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641-2009 电气用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模塑料(SMC/BMC)

GB/T 23641-2009 Fiber reinforced unsaturated polyester moulding—compounds(SMC and BMC)for electrical purpos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3641-2018 |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3641-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4-21
实施日期
2009-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用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片状模塑料(SMC)和块状模塑料(BMC)的产品分类命名、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乙烯基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制成的电气用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SMC)和块状模塑料(BMC)。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马林泉、徐贤开、陈永水、王井武、赵平、许自贵、张文波、祖向阳、鲁平才、张文武、林平、林文光、邹玉萍、冯嘉耀、徐林葆、夏宏伟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3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9.035.20

K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641—2009

电气用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模塑料

(SMC/BMC)

Fiberreinforcedunsaturatedpolyestermoulding—

compounds(SMCandBMC)forelectricalpurposes

2009-04-21发布2009-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23641-2009

I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分类命名............................................................................2

5要求................................................................................5

6试样制备............................................................................5

7试验方法...........................................................................12

8检验、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性能和试验条件.................................................15

GB/T23641-2009

II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EN14598:2005《增强热固性模塑料片状模塑料(SMC)和块状模塑料(BMC)》。

EN14598:2005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EN14598-1第1部分:分类;EN14598-2第2部分:试验方法

和通用要求;EN14598-3第3部分:规范要求。本标准将EN14598:2005的上述三部分整合成为一个

标准。

本标准在编写格式及技术内容方面均与EN14598:2005有所不同,主要差异如下:

a)将EN14598各部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所列有关引用标准转化成国家标准并增加引用

标准“GB/T2547-2008塑料取样方法”;

b)将EN14598-2中的表3“性能和试验条件”进行了重新编辑,并将其做为规范性附录A;

c)删除了EN14598-3中非电气用的六个SMC产品、四个BMC产品,并将EN14598-3中的表1.1~表1.4

和表2.1~表2.4合并成表5.1~表5.3,表3.1~表3.3和表4.1~表4.3合并成表6.1~表6.2;

d)增加了对材料(SMC和BMC)“外观”和“温度指数(TI)”的要求;

e)增加了对材料(SMC和BMC)“浸水后绝缘电阻”、“耐电痕化指数”和“耐电弧”的要求;

f)增加了“检验、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一章。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乐清树脂厂、浙江南方塑胶制造有限公司、无锡斯菲特电器有限公司、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福润德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金陵帝斯曼树脂有限公司、镇江育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宁波华缘玻璃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乐清市中

力树脂制品有限公司、乐清市华东树脂电器厂、常州晨光玻璃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宁波奇乐电器有限

公司、江苏常熟市宏业塑料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无锡新宏泰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马林泉、徐贤开、陈永水、王井武、赵平、许自贵、张文波、祖向阳、鲁平才、

张文武、林平、林文光、邹玉萍、冯嘉耀、徐林葆、夏宏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GB/T23641-2009

1

电气用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模塑料(SMC/BMC)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用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片状模塑料(SMC)和块状模塑料(BMC)的产品分类命名、

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乙烯基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制成的电气用纤维增

强片状模塑料(SMC)和块状模塑料(BMC)。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33.1-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ISO

1183-1:2004,IDT)

GB/T1034-2008塑料吸水性的测定(ISO62:2008,IDT)

GB/T1040.1-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ISO527-1:1993,IDT)

GB/T1040.2-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ISO527-2:

1993,IDT)

GB/T1040.4-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的试验条件(ISO527-4:1997,IDT)

GB/T1043.1-2008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ISO179-1:2000,

IDT)

GB/T1408.1-2006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IEC60243-1:1998,IDT)

GB/T1409-2006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在内)下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

数的推荐方法(IEC60250:1969,MOD)

GB/T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IEC60093:1980,IDT)

GB/T1411-2002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低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IEC61621:1997,IDT)

GB/T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ISO527-4:1997,NEQ)

GB/T1448-2005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2005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ISO14125:1998,NEQ)

GB/T1634.2-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ISO75-2:2003,IDT)

GB/T1844.1-2008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1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ISO1043-1:

2001,IDT)

GB/T1844.2-2008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2部分:填料及增强材料(ISO1043-2:2000,IDT)

GB/T2035-2008塑料术语及其定义(ISO472:1999,IDT)

GB/T2406.1-2008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1部分:导则(ISO4589-1:1996,IDT)

GB/T2547-2008塑料取样方法

GB/T4207-2003固体绝缘在潮湿条件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IEC60112:

