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013-2016 针(芽)形绿茶加工技术规范

DB33/T 2013-2016 Processing specifications for needle-shaped green tea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013-2016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6-07
实施日期
2016-07-07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X5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013—2016

针(芽)形绿茶加工技术规范

TechnologicalspecificationofNeedle(bud)-shapegreenteaprocessing

2016-06-07发布2016-07-07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201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制定。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武义县经济特产技术

推广站、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开化县特产(茶叶)局、桐庐县农业和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建德市农

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燎远、金晶、马亚平、徐文武、陆德彪、祝凌平、余书平、姚福军、张育青、

张友炯、罗文文、陈金择。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3/T2013—2016

针(芽)形绿茶加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针(芽)形绿茶的术语和定义、鲜叶原料、加工场所基本条件和加工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针(芽)形绿茶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H/T1077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针(芽)形绿茶

以中小叶种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理条、干燥工艺加工而成的,外形具有

针状或自然嫩芽形状的绿茶。

4鲜叶原料

4.1基本要求

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带茶蒂、茶果,不含鳞片、鱼叶、单片及非茶类夹杂物。用于同批次加工

的鲜叶等级应一致。

4.2分级

原料分特级、一级、二级。分级要求见表1。

表1原料分级要求

等级要求

特级单芽≥95%,幼嫩肥壮匀齐。

一级单芽≥70%,一芽一叶初展30%以下,较匀齐。

二级单芽及一芽一叶初展≥80%,较匀齐。

4.3盛装、运输

1

DB33/T2013—2016

4.3.1鲜叶运输中,应用清洁、透气良好的篮、篓、筐进行盛装,不得紧压,不得用布袋、塑料袋等

不通气或易造成芽叶损伤的容器盛装,防止损伤、发热、红变、劣变。

4.3.2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时避免日晒雨淋,并不得与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混装。

4.3.3鲜叶采摘后应保持新鲜,并及时送到加工厂。

4.3.4鲜叶盛装、运输中,应轻放、轻翻、禁压,以减少机械损伤。

5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应符合GH/T1077的相关规定。

6加工技术

6.1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杀青—→摊凉—→理条—→摊凉—→二次理条—→摊凉—→干燥—→整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