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T 7-2014 高原特色农产品 普洱咖啡

DB5308/T 7-2014 Highland-specif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Pu'er coffee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8/T 7-2014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2-25
实施日期
2014-04-01
发布单位/组织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办公室、普洱市咖啡产业联合会、普洱市咖啡试验示范场、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办公室、普洱市咖啡产业联合会、普洱市咖啡试验示范场、
起草人:
卢寒、刘标、李忠恒、李光华、曾仲仁、许正宏、苏东、李维秀、黄许俊、罗正刚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20.01

52

DB5308

DB5308/T7—2014

高原特色农产品普洱咖啡

2014-02-25发布2014-04-01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DB5308/T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普洱市咖啡产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办公室、普洱市咖啡产业联合会、普洱市咖啡试验示范场、

云南思茅北归有限公司、普洱市气象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寒、刘标、李忠恒、李光华、曾仲仁、许正宏、苏东、李维秀、黄许俊、罗

正刚。

DB5308/T7—2014

高原特色农产品普洱咖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洱咖啡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规程、加工、产品质量、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境内生产的生咖啡(俗称咖啡米)的种植、加工、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5009.6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T5009.8食品中蔗糖的测定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5009.19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5033生咖啡嗅觉和肉眼检验以及杂质和缺陷的测定

GB/T19182咖啡咖啡因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23379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23502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NY/T358咖啡种子

NY/T359咖啡种苗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04生咖啡

NY/T606小粒种咖啡初加工技术规范

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761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留的测定

NY/T1055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

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NY/T1680蔬菜、水果中多菌灵等4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1

DB5308/T7—2014

SN/T0519进出口食品中丙环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SN/T1952进出口粮谷中戊唑醇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ISO4150咖啡豆粒径分析(手筛法)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咖啡

咖啡果实的种仁。

3.2

破损米

加工过程中受到机械等损坏的生咖啡。

3.3

碎米

不完整的生咖啡。

3.4

异色米

外观颜色不是浅蓝色或浅绿色,对杯品质量有不良影响的生咖啡。

3.5

异物

生咖啡以外的其他物质。

4环境条件

4.1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2宜植地选择

宜植地应选择在年平均温度19℃~21℃,最适海拔800m~1200m,坡度25度以下及法律允许、

地形开阔的缓坡丘陵,超过1200m以上无霜的区域也可种植。

4.3咖啡园开垦

4.3.1开垦时间

2

DB5308/T7—2014

最佳开挖种植沟的时间为10月~次年4月,沿等高线开挖。

4.3.2开垦规格

台面宽1.8m~2.0植沟的规格为口宽m,种60cm、深50cm、底宽40cm。

5播种

5.1种子质量

普洱咖啡的种子应选择抗逆性强、抗病、优质、高产、稳产的良种,且符合NY/T358的要求。

5.2制种

鲜果要及时去掉果皮脱胶,洗净的种子只能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摊开晾干,不能在太阳光下曝晒;

用人工拣除机损豆、大象豆、圆豆和果皮、石头等杂质;在种子晾干(约8~10)d后,即可播种,种子

保存期不超过100d。

5.3播种前种子处理

5.3.1浸种:咖啡种子用40℃的温水浸泡24h。

5.3.2消毒:种子、土壤和沙床要进行消毒处理。

5.4营养土制备及袋子规格

营养土以60%细碎表土、38%腐熟农家肥或油枯和2%钙镁磷混合而成。当年苗营养袋规格为16cm

×20cm,一年苗袋规格为25cm×30cm。

5.5播种

播种量每平方米最多0.8kg,均匀播种。播后要用木板把种子压入沙中,使之与沙面平整,盖一层

厚约1厘米细沙,以看不见种子外露为宜,再铺一层5cm厚经过消毒的保温保水物质,然后均匀浇透水,

最后在沙床上搭建50cm~60cm高的小拱棚,盖上薄膜,以保温保湿,促进种子早发芽。

5.6播种

一般一公斤种子可定植5亩~7亩,最适宜播期是12月~次年1月,以保证6~7月培育出株高15cm以

上、4~5对叶色浓绿无病的壮苗。

5.7催芽

当催芽床上的幼苗子叶舒展成蝴蝶状,早、晚气温低时,取苗移入营养袋中,移苗人员应经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