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923-2024 鳗草植株扩繁与移植技术规范
DB13/T 5923-2024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pag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eelgrass pla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923—2024
鳗草植株扩繁与移植技术规范
2024-02-02发布2024-03-02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92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河北省遥感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唐山曹妃
甸蓝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沛东、刘有才、马旺、李文涛、张蒨、李林强、胡琦、张彦浩、赵云东、
刘畅、董岳、史本伟、张文祥、董爱华、崔文涛。
I
DB13/T5923—2024
鳗草植株扩繁与移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鳗草(Zosteramarina)母株采集与处理、植株扩繁、植株移植等方面的技术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管辖海域内鳗草海草床的植株扩繁与移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3097海水水质标准
SC/T9440-2022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植株扩繁vegetativeshootpropagation
人工营造鳗草苗种适宜扩繁和生长的环境,利用鳗草克隆繁殖特点,加速植株生长扩繁的过程。
植株移植shoottransplantation
将鳗草植株移栽至自然海区的方法。
4母株采集与处理
母株采集
于5月至6月,按照SC/T9440-2022的6.2.2.1的方法,在鳗草海草床的植株密集区挖取圆柱体、
长方体或其他不规则体的草块,挖取深度应大于鳗草根茎埋藏深度,草块面积宜控制在0.16m2~
0.25m2,草块采集间距≥1m。
母株预处理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按照4.1的要求采集草块,并使用天然海水去除草块的底泥和其他杂物;
b)选择叶片附生生物少,颜色鲜绿的植株,使用海水充分冲洗植株,去除叶片附着物;
c)植株的生态学特征应相对一致,选择叶片数≥3和茎节数≥2的植株,当鳗草的叶片长度≥
60cm,可将叶片截断至叶片长度的50%,并去除衰老及死亡的根状茎;
d)再次用海水冲洗植株,移入盛有天然海水的容器中,置于遮阴处。
母株的运输和保存
母株应在预处理后5h内完成移栽。
在运输过程中,母株可直接置于泡沫箱或恒温箱,用海水淋湿的毛巾覆盖,温度控制在4℃~
20℃(可视需要加入冰袋或启用控温装置等)。
在保存过程中,母株可直接置于塑料筐或网袋,固定在使用自然海水且流通的养殖池中保存。
1
DB13/T5923—2024
5植株扩繁
主要方式
鳗草的植株扩繁方式主要包括室内人工扩繁、室外池塘扩繁或自然海区扩繁。宜先进行室内人
工扩繁,再将植株移至室外池塘或自然海区进行人工扩繁。
室内人工扩繁
5.2.1扩繁程序
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a)在适宜鳗草扩繁和生长的容器内添加黏土含量≥50%的土壤,厚度10cm~15cm;
b)宜按照50g/m2~60g/m2施肥量向装有土壤的育苗容器中施加氮磷钾均衡肥料,并充分混匀;
c)将装有肥料和土壤的容器,在装有海水的养殖池中浸泡2d;
d)取出育苗容器,置于室温下晾晒2h,以保证土壤凝固,增强土壤的固定性;
e)将4.2预处理的母株按照每平方米500株至550株密度进行栽植,栽植深度3cm~5cm;
f)室内人工扩繁的时间宜≥40d,母株单株产生2~4个分株后可进行室外二次扩繁或继续在
室内扩繁直至进行海区移植。
5.2.2设施要求
室内人工扩繁场地应选择屋顶透光的车间,以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车间内需设置养殖池,蓄
水深度≥50cm,养殖池具备水循环装置,保持水体流动;并具备调节温度、盐度、光照时长、水体
交换的能力。
5.2.3环境条件
应满足以下环境条件:
——以自然光照为基准,人工延长光照时长4h/d~5h/d,光照强度宜≥2000lx;
——日换水量≥50%;
——海水盐度控制在18~21;
——水体温度控制在15℃~20℃;
——水体氮浓度和磷浓度宜控制在0.3mg/L~0.4mg/L;
——海水溶解氧含量≥4mg/L。
室外人工扩繁
5.3.1苗种的运输和保存
苗种应在预处理后5h内完成苗种运输和移栽工作。
在保存过程中,苗种可直接置于塑料筐或网袋,固定在扩繁区保存。
5.3.2室外池塘扩繁
5.3.2.1扩繁程序
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室外池塘扩繁操作:
a)将5.2扩繁后的植株连带育苗容器一同转移到室外池塘或直接将预处理后的母株按照
5.2.1的方法移栽在育苗容器并放入室外池塘;
b)育苗容器放置间距宜≥20cm;
c)室外池塘培育时间宜≥3个月,直至进行植株移植;
d)室外池塘扩繁期间,定期进行池塘巡护等工作。
5.3.2.2池塘要求
应满足以下要求:
——宜靠近海岸线,地势平坦;
2
DB13/T5923—2024
——面积宜小于5亩,设有进出水通道,日换水量≥50%,低水位时维持平均水深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4601-2016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专业术语 2016-08-23
- SN/T 0146-2016 出口烟叶及烟叶制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2016-08-23
- SN/T 0327.2-2016 进出口油炸花生仁检验规程 2016-08-23
- SN/T 0151-2016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乙硫磷残留量的测定 2016-08-23
- SN/T 0230.1-2016 进出口脱水蔬菜检验规程 2016-08-23
- SN/T 4652.2-2016 国境口岸寨卡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 第2部分:标本采集和处理方式 2016-08-23
- SN/T 4515-2016 塑料及其制品中11种元素溶出量同时测定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016-06-28
- SN/T 4652.1-2016 国境口岸寨卡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疫情监测规程 2016-08-23
- SN/T 4513-2016 不锈钢容器中12种元素溶出量同时测定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 2016-06-28
- SN/T 0327.1-2016 进出口烤花生果检验规程 201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