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 236-2008 电采暖散热器
JG/T 236-2008 Electric heating radiator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内具有温度控制功能并作为建筑物主要采暖方式的电采暖散热器。
发布历史
-
2008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起草人:
- 路宾、戴立生、张莓、任学华、齐政新、吴吉平、安文德、刘建功、刘鹏、秦素梅、杨强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91.140
犙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
犑犌犜2362008
电采暖散热器
犈犾犲犮狋狉犻犮犺犲犪狋犻狀狉犪犱犻犪狋狅狉
犵
ㅤㅤㅤㅤ
20080922发布2009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
犑犌犜2362008
目次
前言Ⅰ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和标记2
5要求3
6试验方法4
7检验规则6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7
附录(规范性附录)直接作用式电采暖散热器试验装置及要求
A9
附录(规范性附录)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蓄热性能测试方法
B11
附录(资料性附录)直接作用式电采暖散热器产品性能分级及评定原则
C14
ㅤㅤㅤㅤ
/—
犑犌犜2362008
电采暖散热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采暖散热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
输和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内具有温度控制功能并作为建筑物主要采暖方式的电采暖散
热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漆膜一般制备法
GBT1727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部分:按接收质量限()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1AQL
—外壳防护等级(代码)
GB42082008IP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部分:通用要求
GB4706.120051
/—房间空气调节器
GBT77252004
ㅤㅤㅤㅤ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采暖散热器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犺犲犪狋犻狀狉犪犱犻犪狋狅狉
犵
以电为能源,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具有通过温度控制器实现供热控制的采暖散热设备。它们可以是
吊装式、壁挂式、落地式等各类电采暖散热器。包括直接作用式电采暖散热器、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
3.2
直接作用式电采暖散热器犱犻狉犲犮狋犪犮狋犻狀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犺犲犪狋犻狀狉犪犱犻犪狋狅狉
犵犵
建筑物需要采暖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直接传到建筑物内的电采暖散热器。
3.3
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狋犺犲狉犿犪犾狊狋狅狉犪犲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犺犲犪狋犻狀狉犪犱犻犪狋狅狉
犵犵
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蓄热介质进行储存,在需要时将所储存的热量对建筑物供热的电采暖散
热器。
3.4
温度控制器狋犺犲狉犿狅狊狋犪狋
动作温度可固定或可调的温度敏感装置,在正常工作期间,其通过自动接通或断开电路来保持被控
环境温度在设定值之间。
3.5
额定输入功率狉犪狋犲犱狅狑犲狉犻狀狌狋
狆狆
产品铭牌和产品样本上,制造厂对产品所标注的功率。
1
/—
犑犌犜2362008
3.6
输入功率狅狑犲狉犻狀狌狋
狆狆
在额定电压下,电采暖散热器满负荷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
3.7
蓄热量犮犺犪狉犲犪犮犮犲狋犪狀犮犲
犵狆
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在最大蓄热工况和最大放热工况下连续24h工作,每个蓄热过程所贮存的
热量。
3.8
蓄热耗电量犲狀犲狉犮狅狀狊狌犿狋犻狅狀
犵狔狆
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在最大蓄热工况和最大放热工况下连续24h工作,每个蓄热过程所输入的累
积电量。
3.9
蓄热率狋犺犲狉犿犪犾狊狋狅狉犪犲狉犪狋犻狅
犵
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在最大蓄热工况和最大放热工况下连续24h工作,蓄热量与蓄热耗电量的比
值,以百分数表示。
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4.1.1按放热方式分类
