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447.6-2021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

DB61/T 1447.6-2021 Standardization of Work Safety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ransport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Urban Public Bus and Electric Vehicle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T 1447.6-2021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3-22
实施日期
2021-04-22
发布单位/组织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陕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机构及职责、目标、制度建设、教育 培训、现场管理、职业健康、风险管控与处置、评价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渭南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
党晓旭、周晓东、李冠男、王新平、冯套柱、白芙蓉、陈辉、王国毓、王梦莹、 孙鹏宇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20

CCSR00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447.6—2021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

第6部分: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

Specificationforworksafetystandardizationoftransportationenterprises—

Part6:Urbanbusandtrolleybuspassengertransportenterprises

2021-03-09发布2021-04-09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T1447.6—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要求..............................................................................................................................................................2

5机构及职责..................................................................................................................................................2

6目标..............................................................................................................................................................3

7制度建设......................................................................................................................................................3

8教育培训......................................................................................................................................................3

9现场管理......................................................................................................................................................4

10职业健康....................................................................................................................................................6

11风险管控与处置........................................................................................................................................6

12评价............................................................................................................................................................7

附录A(规范性)安全生产指标计算方法....................................................................................................8

附录B(规范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项目与评分细则...................................................................10

I

DB61/T1447.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61/T1447《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的第6部分。DB61/T1447已经发

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道路旅客运输;

——第3部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第4部分:汽车客运站;

——第5部分:巡游出租车;

——第6部分: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X/TC61063)。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渭南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党晓旭、周晓东、李冠男、王新平、冯套柱、白芙蓉、陈辉、王国毓、王梦莹、

孙鹏宇。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电话:029-8385811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58号

邮编:710054

II

DB61/T1447.6—2021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

第6部分: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机构及职责、目标、制度建设、教育

培训、现场管理、职业健康、风险管控与处置、评价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576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T5845.2城市公共交通标志第2部分:一般图形符号和安全标志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GB/T18487.3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B/T22484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

GB/T27876压缩天然气汽车维护技术规范

GB/T27877液化石油气汽车维护技术规范

GB/T37078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50966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

GA/T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761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JT/T888公共汽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JT/T934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操作规范

JT/T961交通运输行业反恐怖防范基本要求

JT/T999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处置基本操作规程

JT/T1009液化天然气汽车维护技术规范

JT/T1018城市公共汽电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JT/T1029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维护技术规范

JT/T1096电动公共汽车配置要求

1

DB61/T1447.6—2021

JT/T1156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安全管理规范

JT/T1202城市公共汽电车场站配置规范

JT/T1240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

DB61/T1447.1—2021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JT/T1156—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公共汽电车urbanbusandtrolleybus

为专门解决城市和城郊运输,按照规定的线路、站点和时间运营,为城市和城郊社会公众提供出行

服务的公共汽车、无轨电车。

[来源:JT/T1156—2017,3.1]

4要求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应满足DB61/T1447.1—2021的要求。

5机构及职责

5.1企业按照以下方式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应经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a)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从业人员不足50人的,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不足

300人的,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的,配备不少于3

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2企业宜按照以下方式设置车辆技术管理机构,配备车辆技术管理人员;车辆技术管理人员应熟悉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车辆技术及管理知识。

a)拥有10辆及以上城市公共汽电车的,设置车辆技术管理机构。

b)每50辆城市公共汽电车配备1名车辆技术管理人员,不足50辆的,配备1人。

5.3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a)执行车辆技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b)制定本单位的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c)建立车辆技术管理责任制,明确驾驶员、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的车辆技术管理职责;

d)建立车辆技术管理考核体系,制定车辆技术定额标准和质量指标;

e)制定车辆维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f)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及时更新,定期统计分析车辆技术管理状况;

g)遴选和应用适合的车辆技术及管理方面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h)开展车辆技术管理方面的技术协作、技术交流、技术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

i)做好运输生产和车辆技术管理衔接,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车辆技术问题。

2

DB61/T1447.6—2021

6目标

6.1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应符合GB/T22484的规定;在满足DB61/T1447.1—2021的5.4的要求基础

上,还包括:

a)责任事故率;

b)责任事故死亡率;

c)责任事故伤人率;

d)二级维护到位率;

e)道路交通运输违法(章)率。

6.2安全生产目标、指标按照附录A规定的方法计算。

7制度建设

7.1安全生产制度在符合DB61/T1447.1—2021的6.1.3的基础上,还包括:

a)驾驶员、乘务员、安保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b)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c)客运服务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d)停车场安全值班制度;

e)服务安全投诉受理制度。

7.2安全生产档案和台账在符合DB61/T1447.1—2021的6.2.2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驾驶员档案,应“一人一档案”,保存至其离职后1年;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机动车驾

