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1344-2023 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管理规范
DB33/T 1344-2023 Public Emergency First Aid Training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99
CCSC77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1344—2023
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formanagementofpublicfirstaidtraining
2023-12-12发布2024-01-12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1344—202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红十字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指导和备灾救灾中心、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浙江省计
量与标准化学会、浙江省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协会、浙江省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湖州市红十字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芳、龚青云、张晓燕、孙文澜、王春香、蔡文伟、叶建青、吴雄伟、吴飞娜、
沈文婕、张欢、裘丹娜。
I
DB33/T1344—2023
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众应急救护培训的培训对象、培训机构、培训安排、培训分类、考官管理、考核、
复训、评价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面向年满16周岁的公民开展创伤救护、心肺复苏(含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等应急救
护培训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应急救护firstaid
在突发伤病或灾害事故现场,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对伤病员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
3.2
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AED
一旦操作人员启动,除颤器自动分析通过放置在胸部体表电极获得的心电信号(ECG),识别心脏
节律,当检测到可电击心脏节律时自行执行充电操作的除颤器。
[来源:WS/T603—2018,3.3]
3.3
救护员firstaider
接受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通过理论、技能考核,取得相关有效证书,具备一定的自救互救技
能的人员。
注:救护员证书包括红十字救护员证、初级急救员证、浙江急救志愿者证等。
4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应符合下列要求:
a)年满16周岁;
b)身体健康或健康状况不影响参加培训;
c)具有独立完成理论学习和考核的能力。
5培训机构
5.1机构资质
开展公众应急救护培训机构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DB33/T1344—2023
a)各级红十字会及其举办或主管的培训机构;
b)具有相应职能或主管部门授权的医疗卫生机构;
c)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范围包含培训且经辖区县级以上红十字会登记备案、三年内无违法
记录的社会组织、机构。
5.2制度建设
5.2.1应建立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统筹组织安排培训,制定培训计划、规范培训流程。
5.2.2应建立人员管理制度,开展工作人员、应急救护师服务质量评价。
5.2.3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等工作。
5.2.4应建立场地设备管理制度,做好场地使用登记和设备购置、使用、保养维护、报废等记录。
5.2.5应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依托平台开展培训、考核、发证、继续教育以及数据收集、录入等工
作。
5.2.6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等。
5.3人员配备
5.3.1应至少配备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教务管理、教学管理等工作。
5.3.2应至少配备5名取得师资资格的应急救护师负责培训教学。
5.4场地设备
5.4.1培训场地和设施设备应符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要求。
5.4.2培训场地面积不少于60m2,学员人均使用面积不少于2m2。
5.4.3应根据以下要求配置设备与教具:
a)基础设备,包括桌椅、电脑、投影仪等;
b)气道异物梗阻模型不少于2具;
c)心肺复苏模型(成人、儿童、婴儿)、AED训练机,其中成人、儿童心肺复苏模型不少于5具、
婴儿心肺复苏模型不少于2具、AED训练机不少于5台;
d)创伤救护器材,包括三角巾、绷带、敷料、夹板、脊柱转移板、颈托等,数量能满足培训需要,
鼓励运用现场资源如报纸、围巾、衣物等进行教学。
6培训安排
6.1培训组织者应提前了解培训对象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确定时间、场地,并公布培训计划,接受
学员报名。
6.2每班培训学员不超过50人,培训班工作人员应确认学员信息,并向学员推送有关培训信息。
6.3实操练习分组时,救护员培训师生比不低于1:16,心肺复苏(含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培训(以
下简称CPR+AED培训)师生比不低于1:10。
6.4实操练习时,救护员培训应保证每组至少配备1具心肺复苏模拟人、1台AED训练机,每组学员
不超过16人;CPR+AED培训,模拟人、训练机与学员比例不低于1:5。
7培训分类
7.1救护员培训
2
DB33/T1344—2023
7.1.1培训内容
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见附录A中表A.1。
7.1.2培训学时
以一个班(每班学员不超过50人)为单元,每单元16学时,包含理论学习及考核8学时、实操练习
及考核8学时,每学时45分钟,共计720分钟。
7.1.3培训方式
理论培训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操练习应在线下开展。
7.2CPR+AED培训
7.2.1培训内容
CPR+AED培训教学大纲见附录A中表A.2。
7.2.2培训学时
以一个班为单元,每单元总4学时(每学时45分钟),共计180分钟,其中理论学习及考核1学时,
实操练习及考核3学时。
7.2.3培训方式
理论培训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可利用“应急救护一体机”等设备的学习、训
练、考核功能完成所有培训内容。
注:应急救护一体机指集合AED、急救包、交互大屏于一体的应急救护设备。通过环境营造、物联技术应用为公众
提供便捷的设备查找、导航,呼救、急救知识学习等服务,同时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AED巡检、耗材预警、使
用监控、日志管理等远程便捷管理功能。
8考官管理
8.1应建立考官管理机制,对考官进行统一管理、委派。
注:考官指经培训考核,取得应急救护培训考官资格,并能承担应急救护培训实操考核、评卷和质量分析工作的人
员。
8.2考官应具有3年以上应急救护培训或开展应急救护工作经历,经申请培训,取得考官资格,可开
