的中、重度退化草地,采用全面整地也就是全垦。整地深度15cm~25cm,做到土
块细碎(土块直径原则不超7cm,越小越好),地面平整。
4.1.4.2带状整地(条垦)
坡度在15°~25°的中、重度退化草地,沿等高线进行带状整地。整地深度15cm~25cm,做到
土块细碎(土块直径原则不超7cm,越小越好),地面平整。
——原生植被盖度<40%的垦植带宽70cm~100cm,带间距70cm~100cm。
——原生植被盖度40%~60%之间的垦植带宽50cm~70cm,带间距50cm~70cm。
——原生植被盖度>60%的垦植带宽30cm~50cm,带间距30cm~50cm。
4.1.4.3块状整地
1)坡度≤25°的中、重度退化草地局部退化的地块进行块状整地。深度15cm~25cm,做到土块
细碎(土块直径原则不超7cm,越小越好),地面平整。
2)坡度在25°~35°的中、重度退化草地,采取块状整地中的“品”字型或“鱼鳞”状整地:
——植被盖度≤40%,垦塘规格50cm×50cm,深度15cm~25cm,塘间距50cm。
——植被盖度>40%,垦塘规格30cm×30cm,深度15cm~25cm,塘间距30cm~50cm。
4.1.4.4穴状整地
若是岩石祼露石漠化地,根据地形,做到能垦尽垦,实行见缝穴垦。
4.1.4.5免耕
坡度在35°以上中、重度退化草地免耕。
4.1.5施底肥
结合整地,将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复合肥等肥料均匀撒在地块表面后,再进行翻耕。底肥施用农
家肥用量为15000kg/hm²~22500kg/hm²;商品有机肥用量3000kg/hm²~4500kg/hm²;复合肥
(10-10-10)用量450kg/hm²~675kg/hm²。
4.1.6播种
4.1.6.1播种时期
选择夏初雨季来临透雨之后立即播种,一般5月中旬~7月底之间,海拔越高,播种期越要提早。
4.1.6.2播种方式
①条播:在带状整地完成的地带上进行施肥、播种和镇压的播种方式。
3
DB5307/T40—2022
②撒播:在全垦整地或块状整地完成的地块上将肥料、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地完成的土壤上并进行镇
压的播种方式。
③塘播:在穴状整地完成的地带上进行施肥、播种和镇压的播种方式,在穴内进行满塘撒播。
④免耕补播:在免耕地块上利用钉耙或机械划破表土后,将肥料、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的播种
方式。
4.1.6.3镇压
播种结束后,用长1.5m~2m左右、直径20cm的木滚进行滚压。
4.1.7苗期管理
4.1.7.1破除地表板结
出现地表板结,用短齿耙或具有短齿的圆镇压器破除;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轻度灌溉破除板
结。
4.1.7.2补播
及时检查出苗成苗情况,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及时补播。
4.1.7.3毒害草防除
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及时清除草地中有毒、有害草本植物。
4.1.7.4追肥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1663-2013 聚氨酯发泡模技术条件 2013-12-31
- JB/T 10371-2013 液压卸荷溢流阀 2013-12-31
- JB/T 11630-2013 HPB系列隔爆型屏蔽电动机(带泵)技术条件 2013-12-31
- JB/T 11746-2013 超硬复合铰刀 2013-12-31
- JB/T 7599.10-2013 漆包绕组线绝缘漆 第10部分:180级聚氨酯漆包线漆 2013-12-31
- JB/T 4014.2-2013 潜水电机绕组线 第2部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乙烯绝缘尼龙护套耐水绕组线 2013-12-31
- GA/T 16.76-2012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 第76部分:道路照明条件代码 2012-07-31
- JB/T 11317-2013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沥青洒布车 2013-12-31
- JB/T 8910-2013 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2013-12-31
- JB/T 4333.2-2013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201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