驶证号、准驾车型等基本信息和行车里程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信息、交通事故信息、交

通违法违规信息、奖惩信息等;

b)车辆技术档案,应“一车一档案”,保存至车辆报废。车辆所有权转移或转籍时,档案随车移

交;内容包括车辆基本信息、维护修理情况、检验检测情况、主要零部件更换情况、变更情况、

行驶里程、对车辆造成损伤的交通事故情况等。

8教育培训

8.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8.1.1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b)安全管理职责、安全管理方法;

c)安全生产经验、典型安全突发事件案例。

8.1.2驾驶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和安保防范知识,危险源辨

识,新设备的安全技术特性等;

b)车辆日常维护、车辆安全检查、各种条件下的安全驾驶、新设备的安全操作等;

c)紧急情况应对、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等;

d)驾驶员违法违规行为的纠正教育。

8.1.3其他从业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和安保防范知识;

3

DB61/T1447.6—2021

b)安全生产职责、安全操作规程;

c)应急处置。

8.1.4进入企业检查、参观、学习的人员以及承包商、供应商等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a)企业安全管理规定;

b)可能接触的危险因素;

c)安全防护措施;

d)应急知识。

8.2安全教育培训学时

8.2.1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培训,不少于24学时;在岗培训,每年不少

于12学时。

8.2.2驾驶员岗前培训,理论培训不少于24学时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跟车实习;在岗培训,每月不

少于2学时。

8.2.3其他从业人员岗前培训,不少于24学时;在岗培训每年不少于8学时。

8.2.4进入企业检查、参观、学习的人员以及承包商、供应商等人员的培训时间,根据实际确定,确

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9现场管理

9.1设施设备

9.1.1城市公共汽电车应符合以下规定:

a)车辆配置符合JT/T888和JT/T1096的规定;

b)安全技术条件符合GB7258的规定;

c)专用安全设施符合JT/T1240的规定;

d)安全提示标志、乘车规则、投诉电话、违禁物品提示和安全疏散示意图的设置应符合GB/T

22484的规定;

e)设置的广告不应影响运营安全。

9.1.2城市公共汽电车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规定:

a)定期检查以下车辆设施设备,确认完好情况:

1)车身顶蓬及内外皮;

2)双层车辆上层车厢前挡风玻璃处防护栏;

3)地板、踏步、座椅、车内扶握设施;

4)视频监视装置、车内照明;

5)无障碍设施;

6)应急门、应急窗、安全顶窗的开启装置,破窗装置,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安全出口,灭

火装置,三角警告牌等安全设施设备;

7)电动城市公共汽车的动力蓄电池组(超级电容组)、驱动电动机、电气控制系统、电路及

其他专用装置;

8)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城市公共汽车的气瓶、管路、电路及专用装置;各类控制阀阀门

接头、管路连接处。

b)车辆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4

DB61/T1447.6—2021

1)维护周期依据车辆维修手册、使用说明书,并结合车辆运行状况、行驶里程、使用年限、

道路条件综合确定;

2)日常维护由驾驶员进行,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由企业或委托具备资格的维修经营者进行并

做好维护记录;委托维修经营者进行二级维护的,应保存竣工出厂合格证;

3)维护作业项目和要求应符合GB/T18344、GB/T27876、GB/T27877、JT/T1009、JT/T1029

的规定。

c)车辆故障由企业或委托具备资格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及时修理。

d)安全技术检验每年进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进行1次。

e)长期停驶或封存期间,应做好车辆技术防护。停驶或封存4个月以上,投入运输生产前,进行

二级维护。

f)在自备或租用停车场所统一停放,并配备值班人员,每2小时巡查1次,做好记录;

g)达到国家报废标准的,交售机动车回收企业,办理报废手续,相关材料至少保存2年。

9.1.3城市公共汽电车场站应符合以下规定:

a)设施符合GB/T22484、JT/T1202的规定;

b)防火设计符合GB50016和GB50067的规定;

c)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疏散示意图符合GB/T5845.2的规定;

d)交通标志、标线符合GB5768.2和GB5768.3的规定;

e)安保防范设施、器材符合JT/T961的规定;

f)电动类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符合GB/T18487.3和GB50966的规定;

g)有加油、加气设施的,设置在场站内安全的区域,并符合GB50156的规定;

h)首末站和中途站明示投诉电话;

i)枢纽站配备防护面具、防毒口罩和应急灯等应急物资、设备,并明示放置位置;

j)在城市公共汽电车停车场建设停车场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并符合GB

50348、GB/T37078、GA/T761和GA/T367的规定。

9.1.4企业应每日对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广告设置不

应影响运营安全。

9.1.5企业宜建设具有动态监控功能的城市公共汽电车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况,向