展考核工作。
8.3考官应履行考官职责,对考核项目负责。
8.4应对考官进行年度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奖惩,必要时取消考官资格。
9考核
9.1公众应急救护考核分理论和实操考核。
9.2理论考核达到80分及以上为合格,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不合格的,不应发放证书。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增加2次考试机会;从事急诊、重症、麻醉等专业的医护人员可申请免考。
9.3救护员培训、CPR+AED培训实操考核具体要求应符合附录B,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
不合格的,不应发放相应证书。
3
DB33/T1344—2023
9.4救护员培训实行“教考分离”制度,教学由应急救护师负责,实操考核由考官负责。
10复训
10.1培训机构应建立复训制度,为持证人员提供经常性的、便利可及的学习、训练机会,并做好记录。
考核通过的人员,证书有效期延长3年。
10.2证书到期前半年内,培训机构应向持证人员推送提醒信息,并组织开展复训。
10.3救护员复训学时为8学时,创伤救护操作考核时可采用情景模拟方式进行。复训教学大纲见附录
A、实操考核要求应符合附录B。
11评价改进
11.1培训机构应公开客服电话、电子邮箱、意见簿等,接收投诉和意见反馈。每单元培训结束后了解
培训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对培训活动进行质量评估,培训质量评估表见附录C。
11.2培训机构应每年开展自我评价或邀请第三方组织开展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a)课程设置;
b)师资水平;
c)授课内容及方式;
d)组织管理;
e)保障服务;
f)考核情况;
g)改进措施。
11.3培训机构应对投诉、意见建议、自我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对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持续提高
培训质量。
4
DB33/T1344—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教学大纲
A.1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见表A.1。
表A.1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
培训单元培训内容学习目标
1.红十字与应急救护1.增强“热爱生命、护佑生命”意识
救护概论2.第一响应人2.熟悉应急救护的目的
(1.5学时)3.“快一点,救在身边”文明理念3.掌握应急救护的原则与程序
4.应急救护的目的、原则和程序4.熟悉应急救护的注意事项
1.熟悉心搏骤停、“生存链”和心肺复苏的概念
2.掌握成人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3.熟悉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操作技术
1.心肺复苏基础知识
4.熟悉双人心肺复苏的操作技术
心肺复苏理论2.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5.熟悉儿童、婴儿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2.5学时)3.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6.掌握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标准
4.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
7.掌握AED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8.掌握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
9.掌握成人、儿童、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方法
1.了解创伤的常见原因和主要类型
2.掌握创伤救护的目的和原则
3.掌握现场对伤员的初步检查
4.熟悉出血的类型、出血量与症状,可疑内出血的处理
1.创伤救护概述
原则
2.出血与现场止血方法
5.掌握外出血的止血方法(少量出血、严重出血)
3.现场包扎方法
创伤救护理论6.掌握包扎的要求和方法(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
4.现场骨折固定
(2学时)7.熟悉骨折的判断
5.关节脱位与扭伤的现场处理
8.掌握骨折固定原则
6.伤员的搬运护送
9.掌握四肢骨折利用健肢和躯干固定的方法
7.特殊创伤的现场处理
10.熟悉关节脱位与扭伤的现场处理原则
11.了解伤员搬运护送的目的
12.熟悉常用的搬运护送方法
13.熟悉特殊创伤的现场处理
1.常见急症
自选课程在应急救护培训教材内,根据培训对象特点及需求选择
2.意外伤害
(1.5学时)相应内容
3.突发事件
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
(0.5学时)
1.掌握成人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
心肺复苏与自动体
1.成人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2.掌握AED的使用
外除颤器操作练习
2.AED的使用3.掌握成人、儿童、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方法
及考核
3.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操作考核:成人心肺复苏及AED;成人、儿童、婴儿气
(4学时)
道异物梗阻的处理
1.掌握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2.掌握绷带环形、螺旋和“8”字包扎方法
1.现场止血方法3.掌握三角巾头顶帽式、双眼、双肩、单胸、全腹、手
创伤救护操作练习2.现场包扎方法足和膝关节的包扎方法
及考核3.现场骨折固定4.掌握四肢骨折的现场固定方法
(4学时)4.关节扭伤的现场处理5.熟悉肠管外溢和伤口异物扎入的现场处理
5.特殊创伤的现场处理6.熟悉骨盆骨折和肢体离断伤的现场处理
7.了解开放性气胸的现场处理
操作考核:外出血的止血与包扎、骨折固定
5
DB33/T1344—2023
A.2CPR+AED培训教学大纲见表A.2。
表A.2CPR+AED培训教学大纲
培训单元培训内容学习目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Y/T 5954-2004 开钻前验收项目及要求 2004-07-03
- JT/T 510-2004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检测技术条件 2004-04-16
- JT/T 109-2004 内河船舶手动系缆绞盘 2004-06-03
- EJ/T 1204.4-2006 电离辐射测量探测限和判断阈的确定 第4部分:忽略样品处理影响的线性标度模拟率表测量 2006-12-15
- GA 659.5-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上网服务场所服务状态基本数据交换格式 2006-11-09
- JB/T 1612-1994 锅炉水压试验 技术条件 1994-12-09
- JT/T 557-2004 港口装卸区域照明照度及测量方法 2004-06-03
- SY/T 0455-2004 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检测标准 2004-07-03
- TB/T 3095-2004 铁道货车防溜紧固器通用技术条件 2004-04-22
- YD/T 1976-2009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广播多播业务(BCMCS)空中接口信令一致性测试方法 20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