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973-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细度标准
DB11/T 1973-2022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model accuracy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编号:DB11/T1973-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细度标准
Standardofconstructionmodelfinenessinurbanrailtransit
engineering
2022-03-28发布2022-07-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
北京市地方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细度标准
Standardofconstructionmodelfinenessinurbanrailtransit
engineering
编号:DB11/T1973-2022
主编部门: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2年07月01日
2022北京
前言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市监发
[2020]1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北京市BIM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
和应用研究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限界工程;5.轨道工程;6.路基工程;7.结构
工程;8.桥梁工程;9.防水和排水工程;10.建筑工程;11.装饰装修工程;12.人防工程;13.通风空调与供暖
工程;14.给排水及消防工程;15.安检系统;16.动力照明工程;17.站内客运系统;18.站台门工程;19.供电
工程;20.通信工程;21.信号工程;22.乘客信息系统;23.自动售检票系统;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5.综合
监控系统;26.环境与监控系统;27.门禁系统;28.信息系统工程;29.场段工艺工程;30.监测。
本标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
设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城建科
技促进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10号北京路桥大厦;邮箱:trdcenter@163.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中铁建设集团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
北京城建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戴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叶锦华张志伟张德萍孙西濛曹伍富鲁丽萍贾惠文戴金娥
王宁李元凯孙琦尹强姜月菊翟相飞王涛陈卓
侯博王梦筱邓博郑立刚王宪峰孟凡飞李蔚龙缪嘉杰
刘景张明明石钰杨张文亮朱裕龙赵振宇林琪琛郑伟
张丽丽司典浩黄祥理于建斌刘良岳张博玮郭二军邓美龙
赛菡张静涛付培江蔡昭辉袁兵张月奇吕鹏于艺林
白宇张立刘玉双解江涛刘小邓委路景顺程志敏
张国平张勇赵科展马宁陈振溢董小龙周长武张亮亮
钟生平戴辉刘鹏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杨广武张汎周德恒张波孙爱田赵欣王亮
2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限界工程................................................................................................5
5轨道工程................................................................................................7
6路基工程................................................................................................9
7结构工程...............................................................................................11
8桥梁工程..............................................................................................18
9防水和排水工程..................................................................................21
10建筑工程............................................................................................23
11装饰装修工程....................................................................................28
12人防工程............................................................................................31
13通风空调与供暖工程.......................................................................34
14给排水及消防工程............................................................................37
15安检系统............................................................................................42
16动力照明工程....................................................................................43
17站内客运系统....................................................................................45
18站台门工程........................................................................................46
19供电工程............................................................................................48
20通信工程............................................................................................55
21信号工程............................................................................................66
3
22乘客信息系统....................................................................................72
23自动售检票系统................................................................................75
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80
25综合监控系统....................................................................................84
26环境与监控系统................................................................................86
27门禁系统............................................................................................93
28信息系统工程....................................................................................94
29场段工艺工程....................................................................................99
30监测..................................................................................................105
本标准用词说明....................................................................................108
引用标准名录........................................................................................109
条文说明.................................................................................................110
4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3
4GaugeEngineering................................................................................5
5TrackEngineering.................................................................................7
6SubgradeEngineering..........................................................................9
7StructureEngineering..........................................................................11
8BridgeEngineering.............................................................................18
9WaterproofandDrainageEngineering.............................................21
10ConstructionEngineering................................................................23
11DecorationEngineering....................................................................28
12CivilDefenseEngineering................................................................31
13Ventilation,Air-conditioningandHeatingEngineering................34
14WaterSupply,DrainageandFireProtectionEngineering...........37
15SecuritySystem.................................................................................42
16PowerLightingEngineering............................................................43