驾驶员发送安全提示信息。

9.2生产管理

9.2.1企业应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

a)驾驶员操作规程,包括行车准备、运行服务、一般条件驾驶、复杂条件驾驶、日常维护、应急

处置等操作要求;

b)乘务员操作规程,包括值乘服务、应急处置等操作要求;

c)安保人员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检查、安全保卫、应急处置等操作要求;

d)城市公共汽电车维护作业规程,包括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的作业内容、作业程序、

作业方法和作业要求。

9.2.2企业应审核应聘驾驶员的从业资格条件、工作经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安全背景,测试其专

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符合要求,予以录用。驾驶员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取得与准驾车型相符的机动车驾驶证且实习期满;

b)身心健康,无可能危及营运安全的疾病或病史;

c)最近连续3个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周期没有记满12分记录;

d)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暴力犯罪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无吸毒记录。

5

DB61/T1447.6—2021

9.2.3企业应审核应聘乘务员、安保人员的工作经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安全背景,符合要求,予

以录用。乘务员、安保人员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身心健康,无可能危及运营安全的疾病或病史;

b)无吸毒或暴力犯罪记录。

9.2.4企业制定运输计划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a)通行道路的限速要求和企业的限速规定;

b)驾驶员每日首次出车前休息不少于6小时;每日累计驾驶不超过8小时;每趟次停车休息不少

于10分钟;每周至少休息1日。

9.2.5企业对驾驶员在每日出车前进行安全告诫,检查并避免驾驶员酒后、带病、疲劳、带不良情绪、

服用影响安全驾驶的药物后驾驶车辆,提示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9.2.6驾驶员应谨慎驾驶,驾驶行为应符合JT/T934的规定。

9.2.7应为运营车辆配备安保人员,履行以下职责:

a)防止乘客携带危险品上车;

b)制止乘客危害运营安全的行为;

c)处置安全突发事件并报告有关情况。

10职业健康

10.1应在城市公共汽电车首末站设置运营服务人员休息、餐饮、卫生等场所和设施,并根据需要设置

夜间休息室。

10.2夏季、冬季,应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消暑降温、防寒保暖用品。

11风险管控与处置

11.1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事件包括:

a)车辆碰撞、倾覆、坠落、燃烧;

b)乘客跌摔、夹碰;

c)袭击乘客、妨碍驾驶员正常驾驶等危及乘客安全的社会公共安全事件;

d)其他可能涉及的安全风险事件。

11.2安全风险事件的主要致险因素包括:

a)驾驶员、乘务员、安保人员、乘客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或状态、安全与应急技能;

b)城市公共汽电车的安全可靠性;

c)道路、交通、天气状况以及社会风险的可知性和应对措施;

d)安全管理活动的合规性。

11.3安全风险辨识应考虑以下情形:

a)客流平峰和高峰两种状态;

b)运营准备、运营服务和运营结束等各阶段。

11.4企业应每日关注公交线路沿线的天气状况和道路通行情况,遇雾、雨雪、冰冻、自然灾害、道路

施工等影响安全运行的情形时,对驾驶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提示。

11.5隐患排查对象包括:

a)驾驶员、乘务员、安保人员、乘客;

b)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设施;

c)公交线路,包括沿线道路及附属设施、交通参与者出行行为、交通管理措施等;

6

DB61/T1447.6—2021

d)运营服务过程,包括运营准备、运营服务和运营结束各阶段;

e)企业管理活动;

f)其他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因素。

11.6应针对11.1所列的安全风险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并符合JT/T1018的规定。

11.7企业应成立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驾驶员、乘务员、安保人员为主的应急救援队伍。

11.8企业应将乘客应急疏散和袭击乘客、妨碍驾驶员正常驾驶事件的处置作为应急训练和应急演练的

重要内容。

11.9发生安全突发事件,按照应急预案和JT/T999、JT/T1156的规定进行处置,并立即报告事发地

和企业所在地主管部门。

12评价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项目和评分细则见附录B。

7

DB61/T1447.6—2021

AA

附录A

(规范性)

