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683-2020 消毒试验用微生物要求
WS/T 683-2020 Microbial requirements for disinfection test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80
C50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683—2020
消毒试验用微生物要求
Requirementsofmicroorganismfordisinfectiontest
2020-07-20发布2021-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WS/T68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省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瑾、段弘扬、王林、张流波、徐燕、魏秋华、王佳奇、佟颖、崔树玉、李涛、
李炎、林玲、吴晓松、于礼、孙惠惠、廖如燕、杨彬、韩杰、李俐、朱亭亭。
I
WS/T683—2020
消毒试验用微生物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毒试验微生物、培养基、传代与保存、菌悬液和染菌载体制备的要求。
本标准所指消毒试验用微生物仅包括细菌、真菌、分枝杆菌和细菌芽胞,不涉及消毒试验用病毒及
其他微生物的替代物(如酶、抗原、核酸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消毒试验用微生物(除病毒和替代物外)的使用和保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281.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5部分: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GB/T33417过氧化氢气体灭菌生物指示物检验方法
GB/T33419环氧乙烷灭菌生物指示物检验方法
GB/T33420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物检验方法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282号)
3试验微生物
3.1来源
试验微生物来源于具有资质的菌种保藏机构,并能通过常规检测方法进行鉴定。
3.2细菌
3.2.1金黄色葡萄球菌
消毒试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作为细菌繁殖体中化脓性球菌的代表,试验
常用菌种为ATCC6538;消毒剂对皮肤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用ATCC27217。
3.2.2大肠杆菌
消毒试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作为细菌繁殖体中肠道菌的代表,试验常用菌种为8099;
消毒剂对手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用8099或NCTC10538。
3.2.3铜绿假单胞菌
消毒试验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作为医院感染中最常分离的细菌繁殖体的代
表,试验菌种为ATCC15442。
3.2.4白色葡萄球菌
1
WS/T683—2020
消毒试验以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lbus)作为空气中细菌的代表,试验菌种为8032。
3.3真菌
3.3.1白色念珠菌
消毒试验以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作为致病性真菌的代表,试验常用菌种为ATCC10231。
3.3.2黑曲霉菌
消毒试验以黑曲霉菌(Aspergillusniger)作为致病性真菌的代表,试验常用菌种为ATCC16404。
3.4分枝杆菌
消毒试验以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Mycobacteriumchelonaesubsp.abscessus)、鸟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aviumsubsp.avium)或地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errae)作为人结核分枝杆菌
的代表,试验用菌种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CMCC(B)93326或ATCC19977,鸟分枝杆菌ATCC15769,地
分枝杆菌ATCC15755。
3.5细菌芽胞
3.5.1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
消毒试验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Bacillussubtilisvar.niger)作为细菌芽胞的代表,试验
常用菌种为ATCC9372;用于指示干热灭菌效果时,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要求;用于
指示环氧乙烷灭菌效果时,符合GB/T33419的要求。
3.5.2嗜热脂肪杆菌芽胞
嗜热脂肪杆菌芽胞(Geo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是灭菌效果指示菌,菌种为ATCC7953或
SSIK31;用于指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时,符合GB/T33420的要求;用于指示过氧化氢气体灭菌效果时,
符合GB/T33417的要求;用于指示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效果时,符合GB18281.5的要求。
3.5.3短小杆菌芽胞
短小杆菌芽胞(Bacilluspumilus)是电离辐射灭菌或消毒的指示菌,菌种为E601或ATCC27142,
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要求。
3.6其他
可根据消毒试验要求,选择抗力相当的其他菌种进行试验。
4培养基
4.1选择相应培养基和试剂进行菌种的传代和培养,消毒试验所需培养基和试剂见附录A。
4.2实验室自行制备的固体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冷藏保存,保存期不超过3个月,如出现缺水、干裂等
情况,灭菌处理后销毁。实验室自行制备的液体培养基密封冷藏保存,保存期不超过3个月,如出现浑
浊,灭菌处理后销毁。
4.3商品化平板、斜面和培养基按产品说明书储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传代与保存
2
WS/T683—2020
5.1复苏与传代
5.1.1以无菌操作方式开启冻干菌种管,加入适量培养液(按菌种选择培养液,如细菌选择营养肉汤、
白色念珠菌选择沙堡液体培养基、分枝杆菌选择苏通综合液体培养基、黑曲霉菌选择麦芽浸膏营养肉汤
培养基),吹吸数次,使菌种融化分散。取含5.0mL~10.0mL相应培养液的试管,滴入少许菌种悬
液,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至规定时间(一般为36℃±1℃培养18h~24h、黑曲霉菌为30℃±1℃培
养42h~48h),此为第1代培养物。
5.1.2用接种环取第1代培养物,或从菌种冻存管中取适量菌液/瓷珠,划线接种于相应培养基平板(按
菌种选择培养基,如细菌选择营养琼脂培养基、白色念珠菌选择沙堡琼脂培养基、分枝杆菌选择改良罗
氏培养基或其他商品化分枝杆菌专用复合琼脂培养基、黑曲霉菌选择麦芽浸膏琼脂培养基),在适宜温
度下培养至规定时间(一般为36℃±1℃培养18h~24h、分枝杆菌36℃±1℃培养72h、黑曲霉
菌30℃±1℃培养42h~48h),此为第2代培养物。
5.1.3挑取第2代培养物中典型菌落,接种于相应培养基斜面或平板(按菌种选择培养基斜面,如细
菌选择营养琼脂斜面、白色念珠菌选择沙堡琼脂斜面、分枝杆菌选择改良罗氏培养基或其他商品化分枝
杆菌专用复合琼脂斜面、黑曲霉菌选择麦芽浸膏琼脂培养基平板),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至规定时间(一
般为36℃±1℃培养18h~24h、分枝杆菌36℃±1℃培养72h、黑曲霉菌30℃±1℃培养42h~
48h),此为第3代培养物。
5.1.4取第3代培养物,接种于相应培养基斜面,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至规定时间,此为第4代培养物。
5.1.5按上述方法培养至所需代数,传代时在试管上注明菌种名称、菌种号、代数及传代日期等基本
信息。
5.2保存
5.2.1菌种斜面的保存
5.2.1.1传代用菌种采用斜面冷藏保存。
5.2.1.2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至规定时间,生长充分后,转移
至冰箱冷藏保存,以备实验传代用。此法用于实验用菌种的短期保存,随时检查其污染杂菌和变异等情
况,发现异常,灭菌处理后销毁。
5.2.1.3保存时间与菌种类型有关,一般存储时间不超过9周,铜绿假单胞菌和分枝杆菌不超过6周,
如保存期内,斜面出现缺水、干裂等情况,灭菌处理后销毁。
5.2.2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3208-2017 印刷机械 卷筒料激光模切机 2017-04-12
- JB/T 13203-2017 柴油机气缸体疲劳试验方法 2017-04-12
- JB/T 13211-2017 印刷机械 窄幅卷筒料圆压圆模切机 2017-04-12
- JB/T 13206-2017 单张纸喷码印刷机 2017-04-12
- JB/T 13204-2017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地下连续墙用铣槽机 2017-04-12
- JB/T 13202.4-2017 柴油机 颗粒捕集系统 第4部分:颗粒捕集器技术条件 2017-04-12
- JB/T 13205-2017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桩基础施工用气动潜孔锤 2017-04-12
- JB/T 13210-2017 印刷机械 瓦楞纸板上料机 2017-04-12
- JB/T 13209-2017 印刷机械 卷筒纸激光图案压印机 2017-04-12
- JB/T 13207-2017 印刷机械 单张纸印刷品表面整饰机 2017-04-12