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0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1365—2024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Guideforsustainablecontrolstandardsystemconstructionforcrop
diseasesandinsectpests
2024-03-20发布2024-04-20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1365—202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红星、孙彩霞、郑许松、吕仲贤、刘玉红、姚晓明、任霞霞、鲁艳辉、杨亚
军。
I
DB33/T1365—2024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方法、标准体系内容、评价与
改进等方面的指导。
本标准适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构建及技术标准制修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3016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绿色防控sustainablecontrolofcropdiseasesandinsectpests
基于环境友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物健康等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生态调控、免疫诱导、健康栽
培、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和智慧植保等多种措施相协调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4基本原则
4.1系统性
综合考虑农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系统涵盖生态调控、健康栽培、免疫诱导、生物防治、
理化诱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标准及科学用药、智慧植保和管理实施等标准体系构建及技术标准规范的制
修订。
4.2协调性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的各类、各层级标准之间相互配套和相互协调。
4.3先进性
吸收和采纳国内外成熟、先进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成果,转化为先进技术标准。
4.4实用性
标准适应农业生产现状,融合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可操作性强。
1
DB33/T1365—2024
4.5开放性
根据科技发展、产业链延伸和生产需要,及时补充、更新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
5构建方法
5.1目标确定
围绕特定区域或农作物,构建并实施系统、协调、先进、实用、开放的标准体系,实现化学农药减
量、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单一或综合的目标。
5.2现状调研
5.2.1调查记录特定区域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和防治情况,记录表见附录A。
5.2.2针对确定对象,梳理和收集现有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先进技术和成果,以及国际标准、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等。
5.3需求分析
根据目标和现状,围绕技术可行性、配套协调性、生态环境适应性等,分析现有标准的适用性和有
效性,提出拟纳入体系的现行标准以及需要制修订的标准。
5.4体系构建
5.4.1标准体系结构图以某一作物或某一病虫害为主线,可为上下层间的“层次”关系,或按逻辑顺
序排列的“序列”关系,或几种结构相结合。
5.4.2编制标准明细表和标准统计表、标准体系表及编制说明等,并符合GB/T13016的要求。
5.4.3标准体系宜采用2层~3层的多层次结构,可根据农作物或病虫害特点设置若干子体系。
5.5意见征求
标准体系有必要广泛征求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协会、生产经营主体等意见,并经专家组技术审查。
6标准体系内容
6.1标准体系结构
6.1.1可分为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三个子体系。技术标准宜按照农作物的特点,包含病
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标准。
6.1.2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为例,标准体系结构图见附录B。
6.2标准子体系
6.2.1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主要包括共性技术标准。
6.2.2技术标准
6.2.2.1生态调控。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种植显花植物和诱虫植物等技术标准。
6.2.2.2免疫诱导。包括抗虫性诱导和抗病性诱导等技术标准。
2
DB33/T1365—2024
6.2.2.3健康栽培。包括生态培肥、化肥合理施用、苗期管理、合理种植等技术标准。
6.2.2.4生物防治。包括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综合种养、施用生物农药等技术标准。
6.2.2.5理化诱控。包括性诱、食诱、光诱、色诱等技术标准。
6.2.2.6科学用药。包括农药选择、防治适期、施药技术、质量控制等技术标准。农药选择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或建立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明白纸。
6.2.2.7智慧植保。包括智能测报、航空植保、决策系统等技术标准。
6.2.3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包括绿色防控组织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标准。
6.3标准体系明细表
6.3.1标准体系明细表可包括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以及建议制修
订的标准。
6.3.2以水稻病虫害为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明细表见附录C表C.1。
6.4标准统计表
6.4.1可按照标准体系中的一级子体系的类别统计。统计数据包括标准数量、现有标准数量、缺失标
准数量等信息。
6.4.2以水稻病虫害为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统计表见附录C表C.2。
6.5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包括以下内容:
a)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及标准体系建设的背景;
b)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构建依据及实施原则;
c)国内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展和标准化情况;
d)子体系的划分原则和依据;
e)各级子体系的说明,包括主要技术内容、适用范围等;
f)与其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交叉情况和处理意见;
g)需要其他体系协调配套的意见;
h)标准统计分析表,明确今后的标准制修订计划;
i)标准制修订规划建议;
j)其他。
7评价与改进
7.1组织实施
以特定地域或农作物为主线,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标准的宣贯、应用和组织管理,确保
标准体系有效应用,并及时开展评价。
7.2标准体系评估
由标准体系建设主体自发组织或委托第三方组织,以年度或农作物生产周期为时间单位,开展标准
体系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标准的适用性、运行的有效性、覆盖性、取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等。
3
DB33/T1365—2024
7.3更新维护
有必要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标准的变化,对标准体系及时更新维护。
4
DB33/T1365—2024
附录A
(资料性)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记录表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记录表见表A.1。
表A.1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记录表
作物有害生物为害程度防治适期防治措施
5
DB33/T1365—2024
附录B
(资料性)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结构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结构见图B.1。
图B.1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框架图
6
DB33/T1365—2024
附录C
(资料性)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体系
C.1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明细表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明细表见表C.1。
表C.1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明细表
编号子体系名称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归口部门制定级别实施日期备注
体系1基础标准
编号
1.1基础标准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6—2018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标准20180901
1.2基础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20210903
1.3基础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22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标准20230630
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服务质量
1.4基础标准GB/T32980—2016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20161001
要求
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服务质量
1.5基础标准GB/T33311—2016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20170301
评价
种植区域农药使用风险分级和减量评估药迹负
1.6基础标准T/ZNZ041—2020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团体标准2020120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4494-2023 粪便消纳站设备 调试及验收规范 2023-05-22
- JB/T 14498-2023 生物质综合利用装备 半纤维素分离装置 2023-05-22
- JB/T 14500-2023 水系统自洁消毒器 2023-05-22
- JB/T 14505-2023 环保设备 氟塑料换热管束设备 2023-05-22
- JB/T 14504-2023 釜式火管余热回收器 技术规范 2023-05-22
- JB/T 14499-2023 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剂制备系统 2023-05-22
- JB/T 14506-2023 环保设备 氟塑料气气换热器 2023-05-22
- JB/T 14496-2023 喷涂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2023-05-22
- JB/T 14501-2023 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 2023-05-22
- JB/T 14497-2023 深度脱硫除尘装置 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