安全生产指标计算方法

A.1责任事故率

统计期,企业发生的责任事故次数与全部城市公共汽电车完成的客运服务里程之比,按式(A.1)

计算。

B

A1100%………(A.1)

1C

式中:

A1——责任事故率;

B1——统计期,企业发生的责任事故次数;

C——统计期,企业全部城市公共汽电车完成的客运服务里程。

A.2责任事故死亡率

统计期,企业发生的亡人责任事故次数与全部城市公共汽电车完成的客运服务里程之比,按式(A.2)

计算。

B

A2100%………(A.2)

2C

式中:

A2——责任事故死亡率;

B2——统计期,企业发生的亡人责任事故次数。

A.3责任事故伤人率

统计期,企业发生的责任事故造成的受伤人数与全部城市公共汽电车完成的客运服务里程之比,按

式(A.3)计算。

B

A3100%………(A.3)

3C

式中:

A3——责任事故伤人率;

B3——统计期,企业发生的责任事故造成的受伤人数。

A.4二级维护到位率

统计期,企业实际完成的城市公共汽电车二级维护辆次与企业应组织的城市公共汽电车二级维护辆

次之比,按式(A.4)计算。

8

DB61/T1447.6—2021

B

A4100%………(A.4)

4D

式中:

A4——二级维护到位率;

B4——统计期,企业实际完成的城市公共汽电车二级维护辆次;

D——统计期,企业应组织的城市公共汽电车二级维护辆次。

A.5道路交通运输违法(章)率

统计期,企业发生的道路交通运输违法(章)次数与保有的城市公共汽电车数量之比,按式(A.5)

计算。

B

A5100%………(A.5)

5E

式中:

A5——道路交通运输违法(章)率;

B5——统计期,企业发生的道路交通运输违法(章)次数;

E——统计期,企业保有的城市公共汽电车总数。

9

DB61/T1447.6—2021

BB

附录B

(规范性)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项目与评分细则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项目、各评价项目的标准分值及其评分细则见表B.1。

表B.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项目和评分细则

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评分细则

类目分值

①企业应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目标1.应制定符合要求的安全生产目标;

应:2.安全生产目标应正式发布、贯彻和实施;

a.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企业员工应了解安全生产目标;

4.安全目标应充分公开,便于员工及相关方获得

b.形成文件,并得到本企业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5★★

施;★

c.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

d.具有可考核性,体现企业持续改进的承诺;

e.便于企业员工及相关方获得

1.未制定可考核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不得分;

2.制定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低于上级单位下达的安全生产目

②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可考核的安全生产工

5标,不得分;

作指标,指标应不低于上级下达的目标

一、3.制定的安全工作指标不合理、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每处

目标扣1分

与考1.未制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工作指标的措施,扣5分;

③企业应制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工作指标的措施5

核2.制定的措施不具体、不可行或责任不明确,每项扣1分

(30分)1.未制定安全生产年度计划,扣3分;

④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年度计划和专项活动方案,并2.未制定安全生产专项活动方案,扣2分;

5

严格执行3.执行安全生产年度计划和方案的记录和总结材料不完整,

每项扣1分

1.未细化和分解安全生产工作指标,扣2分;

2.工作指标细化和分解不合理、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或不完

⑤企业应将安全生产工作指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制定善,每处扣1分;

5

阶段性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并予以考核3.未制定阶段性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扣1分;

4.未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或考核不完整不合理的,每项

扣1分

1.未制定安全生产目标与奖惩管理规定,扣2分;

⑥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奖惩的相关制度,

52.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与奖惩制度内容不完善,扣1-2分;

并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予以考核与奖惩

3.未进行考核或奖惩的,扣3分

①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安1.未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不得分;

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应职2.未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职责,扣3分;

责明确。应建立健全从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10★★3.未编制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或网络图未全面覆盖基层班

生产领导小组)至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组,扣2分

1.安络

全生1.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产管人员;

②企业应按规定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安10★★

理机2.设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

全生产管理机构★

二、构与企业规模相适应;

管理3.应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

机构

③企业应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1.未制定安全例会制度,扣3分;

和人

产领导小组会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下属分5AR2.制度不完善、内容不全面,扣0.5分;

支机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例会3.无安全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签到表等,每项扣0.5分

(40分)

①企业应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和应10★★1.应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应急管理人员;

急管理人员★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应急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满足行业要求

2.安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