———直接作用式,代号为;
Z
ㅤㅤㅤㅤ
———蓄热式,代号为。
X
4.1.2按规格分类
规格代号以额定功率值表示,单位为100W。
4.1.3按传热类型分类
———对流式,代号为;
C
———辐射式,代号为。
R
4.1.4按安装形式分类
———吊装式,代号为;
D
———壁挂式,代号为;
B
———落地式,代号为。
L
4.2标记
电采暖散热器按下列方法标记:
DR
安装形式
传热类型
规格代号(单位100W)
放热方式
产品代号,
电采暖散热器
标记示例:DRZ02CL:表示额定功率为200W的落地安装对流式直接作用式电采暖散热器。
2
/—
犑犌犜2362008
5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外观要求
电采暖散热器外表面应无明显划伤、锈斑、压痕、折弯变形、机械损伤;格栅要求外观平整,均匀、无
锈斑、污物、裂纹结疤变形,格栅出气口无毛刺飞边。
5.1.2涂覆要求
电采暖散热器应进行表面处理;漆膜的制备应符合/的规定;表面光洁,喷涂层均匀,无
GBT1727
流痕、气泡和剥落,涂漆件漆膜附着力试验中漆膜脱落格数不超过15%。
5.2安全要求
5.2.1防护等级
应满足防护等级IP22的要求。
5.2.2输入功率
输入功率的偏差不应超过额定输入功率的-10%+5%的范围。
~
5.2.3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a)泄漏电流———在1.15倍的额定电功率下,测量电采暖散热器外露的金属部分与电源线不同极
之间的泄漏电流,应不超过表规定值。
1
表1不同器具类型的电采暖散热器所对应的泄漏电流
器具类型类类、类和类类驻立式
Ⅱ00ⅠⅢⅠ
或/(器具额定输入功率),两者中选
0.75mA0.75mAkW
泄漏电流0.25mA0.5mA
较大值,但最大为5mA
ㅤㅤㅤㅤ
)电气强度———在带电部分和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施加额定频率和表所规定的试验电压,持
b2
续时间1min,应无击穿或闪络。
表2电气强度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频率)
V50Hz
电气强度试验电压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100017503000
5.2.4耐潮热
应按—中所规定的方式进行潮热试验。
GB4706.1200515.3
a)泄露电流———在1.06倍的额定电压下,测量电采暖散热器外露的金属部分与电源线之间的泄
漏电流,不应超过表所规定值。
1
)电气强度———施加表所规定的电压时间,应无击穿或闪络。
b31min
表3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频率)
V50Hz
电气强度试验电压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125017503000
5.2.5接地电阻
电采暖散热器外露金属部分与接地端之间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1Ω。
5.3性能要求
5.3.1启动和运行
电采暖散热器在电源电压偏差为额定值的±10%时,应能正常启动和运行。
3
/—
犑犌犜2362008
5.3.2出口栅格与外表面温度
电采暖散热器在正常工作时,可接触部分的表面温度不应大于95℃;如果有格栅,格栅温度不应大
于115℃。
5.3.3电采暖散热器升温时间
直接作用式电采暖散热器达到稳定运行时,其升温时间不应大于20min。
5.3.4热工性能
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蓄热率应大于或等于75%,蓄热量不应小于名义规定值的93%。
5.3.5温度控制器功能
电采暖散热器应具备室内温度控制功能,温度控制器应能在()范围内设定温
5℃30℃±3℃
~
度,对所设定环境温度控制精度应为±2℃;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应具有对蓄热和放热过程的控制功
能,对所设定环境温度控制精度应为±3℃。
5.3.6表面温度均匀性
辐射式电采暖散热器表面温度均匀度不应小于80%。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机组按照铭牌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进行试验。
试验用各类测量仪器应有计量检定有效期内的合格证,其准确度应符合表规定。
6.1.24
表4各类测量仪器的准确度
测量参数测量仪表测量项目单位仪表准确度
ㅤㅤㅤㅤ
环境温度、
玻璃水银温度计室内温度0.1℃
温度电阻温度计℃
其他温度0.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5/T 926-2009 冻鱼丸 2009-05-26
- DB45/T 614-2009 桑蚕小蚕共育技术规程 2009-10-28
- DB35/T 930-2009 法式面包 2009-05-26
- DB35/T 927-2009 长汀豆腐干 2009-05-26
- DB35/T 929-2009 工艺花茶 2009-05-26
- DB45/T 617-2009 无公害食品 北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 2009-10-28
- DB45/T 625-2009 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2009-11-18
- DB35/T 928-2009 银杏茶 2009-05-26
- DB45/T 616-2009 北流荔枝 2009-10-28
- DB45/T 621-2009 三年桐丰产技术规程 20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