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114-2019 松嫩平原迁徙白鹤种群保护技术规程

LY/T 3114-2019 Technical code for protection of Migratory Siberian cranes in Songnen Plain,Northeast China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3114-201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0-23
实施日期
2020-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归口单位
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经营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69)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东北松嫩平原白鹤迁徙种群及中途停歇地保护与监测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松嫩平原范围内迁徙白鹤种群保护。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韩晓东、郭岳、吴景才、孙效维、林宝庆、宋丽文、孔维尧、邹畅林、李伟东、郑振河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4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114—2019

松嫩平原迁徙白鹤种群保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forProtectionofMigratorySiberianCranes

inSongnenPlain,NortheastChina

(发布稿)

2019-10-23发布2020-04-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LY/T3114—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迁徙白鹤种群及中途停歇地保护与监测2

4.1保护2

4.2监测4

4.3潜在栖息地的确定5

4.4监测报告5

5保护成效评估5

5.1评估指标和赋分标准5

5.2评估结果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迁徙白鹤种群保护与监测年度报告提纲8

附录B(资料性附录)表格9

参考文献13

I

LY/T311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经营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晓东、郭岳、吴景才、孙效维、林宝庆、宋丽文、孔维尧、邹畅林、李伟东、

郑振河。

II

LY/T3114—2019

松嫩平原迁徙白鹤种群保护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东北松嫩平原白鹤迁徙种群及中途停歇地保护与监测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松嫩平原范围内迁徙白鹤种群保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813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LY/T1814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

LY/T1820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规程

LY/T2359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松嫩平原SongnenPlain

位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脉及松辽分水岭之间、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区域,主要包括吉林

省长春市、松原市、白城地区和四平市北部湿地,黑龙江省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内蒙古兴安盟南部和

东南部分区域。

3.2

中途停歇地stopoversites

白鹤迁徙途中因休息、补充能量等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停歇的具体栖息地点。

3.3

迁到日期arrivaldate

白鹤在迁徙到松嫩平原某迁徙中途停歇地的最早日期。

3.4

迁离日期leavingdate

白鹤从松嫩平原某中途停歇地最晚迁离的日期。

3.5

1

LY/T3114—2019

停息期stopoverduration

白鹤在一个迁徙季节里在松嫩平原某中途停歇地从迁到日期至迁离日期的时间段。

3.6

成体/亚成体adultandsub-adult

性腺发育成熟、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及虽不具备繁殖能力但体色与成鸟基本一致的个体。

3.7

幼鸟juvenile

体羽大部分为棕黄色,具备一定生活能力,跟随亲鸟活动的个体。

3.8

停歇地保护与监测protectionandmonitoringofstopoverhabitats

对停歇地进行保护管理与监测的过程。

3.9

潜在停歇地栖息地potentialstopoverhabitats

满足白鹤栖息的基本条件,可能成为白鹤停歇栖息地的湿地。

3.10

停歇栖息地回复stopoverhabitatsrestoration

通过相关技术和措施修复白鹤迁徙停歇栖息地生境的过程

3.11

历史停歇地historicalstopoverhahitats

历史资料记载有迁徙白鹤停歇的栖息地。

3.12

生态需水量ecologicalwaterdemand

维系白鹤停歇地生态系统各项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水需求量。

4迁徙白鹤种群及中途停歇地保护与监测

4.1保护

4.1.1白鹤迁徙种群保护

4.1.1.1开展白鹤物种保护公众教育

结合白鹤停息栖息地生境保护,开展白鹤物种知识、生活习性、栖息环境、保护的意义等教育。

4.1.1.2进行野外巡护

对白鹤停歇地、潜在停息地进行巡护,发现、制止干扰白鹤停歇行为,对威胁、危害白鹤栖息的不

法行为进行制止、举报。

2

LY/T3114—2019

4.1.1.3野外救护

4.1.1.3.1需要救护的前提

遇到下列情况的,需要进行野外救护处理:

a)野外巡护或有当地群众报告发现有伤残个体时;

b)野外巡护或有当地群众报告发现有体弱、病患个体时;

c)遇有特殊自然灾害威胁到白鹤停歇种群生存时。

4.1.1.3.2伤残、病患个体救护过程

实施野外救护的过程主要包括:

a)及时诊断,判定伤、病类型,以采取接续措施;

——主要外伤症状包括肢体损伤等;

——主要中毒症状包括麻痹、昏迷、流诞,排稀便、瞳孔缩小、体温下降、心率失调等。

b)实施救治。

——伤残个体急救:止血——创面清洁——局部用药——缝合包扎——全身疗法;

——中毒个体急救:控制毒源——排除毒物——应用解毒剂——实施必要的全身对症治疗;

——疾病个体急救:对病鹤进行隔离——可确诊的根据病症进行药物和全身治疗,不能确诊的按国

家“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试行)”上报和处理。

d)还需记录受救助个体的发现时间、地点、周边区域使用农药及杀虫剂种类、工厂有毒排放物、

动物疫情等信息。

4.1.1.3.3被救助个体管理

对被救护的白鹤个体,应视具体情况进行管理:

a)能直接放飞的应就地放飞,并提倡对放飞个体进行环志;

b)对断翅、断腿、喙部严重缺损等丧失或部分丧失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以及需要进一步治疗、

恢复的个体,要送至保护区或救护中心等具有饲养资质单位进行后续处置,再根据个体情况确

定继续人工驯养,作为科研、科普宣教的动物源,或适时野化放飞。

4.1.1.3.4种群保护应急预案

中途停歇地各责任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应制定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议、提交白鹤种群保护应急预案:

a)白鹤迁入前,重点适宜停歇地水位过高或过低时的应急补、排水预案:水深控制指标:春季水

深<20cm,秋季5cm~40cm;

b)突发低温冰冻、暴风雪等情况下的补饲应急管理预案:补饲地点应选择适宜白鹤停歇的湿地周

边湿草甸区域或农田、岗地,补充食物种类可为玉米等谷物籽实;

c)在遇有重大疫情发生的情况下,应结合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部署实施应急预案;

d)在人为干扰强度突发性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加大保护巡护力度预案。

4.1.2中途停息地保护

4.1.2.1开展栖息地保护宣传教育

宣教内容包括白鹤停歇地基本特征、主要分布区域、湿地保护相关知识,野生动物及其生境保护相

关法规;可利用地方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活动日如爱鸟周、地球日、湿地日等,举办中小

学生知识竞赛、印发和张贴宣传画册、传单、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