17PassengerTransportSysteminStation...........................................45
18PlatformDoorEngineering..............................................................46
19PowerSupplyEngineering...............................................................48
20CommunicationEngineering...........................................................55
21SignalEngineering............................................................................66
5
22PassengerInformationSystem........................................................72
23AutomaticFareCollectionSystem..................................................75
24AutomaticFireAlarmSystem..........................................................80
25IntegratedSupervisoryControlSystem.........................................84
26EnvironmentalandMonitoringSystem..........................................86
27AccessControlSystem......................................................................93
28InformationSystemEngineering....................................................94
29DepotProcessEngineering...............................................................99
30Monitoring.......................................................................................105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108
ListofReferenceStandards................................................................109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10
6
1总则
1.0.1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发展,引导和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的创
建,提高模型创建质量,编制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的创
建。
1.0.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的创建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urbanrail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2.0.2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
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
2.0.3施工模型BIMmodelinconstruction
施工阶段应用的建筑信息模型。
2.0.4建筑信息模型元素BIMelement
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简称模型元素。
2.0.5几何信息geometryinformation
体现模型元素的外观尺寸、构件组成、空间位置的属性信息。
2.0.6非几何信息non-geometryinformation
除几何信息外其他反映模型元素属性的各类信息。
2
3基本规定
3.0.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宜在设计模型基础上通过增加、细化模型元素及信息等方
式创建。
3.0.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按专业分为29类,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表3.0.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专业分类
序号施工模型分类序号施工模型分类
1场地16站内客运系统
2地质17站台门工程
3限界工程18供电工程
4轨道工程19通信工程
5路基工程20信号工程
6结构工程21乘客信息系统
7桥梁工程22自动售检票系统
8防水和排水工程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建筑工程24综合监控系统
10装饰装修工程25环境与监控系统
11人防工程26门禁系统
12通风空调与供暖工程27信息系统工程
13给排水及消防工程28场段工艺工程
14安检系统29监测
15动力照明工程
3.0.3场地专业、地质专业施工模型细度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
(DB11/T1890)的规定。
3.0.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细度应包含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应满足施
工应用要求。
3.0.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内容应满足专业、子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管理的要求。
3.0.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元素应满足子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管理的要求。
3.0.7模型的几何信息应采用尺寸标注或添加属性信息的方式表达,并应采用统一的度量单
位,每一个车站或每一个区间采用统一的坐标系。
3.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应具备开放或兼容的数据格式,满足数据交换和各专业模
型集成的要求。
3.0.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模型元素及信息的增加、细化应保持模型信息的完备性、关联
性、唯一性。
3.0.10模型的非几何信息宜采用添加属性信息的方式表达。无法采用添加属性信息的方式表
3
达的,宜采用文件物理位置索引,并应符合表3.0.10的规定。
表3.0.10模型的非几何信息物理位置索引文件表
序号管理内容文件类别
1材料与构配件采购合同、合格证、检验报告、批次订单等
2技术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文件等
试验检测报告、质量检查记录、隐患整改报告、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3质量管理
报告、质量控制要求等
4安全风险管理安全教育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整改记录等
5进度管理进度计划、验收照片、人员与机械进出场计划等
6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资料
4
4限界工程
4.0.1限界工程施工模型内容应包含防护栅栏、声屏障、疏散平台、轨行区设备。
4.0.2防护栅栏施工模型元素应包含立柱、金属网片、连接板、螺栓。
4.0.3声屏障施工模型元素应包含结构构件、吸隔声板。
4.0.4疏散平台施工模型元素应包含柱、梁、平台踏板、步梯/坡道。
4.0.5轨行区设备模型元素应包含设备支架、设备箱盒、漏缆线缆。
4.0.6限界工程施工模型所包含的模型元素、几何和非几何信息应符合表4.0.6的规定。
表4.0.6限界工程施工模型元素及细度
内容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
Ÿ立柱Ÿ规格、材质
Ÿ空间定位
Ÿ施工单位
Ÿ生产厂家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
Ÿ金属网片Ÿ规格、材质
Ÿ空间定位
Ÿ施工单位
Ÿ生产厂家
防护栅栏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
Ÿ连接板Ÿ规格、材质
Ÿ空间定位
Ÿ施工单位
Ÿ生产厂家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
Ÿ螺栓Ÿ规格、材质
Ÿ空间定位
Ÿ施工单位
Ÿ生产厂家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
Ÿ结构构件Ÿ规格、材质
Ÿ空间定位
Ÿ施工单位
Ÿ生产厂家
声屏障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
Ÿ吸隔声板Ÿ规格、材质
Ÿ空间定位
Ÿ施工单位
Ÿ生产厂家
5
续表4.0.6
内容模型元素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Ÿ类型、规格
Ÿ柱
Ÿ空间定位Ÿ强度等级
Ÿ工程量
Ÿ施工单位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Ÿ类型、规格
Ÿ梁
Ÿ空间定位Ÿ强度等级
Ÿ工程量
Ÿ施工单位
疏散平台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Ÿ类型、规格
Ÿ平台踏板
Ÿ空间定位Ÿ强度等级
Ÿ工程量
Ÿ施工单位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Ÿ类型、规格
Ÿ步梯/坡道
Ÿ空间定位Ÿ强度等级
Ÿ工程量
Ÿ施工单位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Ÿ类型、规格、材质
Ÿ设备支架
Ÿ空间定位Ÿ工程量
Ÿ施工单位
Ÿ生产厂家
Ÿ名称
Ÿ几何尺寸Ÿ构件编码
轨行区设备Ÿ设备箱盒
Ÿ空间定位Ÿ施工单位
Ÿ生产厂家
Ÿ名称
Ÿ构件编码
Ÿ几何尺寸Ÿ类型、规格
Ÿ漏缆线缆
Ÿ空间定位Ÿ工程量
Ÿ施工单位
Ÿ生产厂家
6
5轨道工程
5.0.1轨道工程施工模型内容应包含轨道及附件、轨道附属设施。
5.0.2轨道及附件施工模型元素应包含钢轨、扣件、轨枕、道岔、道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L/T 5788-2019 水工变态混凝土施工规范 2019-06-04
- DL/T 2044-2019 输电系统谐波引发谐振过电压计算导则 2019-06-04
- DL/T 2042-2019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级试验装置技术规范 2019-06-04
- DL/T 2046-2019 供电服务热线客户服务规范 2019-06-04
- DL/T 2047-2019 基于一次侧电流监测反窃电设备技术规范 2019-06-04
- DL/T 2043-2019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 2019-06-04
- DL/T 5789-2019 绝缘管型母线施工工艺导则 2019-06-04
- DL/T 2041-2019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 2019-06-04
- DL/T 2045-2019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防治技术导则 2019-06-04
- DL/T 5113.13-2019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第13部分:浆砌石坝工程 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