1979,IDT)

GB/T23641-2009

2

GB/T5169.12-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2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材料的灼

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IEC60695-2-12:2000,IDT)

GB/T5169.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试验火焰50W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

方法(IEC60695-11-10:2003,IDT)

GB/T5471-2008塑料热固性塑料试样的压塑(ISO295:2004,IDT)

GB/T6553-2003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耐蚀损的试验方法(IEC

60587:1984,IDT)

GB/T10064-2006测量固体绝缘材料绝缘电阻的试验方法(IEC60167:1964,IDT)

GB/T11026.1-2003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价(IEC60216-1:

2001,IDT)

ISO1172:1996纺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预浸料、模塑料和层压塑料纺织玻璃纤维和矿物质填

料含量的测定煅烧法

ISO1268-8纤维增强塑料加工试片方法第8部分:SMC和BMC的压制模塑

ISO1268-10纤维增强塑料加工试片方法第10部分:BMC和其它长纤维模塑料的注射模塑

一般原则及多用途试样的模塑

ISO1268-11纤维增强塑料加工试片方法第11部分:BMC和其它长纤维模塑料的注射模塑

小片试样

ISO2577塑料热固性模塑料收缩率的测定

ISO3167:2002塑料多用途试样

ISO11359-2:1999塑料热力学分析(TMA)第2部分:线性热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ISO11667:1997纤维增强塑料模塑料和预浸料树脂、增强纤维和矿物质填料含量的测定

溶解法

ISO14126:1999纤维增强塑料平面方向压缩性能的测定

IEC60296:2003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IEC60707:1981测定固体电气绝缘材料暴露在引燃源后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2008确立的及下述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片状模塑料(SMC)Sheetmouldingcompound(SMC)

热固性模塑料,片状。

3.2

块状模塑料(BMC)Bulkmouldingcompound(BMC)

热固性模塑料,块状。

3.3

UP-SMC或UP-BMCUP-SMCorUP-BMC

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制成的增强热固性模塑料。

3.4

VE-SMC或VE-BMCVE-SMCorVE-BMC

以乙烯基树脂为基制成的增强热固性模塑料。

4分类命名

4.1总则

GB/T23641-2009

3

分类命名是基于纤维增强模塑料的形状描述、组成、加工/制造方法、典型性能或特殊性能进行的

(见表1),并按上述顺序以字母代码组合而成,其中描述码与代码组1之间加“—”,其它各代码组之

间加“,”。

表1纤维增强模塑料(SMC和BMC)分类命名方法

描述代码

(SMC或BMC)

代码组1

(组成代码)

代码组2

(加工/制造工艺代码)

代码组3

(典型性能代码)

4.2代码组1(组成代码)

共由4项组成,分别按下述顺序标识。

第1项:符合GB/T1844.1-2008规定的基体树脂代号标识,例如UP或VE。

第2项:符合GB/T1844.1-2008规定的增强材料和/或填料的种类代号标识(见表2)。

第3项:符合GB/T1844.2-2008规定的增强材料和/或填料的形态代号标识(见表2)。

第4项:符合表2规定的增强材料和/或填料标称含量标识(见表2)。

混合材料和/或混合形态可通过用“+”将相关的代码组合在一起并整体放入括弧中来标识,例如由

20%玻璃纤维(GF)和20%矿物粉(MD)的混合组成可标识为GF20+MD20或(GF+MD)20。

4.3代码组2(加工/制造工艺代码)

见表3,例如模压成型用Q表示,注射成型用M表示,传递成型用T表示。

4.4代码组3(典型性能代码)

共由2项组成,分别按下述顺序标识。

第1项:典型性能代码,见表4。

第2项:温度指数。

第1项与第2项按之间加“/”。

4.5示例

示例1:

SMC—UP(GF30+MD45),Q,FR/130

温度指数≥130

阻燃

压制模塑工艺

玻纤含量27.5%~32.5%,矿粉含量42.5%~47.5%

不饱和聚酯树脂

片状模塑料

示例2:

BMC—UP(GF25+MD40),M,FR/130

温度指数≥130

阻燃

注射模塑工艺

玻纤含量22.5%~27.5%,矿粉含量37.5%~42.5%

不饱和聚酯树脂

块状模塑料

GB/T23641-2009

4

示例3:

BMC—VE(GF25+MD40),X,FR/155

温度指数≥155

阻燃

无推荐成型工艺

玻纤含量22.5%~27.5%,矿粉含量37.5%~42.5%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